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形意拳樁法是一種具有技擊和養生雙重功效的氣功鍛鍊方法。它具有茼單易學,不易出偏差的特點。

樁法是一種精神與氣血的運動通過樁法的練習可以達到疏通人體任督二脈;加速大小周天的運轉;充實內氣;調動人體的潛在能力。形意拳將樁法做為拳法的基本功,就是為了提高人的攻擊能力和抗擊能力。從養生的角度講,久習樁法可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疏通經絡、加快氣血循環、調動內在的能量,達到治病、健身、延年益壽的功效。

本門樁法的站功計有:童子樁、渾元樁、三體式、降龍樁、伏虎樁、虎抱三元樁、胡僧託天樁、蹲猴式等。

一、站功

1.童子樁:童子樁為站功入門第一樁,初學者練習此樁法可以“打通”橫隔膜,引氣下行。由此可將常人的逐步呼吸方式過渡到丹田呼吸。

練習方法:未練之前先要排除雜念。兩腳開立略大於肩寬,腳趾略微抓地,兩腿屈膝半蹲,兩掌五指併攏相合於體前,掌指向上,兩掌高不過口,低不過胸。兩臂成半圓形,並與地面平行。肩肘向下松沉,腋下要半虛,胸部略內含,松腰,正脊、提肛(提肛時略有一點收縮就可以了,以免提肛過度使下腹肌肉緊張,影響腹式呼吸)。頭略向上頂,頸項要正直,下頦略向內收,口閉齒合,舌尖輕頂上顎(以閉口默唸“天”字,舌尖所處位置為準)。兩眼從兩手中指尖上前視,意守丹田(即腦子裡想著臍下一寸二分處)。呼吸時要細、勻、慢,長,練習完畢身體立起,兩手自然下落即可。

由此就可以逐漸體驗出下腹部隨呼吸而呈現一定程度的起伏(不要故意憋氣挺腹)隨著練習時間的增長,下腹部就愈感充實(圖1、2)。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2.渾元樁:此樁法較為平和,容易得氣,利於丹田呼吸的加深加調節。下肢承受力較小,便於長時間練習。

練習方法:身體正立,兩腳跟併攏足尖成45°,兩手自然下垂。兩手掌心翻轉向上,由身體兩側慢慢托起,鼻孔隨之向內吸氣。當行至與頭部兩側同高時,兩前臂翻轉內旋,兩掌心向下,經面部,胸步按落於腹前,鼻孔隨之向外呼氣。兩臂成半圓形,兩肩向下松沉,兩肘略撐。但不可使兩臂變直,兩腕略向下塌勁,兩手拇指側與腹部相稱;兩掌食指高歸臍平,十指分開並略微彎曲,指尖略向內扣,頭頸正直略向上引領。口閉齒合,舌頂上顎,含胸、正脊、提肛,兩腿膝部略有回縮上提之意,兩腳五趾抓地,兩眼睜開平視遠處一點,意守丹田,調節氣息。

此樁法在練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腹內腸鳴(即隨呼吸,腹內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十指稍端或手掌手臂有酥熱感,似有微電流通過的感覺,掌心出汗發熱,臂膀及身體有時偶爾出現有小蟲子爬過的搔癢感覺。一般人左手、左臂、左腿的感覺早於右側,這可能與常人右手、右臂,右腿用力較多,雖力大而氣血僵滯有關。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會感覺到丹田更加充實,肢體及兩掌會有充漲、凝重之感(圖3、4)。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3.三體式:三體式是形意拳中最重要的樁法。形意拳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都集中體現在三體式上。三體式可使氣血貫通全身,人體的筋骨,肌肉均得到鍛鍊。

練習方法:左腳向前一步(左式),兩腳前後相距約兩腳半長(根據自己身高而定)左腳尖向前,右腳外分45°。右腳跟不要超過左腳所處的直線。左掌前伸,五指分開並微扣勁,虎口圓掙,食指上挑,掌心內含,掌心朝向前下方,掌高與胸齊,左臂成弧形,肘部下墜。右掌收於腹前,緊靠臍部或臍旁。要沉肩墜肘,頭頸正直略向上頂,口閉齒合,舌頂上顎,含胸,拔背、塌腰、提肛兩眼從食指關節上前視。丹田隨之自然呼吸,不要過份意守,主要注意力應聚集在左手前(圖5)。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練習三體式,除按要領站好姿勢外,還要注意身體各部位勁力的調節,不可著意用力,也不要過份鬆弛。

4.虎抱三元式:此樁法氣感較大,丹田尤感充實。

練習方法:兩腳開立略大於肩寬,兩腿屈膝半蹲(姿勢高低可根據下肢力量和站立時間而定),兩腳五趾抓地,兩手環抱於體前,兩掌心與身體相對,十指相對,並略微彎曲。頭頂、項直、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塌腰,口閉齒合、舌頂上顎,兩眼平視前方(練拳法者應睜目,養生者可閉目)意守丹田(圖6)。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5.胡僧託天樁

練習方法:兩腳開立略大於肩寬,兩腿屈膝半蹲,兩臂左右伸展肘部略屈,兩肩自然松沉,不要隨兩臂拔起。兩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分開並略屈,兩掌略高於兩肩。頭頸正直,下頦內收,口閉齒合,舌頂上顎,兩眼平視前方,意守丹田(圖7)。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6.蹲猴式:此式利於收心斂神,驅邪扶正,通氣增力。

練習方法:兩腳開立略大於肩寬,兩腿屈膝半蹲,兩手向前提起,兩臂屈成弧形,兩掌心向下,五指分開,並略向下扣勁。兩手要有似提非提,似按非按之意,兩掌高與軟肋齊。頭頂、項直、收頦,口閉齒合,舌頂、松肩、含胸、正脊、松腰胯,提肛,兩眼平視前方,意守丹田(圖8)。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7.降龍樁:此樁法屬技擊樁,要左右互相交換練習。

練習方法:左腳向前一步(左式),兩腳前後相距約兩腳半寬,左腳尖向前,右足外分45°,兩腳五指抓地,兩腿屈膝,重心完全落於右腿,兩臀相夾略向上提肛。左手向前伸出,左臂成弧形,左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分開,掌高與左肩齊。右掌隨右臂屈肘收至頭部右側,掌心向前,虎口圓開並與頭部右側相對,頭部及身體略向後斜傾。舌頂上顎,丹田自然呼吸,兩眼從左掌上前視(圖9)。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8.伏虎樁:此樁法屬技擊樁,要左右互換練習。

練習方法:左腳向前進一大步(右式),右腳外分45°,左腿弓,右腿蹬,兩臀相夾略向內提肛,右掌向前推出,四指併攏,掌心向前下方,掌高與胸齊,要沉肩,墜肘左掌隨左臂屈肘收至頭部左側,掌心向前,四指併攏朝左額角。舌頂上顎,自然呼吸,兩眼從食指尖上前視(圖10)。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二、坐功

坐功分平坐和盤坐兩種。

1.平坐式:兩臀坐於凳上或床邊,兩腳分開約半掌寬,平放於地面.兩手平放於大腿面上,十指向前自然分開。兩肩及兩臂自然向下松垂,頭頸正直略向上引領。下頦內收,身體在松靜的條件下保持正直。兩臀自然相交。口閉齒合,舌頂上顎,兩目輕合,意守丹田(圖11)。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2.盤坐式:兩腿自然盤坐,右腿在內,左腿在外,兩腳自然放置。兩掌心向上置於大腿根部,十指相對,兩臂成環狀。兩肩向下松沉,頭頂、項直、收頦。口閉齒合、舌頂上顎,兩目輕合,意守丹田(圖12)。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三、臥功

臥功分仰臥和側臥兩種。

1.渾元式(仰臥):身體平臥於床上,床面不可過分柔軟,枕頭高低適度,兩腿及兩腳併攏,兩臀略有相夾之意,兩掌推按於腹上,兩臂成弧形,全身自然放鬆,兩眼自然閉合,舌頂上顎,意守丹田。注:凡是臨睡前練臥功,呼吸要自然,不可意守過深,丹田呼吸也不可過深(圖13)。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2.環抱式(仰臥):身體平臥,枕頭高低適度。兩腿兩腳併攏,兩臀略夾,兩掌及兩前臂環抱於腹前,肘部垂落於後面,全身自然放鬆,雙目閉合,舌頂上顎,意守丹田(圖14)。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3.側臥式:身體右側臥,枕頭高低適度,身體保持自然彎屈,右臂彎屈,右手成拳(拇指壓在食指側),拳心向上墊於頭與枕之間。小指第二關節與右眉稍相貼,左掌及左臂自然貼放於身體左側。雙目閉合,舌頂上顎,意守丹田。注:此式右手亦可為掌墊於面部右側,小指尖貼於眉稍,其餘同(圖15)。

終南門形意拳樁法(降龍樁、伏虎樁等)


練功必須注意的事項:

1.站樁一般宜在清晨,其他時間也可進行,坐功、臥功則隨時可練。清晨站樁時應面向東方,稍遲則偏南,總之隨太陽所處位置而選擇相應的面向(夏日中午不可練),注意不要讓太陽光直射兩眼。每天練習的時間長短可視個人的體力和興趣而逐漸增加。

2.練功前一定要心平氣和,不可過飢過飽,未練之前先要排除雜念,但不可過分抑制.目視與意守要協調,如實在不能入靜,大腦煩亂,可暫時休息一下。練習時口中如有唾液產生要慢慢地嚥下,練完後不要立即躺下休息(指站樁)。如出現微汗,身體局部冒涼氣,腸鳴,肌肉跳動均是正常現象。在短時間內如有大小便要稍為憋一會。

3.練功的順序:本門功法中童子樁是首先要練習的,它既可做為過渡性的練習,也可做為持久性的練習。其次是渾元樁和三體式要作長期性的練習。除此之外亦可根據自己的體驗選擇其他一些感到效果較好的樁法和坐功。臥功作為輔助性練習。而身體較弱的人,則可以由臥功、坐功開始逐步練習站功。

4.練功的功效與運用:練功只要方法對頭,持之以恆就必有所得。

本門樁法簡單易學,初學者很快就有一些氣感,但不要故意追求奇異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練功者內力將會有很大的增長,而這種增長自己往往沒有覺察。當練到一定程度時,丹田充盈、氣血貫通全身,內氣可隨意念、意識自然作用於身體的某一部位。例如,當自己出拳出掌打擊對方時,隨著拳掌出擊,內氣會急劇的充實於拳掌上,增加打擊力量,當對方擊中自己某一部位的瞬間,由於意識的作用,內氣會急劇的充實於某一部位,抵禦外來的打擊力量。注意,此時要爆發出丹田力,舌尖緊頂上顎,發出“哼”聲。但不可向外呼氣,只有在打擊對手時發出“哼”聲後才可呼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