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被凌遲處死時是什麼表現?皮肉已盡,叫聲不絕,身死國滅


有網友問:袁崇煥在凌遲處死的時候是怎麼表現的?袁崇煥被崇禎皇帝處死的時候,給袁崇煥定了九條罪名,分別是“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

袁崇煥被凌遲處死時是什麼表現?皮肉已盡,叫聲不絕,身死國滅

主要就是,袁崇煥總督薊遼,結果卻被清軍在崇禎二年,突破關防打到北京城下。以及袁崇煥部隊抵達北京以後,沒有立刻對後金軍隊展開決戰。另外,袁崇煥支持議和,還殺死了反對議和的毛文龍。

為什麼很多人說明朝皇帝昏庸無能?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和為旁著”,以議和拖延時間整修兵備,本來就是袁一上任就提出來的戰略方針,而且打仗的事情總是慢慢發展,袁崇煥一上任先是穩定了遼東戰場。

袁崇煥被凌遲處死時是什麼表現?皮肉已盡,叫聲不絕,身死國滅


只是還沒有時間顧忌到薊遼其他地區,被後金軍隊鑽了空子,但是袁崇煥本人已經帶領軍隊趕回來救援。況且,以明軍實力,也沒有在城下圍殲後金八旗的能力。貿然決戰,太唐突了。

至於毛文龍,《滿文老檔》毛文龍降書三,在這封降書中,毛文龍對黃臺吉誇下了海口說:“臺吉官兵所需布帛等物概不足慮百事俱在不佞一口擔當耳”。

袁崇煥被凌遲處死時是什麼表現?皮肉已盡,叫聲不絕,身死國滅


要知道,從萬曆7年一直到崇禎二年三月,後金都陷入到嚴重饑荒當中,明季北略記載:“春三月滿州大飢”。 時國中大飢鬥米價銀八兩人有相食者。是毛文龍互市,讓後金得到糧食。因此崇禎長篇記載,崇禎元年8月,山東總兵楊國棟痛斥毛文龍十大罪,就有私通後金買賣糧食的事情。

但是,崇禎這個人從來不看實際情況,也不看客觀情況,凡事靠想象,所以才會殺死袁崇煥,逼迫百戰百勝的大將祖寬帶領300人決戰八旗軍,讓大帥盧象升以幾千飢兵出戰,逼迫洪承疇送人頭,強迫孫傳庭送死。

袁崇煥被凌遲處死時是什麼表現?皮肉已盡,叫聲不絕,身死國滅


袁崇煥最後也只能是:後(袁崇煥)“皮肉已盡,而心肺之間,叫聲不絕,半日方止”。從後金突破袁崇煥薊遼防區,威脅北京來看,袁崇煥該殺。但是從實際客觀情況看,袁崇煥不該殺,只能說是崇禎剛愎自用,薄情寡義,全靠自己想象。後來,明朝最後的希望,孫傳庭為國盡忠,被崇禎逼著出戰送死,結果也是一分錢撫卹金也沒有,可謂薄情寡義,崇禎皇帝自己的下場就是國滅身死,數十萬朱家貴族全體被屠殺殆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