FinTech创新丨上海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布局案例

FinTech创新丨上海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布局案例

导语:随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如何进一步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里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金融、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区块链等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人工智能应用,它是未来金融创新重要的应用趋势,是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FinTech创新丨上海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布局案例

智能网点和智能营销

传统银行营业网点采用人工柜台办理业务为主,存取款终端为辅的运营模式,存在客户等待业务办理时间长,业务填单繁杂等问题。在智能网点建设上,上海银行通过营业网点升级改造,使传统营业网点变得数字化和智能化。

2019年6月末,上海银行共有 317 家分支机构,设有 439 家自助服务点,在299家网点布放新型智能柜员机,提供大额现金存取、开卡激活、电子银行签约、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理财销售、密码服务以及公共事业缴费等金融服务,迁移了大部分传统柜面高频业务到智能自助终端上。

上海银行在线及自助渠道结算分流率95.67%,较上年末提高 1.26个百分点,大量业务从柜台上分流到线上或线下智能终端上,减轻了营业网点的业务压力,减少了客户以往在网点柜台办理业务冗长的等待时间。

上海银行是怎么样提高网点的经营效率的呢?其中一个答案是采用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使企业开户实现自动填单,比人工处理效率提高10倍以上。此举不仅提高了上海银行营业网点的经营效率,更通过简化和缩减业务和等待时间,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

针对智能营销,上海银行利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手段,建立了批量获客模式,实施客户群体的分层管理。通过多维度客户数据,形成多样化的用户画像,上海银行升级了自身的营销体系,使营销业务推广更加精准,打造了符合客户需求的特色化产品推广体系,实现定制化推荐和精准营销。

FinTech创新丨上海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布局案例

上海银行智能营销体系


上海银行还积极推进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通过智能营销体系,进行针对客户的精准营销。在智能营销赋能下,上海银行手机银行AI推介模型营销成功率较规则营销模型成功率提升14.03%;e理财AI营销模型营销响应率为9.57%,较传统业务规则模型营销效率提升91.40%;直销银行理财AI营销模型营销成功率较无差别营销提升3.26倍。

截至2019年6月末,上海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515.6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4.47%;微信银行客户数 327.09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0.45%;网银客户数 475.73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3.06%。

FinTech创新丨上海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布局案例

上海银行2016-2019年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及微信银行客户数


通过智能网点和智能营销的赋能下,在2019年6月末,上海银行个人存款余额为2549亿元,对公存款余额为7942亿元,在2016年起,两项存款余额持续增长;个人贷款余额2905亿元,公司贷款余额5760亿元,两大类贷款余额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FinTech创新丨上海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布局案例

上海银行存款情况


FinTech创新丨上海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布局案例

上海银行贷款情况


智能风控

在智能风控领域,上海银行引入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技术的风控体系,通过优化风险计量工具,完善非零售内评模型,规划零售新型业务的风险量化体系,构建大数据应用平台和实时计算引擎,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风控平台。

上海银行的智能风控平台通过整合内外部大数据,通过多种风控模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量化的风险计量工具进行风险识别,实现数据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融合。在智能风控平台赋能下,上海银行的在线消费贷款审批日处理峰值较以往提升5倍,线下零售信贷业务审批效率平均提升75%,信用卡发卡自动审批率近50%,日产能峰值突破2万笔。

首先,从不良率来看,上海银行2019年6月末不良率为1.18%,较年初提升0.04%。自2016年起,上海银行的不良率始终维持在1.20%以内。江苏银行的贷款余额量级与上海银行较为相近,近3年不良率在1.40%浮动。从横向对比来看,两家银行贷款余额量级相近,且地理位置都处于江浙沪区域内,以此来看,上海银行在不良率控制水平上更胜一筹。

FinTech创新丨上海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布局案例

上海银行不良率


其次,在贷款迁徙率表现上,上海银行发放的贷款在初期进入逾期的情况较少,正常类贷款迁徙率维持在2%上下浮动。反映出上海银行风控审批力度较强,贷款在初期发生逾期情况较少或初期催收力度较强。

FinTech创新丨上海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布局案例

上海银行迁徙率

不过在关注类和次级类贷款迁徙表现上,上海银行对应的两个迁徙率指标表现较差,贷款从正常类迁徙到关注类再从关注类转移到次级类的程度较高,侧面反映出银行对于中短期逾期贷款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当逾期贷款处于次级类时,迁徙到可疑类骤降,反映出上海银行对于较长时间的逾期贷款处置手段较强。

综合来看,上海银行的智能风控体系赋能成效较为明显,不良率在城商行中处于较低水平,贷款初期还款质量较高,逾期贷款后期处置力度较强,与其加强前端准入,将授信政策及管控要求细化到客户与产品维度,和注重贷后管理,持续强化风险预警与主动退出联动,加大清收化解力度的经营策略贴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