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船故乡-樟林古港《闲堂杂录》明清樟林大事年表:黄光舜

文献资料:选自2004年天马出版、汕头、澄海政协文史编《红头船故乡-樟林古港》P290《闲堂杂录》●年表

红头船故乡-樟林古港《闲堂杂录》明清樟林大事年表:黄光舜

明清樟林大事年表、兹年表收入明嘉靖三十五年今樟林创建后大事,迄清亡。以年为经,事为纬。凡有关樟林建置、沿革、政教、人文、灾祥,视有影响于乡而又质之有据者咸载入之,否则不录。必录则附之事末,加具按语。

黄光舜,澄海樟林人。澄海文博协会会员。潮剧作曲家。先后供职于汕头市正顺潮剧团、汕头市潮剧团、广东潮剧院。已退休。

明代樟林大事年表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年)三月,世居樟林山边之大陇、胜塘、驿后诸小寨原樟林村蓝、徐、翁、程、林、马、姚陆、张、朱、陈、宋、王、李、施十五姓排户,因不堪海水冲激及寇盗劫掠,移会南涯官埔创建今樟林村。十月初三日,十五姓具呈潮州府,请求自资构筑阳寨以资保聚。十一月初六日,又具呈举奖保长蓝端明到府恳求。十一月初九日,潮州知府批:“有利民,准筑。”帖给保长蓝端明收执。并准排民所推举之朱乃隽为防谏,协督此项工程。是寨,周八百丈另五尺。辟六门,曰东、南、西、北四大门及下水门、小东门,门当道各置一炮座,合称六门六炮柜。寨环以马路,内外各存七尺。其与淤泥间处,筑沟堤五尺。植榕树以保土。(饶平县苏湾都《樟林村建寨呈文》《潮州府准筑寨牌文》、《樟林村请重给河沟界址印照呈文》)。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冬,倭寇自汾水关犯黄岗镇,流窜樟林村。(李书吉《澄海县志》以下简称《澄海李志》)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九月二十一日,海盗攻陷樟林,毁寨夷村,村民被杀者无数。(《潮州府抄给破寨招文》)

按:世传曾阿三打破樟林寨,是事府县志无征。周硕勋《潮州府志》以下简称《周府志》)有曾阿三其人,系程乡(今梅县)贼,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年)聚众千余,由程乡劫掠至潮阳,屯于北山驿(今葵潭),后被官兵剿灭,曾阿三被枭首潮阳军门。显然,此曾阿三并非所传屠樟林者。又案《周府志》

《澄海李志》有关樟林寨城纪载,惟“樟林寨城建自明初后为贼毀”一语,并未载明何贼。嘉靖四十三年三月,潮州知府抄给樟林排民立碑于东桥之《破寨招文》也未道及海贼名姓,故嘉靖四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屠樟林寨之海盜究为何名,姑从阙如

是岁,置澄海县,樟林割隶澄海。(《澄海李志》)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年)正月,樟林排年蓝、徐、翁等列名具呈诣分巡岭东道控告土豪林若宇、林万通插占荒淤开池养鱼肥已,将泥淤之土填塞河沟,以致河水壅塞,海寇窥伺无艰,破寨屠村。准告。提被告到府讯鞫属实,判林若宇、林万通各杖八十,罚谷二百石,责令开通被填塞之东南面水沟。并依帖文于东桥立碑,以杜若宇等再塞之弊。同年三月十五日,帖给原告,蓝、徐、翁等收执保守。(《破寨招文》)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秋,据深澳盗吴平在俞大猷水兵、戚继光陆兵夹击下,弃海岛窜入陈塘,寇凤凰,复出汤溪。奔来樟林劫掠渔船出海。(陈天资《东里志》

●万历五年丁丑(1577年)四月初六,樟林村约保排年蓝、徐、翁,烟丁蓝凤阁、徐正闻、翁乃叟等具呈潮州府,请重给河沟界址印照。潮州知府批:“准印照”。(樟林村“请重给河沟界址印照呈文”)

●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年)五月十五日,潮州府告示樟林官港、沙墩、蚶坵坪等处不许势豪私占,应永为乡民樵牧之地。原先,势豪林荣等曾霸占上述诸处为已有,经诉讼,县断明给予乡民樵牧,后林荣等又复私占,将官埔为田,官港为塘。至是,潮州府据民控审理并呈巡抚广东监察御史汪批:“上述诸处永为乡民樵牧之地,不准势豪仍前私占”樟林诸约保排年保长陈口口等呈准特示立石。(《察院禁约碑》

●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年)正月初六日,樟林村立“均匀碑”于南社港边。凡乡中以骷艚、网缉、鸭箔等为业者俱须均派以作为一乡之课粮。无业者免派。船只大小酌议。永为定规。(《均匀碑》)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年)樟林村分为东、南、西、北四社。各社陆续兴建庙宇。(上林氏《古迹大观》,以下简称《古迹大观》)

●万历间,都人士盖建考亭朱子祠于樟林西社,祀宋朱文公熹。(李满德《苏湾北考亭朱子祠碑记》)

●万历间,南社建山海雄镇庙于港边,祀三山国王。镌石万历吉岁建。(已佚)

●天启三年癸亥(1623年)樟林村具词并抄呈嘉靖四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潮州知府《破寨招文》抄卷恳请重给印照保守存据,获准。(呈文已佚)

●天启四年甲子(1624年),村支各社庙金资助西社郑廷櫆赴省试秋闱。是科,廷櫆中举人。(《古迹大观》)

●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五月十七日,飓风大作,飞砖走石,墙屋皆毁。(《古迹大观》)

●崇祯五年壬申至八年乙亥(1632年至1635年)间,北社乡众兴建七圣庙,邑令叶日藩题赠“扶阳锡祉”匾额悬挂神龛前。

按:北社七圣庙《澄海李志》载崇正间建,该庙正殿楹上也只刊崇祯吉岁乡众建。叶日蕃于崇祯五年至八年为澄海县令,故知该庙建于崇祯壬申至乙亥间。

●崇祯九年丙子(1636年)九月初二日,飓风挟海潮,民屋皆毁,米价腾贵。(《古迹大观》)

●崇祯十二年已卯(1639年)十二月二十日,东社蓝秉欣、马怀素、朱养德、吴拱宇、周敦宇等兴建本社境国王庙。(《古迹大观》)

按:康熙壬子东社《建庙募题序》曰:樟林之东,有古庙曰国王,系再建于崇祯戊寅之岁。崇祯戊寅,系崇祯十一年,非十二年也。

●崇祯十四年辛已(1641年),地大震。(《古迹大观》)

●崇祯十七年甲申(164年)正月,闽寇姜世英、金重率众数千人,从漳州过汾水关来扰樟林。(《澄海李志》)

时北社云南后卫经历宋廷宾家有仆投姜世英,引姜寇来灭宋家,事为同社表亲黄钦益闻悉,夤夜救出宋氏一门老幼。姜寇无所获,纵火烧毁宋宅而去。(北社黄氏七世祖钦益公木主函)

红头船故乡-樟林古港《闲堂杂录》明清樟林大事年表:黄光舜

清代樟林大事年表

●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年),西社郑以勋成贡士。以勋字铁侯,布政使郑廷櫆从子。聪慧能诗,著有《沧溟诗集》。(《澄海李志》)

●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郑廷櫆为福建按察使,具白金十两、匾额一个于各社神庙酬前支庙金助资斧。(《古迹大观》)

●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正月二十九日,出迁地告示谓沿滨划定界限,限令界外之民,即刻尽数徙入内地,不许出界外盖房屋居住,犯者俱以通贼论处。濡滞观望迟迁移者,定以逆民,发兵剿讨。(康熙元年正月二十九日《告示》)

时樟林得南洋新授总兵许龙庇荫,得以慢迁。众荷其功,乃题捐派凑,买朱子祠旁空地一块,构筑一祠,以奉许龙生辰,名曰许公祠,未建成而斥地之令又至。(《古迹大观》)

是岁,筑墩台一座于乌涂尾。(《周府志》)

●康熙二年癸卯(166年),西社郑有伦乡试中举人(《澄海李志》)

●康熙三年甲辰(1664年)夏四月,奉旨海滨全斥,凡为民居,限日拆毁。苏湾都除南洋一圈名曰“两河中间”外,他地全斥。樟林先他乡而徙,屋宇、砖石、物件、树木悉为后迁之人搬斫殆尽。(《古迹大观》)

●康熙七年戊申(1668年),两广总督周有德等奉旨沿海巡勘,同吴总兵两翼驻扎樟林西北郊龙船岭观盗十余日。(《古迹大观》)

●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春,奉旨迁民归复开耕,三月量复。(饶宗颐《潮州志》,以下简称《潮州饶志》)

是岁三月初七日,发两广总督周有德安定柘林、樟林南洋汛地兵营牌,四月初八日到府奉行。(周有德《安定拓林、樟林、南洋汛地兵营牌》

牌文中原议建樟林汛城堡于渡口榕树脚,业经通檄该管文武及督工官知悉,并移提督查照在案,后改建于樟林村内。(《古迹大观》)

樟林城堡,用花岗石筑成,周一百四十丈,高一丈四尺,置东、南、西三城门,北无门。城内筑守备署一座,营房二十六间,守备一员领兵五百以防卫,称右营。是役,署县事通判阎奇英董其事。(《澄海李志》、《古迹大观》)

是岁,移建东陇河泊所大使署于樟林城内,广五丈五尺,袤十五丈。凡四落,落各三间。(《澄海李志》)

是岁,废乌涂尾墩台,改置为乌涂尾水汛,建炮台一座于其上。(《澄海李志》)

是岁,设樟林母汛于城内朱子祠前,由千总一员领之,统辖本汛、东陇汛、鸿沟汛、盐灶汛、盐灶塘九溪桥汛。(《澄海李志》)

●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年)秋七月,北社重修七圣庙。七圣庙正殿楹上刊字)《澄海李志》作“宋勰重修七圣庙”。

是岁闰七月,东社乡众重建国王庙,八月竣工。(康熙壬子东社《建庙募题序》)

●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镇守潮州总兵刘进忠反清复明,起事于凤城。一时间清索庚癸,明急米柴,百倍输征,生民困惫,遂有抛犊而为兵、弃锄而入盗者。丁已、戊午二载,社散村荒。(《古迹大观》)

●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年)五月初七日旦,达潦丘辉率众数千,闯入樟林村内劫夺物资。(《古迹大观》)

按:《潮州饶志》引《台湾外纪》,丘辉作丘煇,潮阳人,率众踞达濠,郑成功反清复明,与焉。攻澄沿海岸地,乘潮出没,清兵莫能御。又曾与郑经部将江胜合攻厦门,大获全胜。还归达濠,诛茅为市。禁掳掠,平贸易,沿海内地贫民,乘夜窃负货物入境,童叟无欺,货物聚而转输台湾。

红头船故乡-樟林古港《闲堂杂录》明清樟林大事年表:黄光舜

●康熙二十一年王戌(1684年),西社郑有伦中进士,未仕卒。(《澄海李志》)

●康熙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壬戌癸亥之交,常熟进士澄海知县翁与之卸职离澄,途经樟林,寓北社长发斋,为主人书“长发斋”、“怀观堂”匾额及其他字样多种。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二月,邑令王岱为西社岁贡生郑以勋书神道碑。碑高丈外,宽一尺八寸,文为六寸真书,曰:“清岁进士铁侯郑先生神道”。上款康熙二十

三年甲子仲春,下款文林郎知澄海县事年家弟湘潭王岱拜书。该碑竖于仙陇后埔铁侯墓地入口处。(《铁侯神道碑》)

是岁,弛海禁。二月,兵部题准广东海口除夹带违禁货物照例治罪外,商民人等有愿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准其出入贸易。(《潮州饶志》引《大清会典》)

按:弛海禁后,樟林崛起于南海海滨,成为潮州通洋总汇之地。贸易往来,北抵上海、苏州、天津、青岛、烟台等城市,南抵暹罗诸邦。

是岁,右营守备署从樟林移驻南洋。(《澄海李志》)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粤海关于樟林南社港边设税馆,征收出入港船货税。(《澄海李志》)

按:康熙八年樟林城内已设有东陇河泊所署征收渔盐诸课税,是岁又设税馆专征出入港船货税,是樟林课税机关一而增至二。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年),复古驿塘,改设于樟林城内。新筑瓦屋三间,以供塘兵宿歇,并备差递文移。(《澄海李志》)上林氏《古迹大观》谓设于城内许公祠前。

按:既称复古驿塘,则樟林古有驿塘明矣。明代定县治设驿馆,乡村则每隔十里设一塘铺(故称十里为一铺路)。方樟林村尚在樟林山脚时,诸小寨中已有名“驿后”者,其前面又有称“铺头”。“驿后”、“铺头”,殆驿塘之后,塘铺起点之意欤?诚如是,则樟林古驿塘当在上述两地左近。“驿后”今转音为“窑后”。

●康熙间,郑廷櫆累官至江南右布政使,其祖汝明父宗耀以廷櫆贵赠大中大夫,建敕书楼于西社祖祠前供奉赠。

又,郑廷櫆以江南右布政使致事,居于上杭。(《澄海李志》)

按:顺治三年江南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员,至康熙六年,分为两司,原江南右布政使改为江苏布政使,左布政使改为安徽布政使,故郑廷櫆谢政时间当在康熙六年之前元年之后。

●康熙间,移来樟林定居之饶邑黄岗余姓者,将村外东南土地向官府请米入册计八百亩,此樟林村外海坪成田并请科给照管业之始见于记载者。(《古迹大观》)

按:上林氏《古迹大观》写于康熙二十七年,故余氏请米入册时间当在康熙八年展复后至二十七年间。

●康熙间,盖建关帝庙于城南门内。(《澄海李志》)

按:故老相传,城内关帝庙盖建时岁干支与关羽生年同。则是,当建于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年)。碑碣已亡,无从考核,姑录以存之。

●雍正元年癸卯(1723年)七月,大水,塘西国王庙被冲坏。(《李兴芳长生禄位碑铭》)

是岁,邑令刘琦龄清岀盘据樟林文祠内营勇,重修苏北文公祠。(《澄海李志》)盐灶进士李嵩德撰写之《苏湾北考亭朱子祠碑记》作“雍正二年重修,邑衿郑祖镬董其事”

●雍正三年乙巳(1725年),邑令刘琦龄捐俸赀建造樟林大塘桥。大塘水渠,广袤数十亩,当闽粤往来要冲。初,行人过此,必循岸迂回,甚为不便。后筑小堤直亘其中,堤

常崩溃。乃改架木桥,又每每水漂板逸。是岁秋,邑令刘琦龄捐俸赀建造大桥。桥北于今元通街头,桥南抵塘西国王庙前左侧。长十七丈,宽七尺,墩座一十有奇,梁十,跨

以石板,逾三月竣工。董其事者乡人诸生郑锳、监生宋兴延,盐灶进士李嵩德作记。(李嵩德《大塘桥碑记》)

●雍正七年己酉(1729年)夏四月,裁东陇河泊所署,改置为樟林镇巡检司。是月乙亥,吏、兵二部准广东总督郝玉麟所请。戊戌裁广东澄海县东陇河泊所大使,改置为樟林镇巡检(《潮州饶志》引《东华录》)又:《澄海李志》作雍正九年知县宁时文详裁东陇河泊所署,改置为樟林镇巡检司。

按:裁东陇河泊所大使改置为樟林镇巡检一事,吏、兵二部栽定系雍正七年,澄海知县宁时文奉命裁置,则在雍正九年,故此项《周府志》、《潮州饶志》均载雍正七年,《澄海李志》则载雍正九年。

●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年)三月,西社社众于西门外建新北帝庙,生员郑士琼书“玄武行宫”庙额

●乾隆三年戊午(1738年)秋九月,樟林乡众醵金改建大塘桥为嶍灰板桥,进士佘蕃作记。(佘蕃《重建大塘石桥碑记》)

●乾隆六年辛酉(1741年),为乡人林之达妻刘氏建节孝坊于仙陇。(《澄海李志》)

●乾隆七年壬戌(1742年),杨姓县宪告示将樟林河沟两旁沟墘荒地许民户盖建输租铺,计东西两面共建埠铺百零二间。(乾隆五十六年署澄海县事蒋师光《示谕》)

●乾隆八年癸亥(1743年),杨天德教建火帝庙于河沟中游。(陈汰余《樟林乡土志略》以下简称《乡土志略》)

按:樟林火帝庙邑乘无载。即县令杨天德,职官表也无其人。然蒋师光《示谕》中乾隆七年已有杨姓者知本县,且县令杨天德禄位牌并祀樟林火帝庙垂二百年。质之《澄海李志》,其凡例曰;“职官表,通志、府志惟实录者载,盖体例宜尔也第查名宦传,多有署印而政绩廉声卓卓可传者,职官表中竟无

姓名,也一缺事。兹志于五十年来署印者特附于职官表之后,其从前无可考者则姑从阙如”。李志修于嘉庆十九年,之前五十年为乾隆二十九年,是乾隆二十九年之前,署澄海县事而无考者阙。因无可考,故阙,非原未有也。据此,乾隆七年县宪杨当为教建樟林火帝庙之杨天德,斯时之署澄海县事者。

是岁,右营守备署从南洋重移来樟林,城内建营房七十三间以纳兵勇。右营自康熙二十三年弛海禁后移驻南洋,至乾隆初年,广东总督鄂弥达(《惠潮四则疏》)以樟林地当要冲,请将右营重移来樟林,三年六月部覆:“奉旨俞允”。至是岁始移防。(《澄海李志》)

●乾隆九年甲子(1744年),右营守备谢英重修城内关帝庙。(《澄海李志》)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西社郑朝栋乡试中举人。官连州训导。(《澄海李志》)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