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小七孔才发现,荔波县城遍地都是杨梅汤

近日贵州天气回暖,路边的早樱开得粉粉一片,在家办公一个来月,迎着好天气心情也雀跃起来。同事和我谈及近日贵州景区陆续恢复开园,计划着重新更新一遍各大景区的旅游攻略,以便我们用户出行取用,这时奶茶外卖送到,同事吧唧着嘴随口道:“去小七孔采集新攻略的时候,我得去荔波县城整两碗杨梅汤。”

到小七孔才发现,荔波县城遍地都是杨梅汤


不提还好,一提到杨梅汤,手里的奶茶就突然不香了。

黔南荔波杨梅汤,简直是夜郎西的液体灵魂所在。我们能馋成这样,往下看您也会+1的!

到小七孔才发现,荔波县城遍地都是杨梅汤

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杨梅诗,应该是古代诗人平可正的《杨梅》,诗里说:“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读此诗,便知道杨梅是一种比葡萄甜,比荔枝漂亮的水果。

到小七孔才发现,荔波县城遍地都是杨梅汤


儿时学过一篇课文,文中讲江南盛产杨梅,其实不然,很多游客到了贵州才知道,贵州也是一个出产杨梅的地方。人们用杨梅来酿酒,还用它来熬汤。到了黔南,看到遍地都是杨梅汤,荔波县也是如此。夏天溜一圈小七孔,回到县城里,坐在火盘旁吃手撕豆腐必搭杨梅汤,这趟黔南行简直完美!


到小七孔才发现,荔波县城遍地都是杨梅汤


夏天的时候,杨梅汤里惯常会放了冰块,酸酸甜甜、冰冰凉凉,在盛夏酷暑的时候喝,别提多带劲了。


到小七孔才发现,荔波县城遍地都是杨梅汤

光是看这杨梅汤的颜色,第一眼就会爱上了这款美食。极少有如此自然且迷人的颜色,粉艳艳的,越往碗底看,粉色越浓,像是姑娘羞涩时的脸色,很是漂亮。虽然很多饮料也能调制出这种粉艳的颜色来,但绝对没有它这么自然,就连放在碗里的汤勺都被熏染成粉色的了。

到小七孔才发现,荔波县城遍地都是杨梅汤

在迷人的粉艳中,能看到五六颗杨梅静静地待在碗底,每一颗杨梅都很饱满,个儿也很大。装杨梅汤的碗属于家常用的中号碗,但五六颗杨梅就已经占去了半碗的位置。想想杨梅罐头中那小小的杨梅,暮然明白过来,原来杨梅并不是都那么小的,想必大的都被当地人留下做杨梅汤了吧。

到小七孔才发现,荔波县城遍地都是杨梅汤

杨梅周身有一层小刺,罔起一个杨梅放进嘴里,舌尖便触到那层小刺,因为煮过,所以小刺也变得柔软起来,触及舌尖一片细腻。咬开它,可见新鲜红嫩的果肉,微酸,等到酸劲儿过去,便留下一股浓浓的甜在口腔里回荡。

再喝一口粉艳艳、甜滋滋的杨梅汤,随着杨梅汤顺喉咙咽下,那股甜便仿佛流向四肢百散,整个人都浸润在这份甜润之中了,那感觉简直妙极了。

到小七孔才发现,荔波县城遍地都是杨梅汤

在荔波,没有纯粹的杨梅汤店,极少会有单独售卖杨梅汤的,毕竟荔波人大多都会制作杨梅汤,所以,到荔波的话,不用太质疑正宗不正宗,因为卖杨梅汤的可能是一家青年旅馆,可能是一个路边摊,可能是个小超市,他们冰柜里就藏着杨梅汤。

到小七孔才发现,荔波县城遍地都是杨梅汤

只要你到荔波大街上,也可以随处可见私人冰柜里摆着的杨梅汤,过路人随时都会买一份来喝,杨梅汤对于贵州人来说,就相当于冰粉之于四川人,酸梅汤之于北京人,都是夏天必不可少的美味饮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