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什么时候离开

——记福建医疗队赴宜昌战“疫”的29天

战斗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什么时候离开

医疗队护理人员与患者合影,并为患者送上一碗手绘“太平面”。新华网发(许贤雄 摄)

  “我们到宜昌,就是要全力救治患者,战斗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什么时候离开。”这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医疗队领队康德智的坚守,也是所有队员的信念。

  在宜昌奋战的29天里,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队与时间赛跑,与生命竞速,交上了一份战“疫”成绩单:

  2月12日-3月10日18时,支援队累计管理病人426名,治愈出院355人(含转院),医务人员零感染;累计参与完成核酸标本检测5127份,重新审核流调报告422份,新发现密切接触者589人;共对22个公共场所进行消杀,深入13个县(市、区)指导开展防疫工作。

  抵达即战 与病魔短兵相接

  疫情肆虐,抵达即战,这是福建支援队的战“疫”速度。

  2月11日,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队抵达宜昌,连夜开展培训;12日,医疗队对接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达成并轨交接共识,随即深入病区,了解病人情况和救治情况;13日,医疗队首批医务人员进入该院重症病区开展工作,同步搭建远程会诊平台……

  “我们到的时候,这里的医护人员已连续战斗20多天,非常疲惫。我们也很着急,希望早点上到救治一线。”康德智说,医疗队抵达宜昌后,仅用1天时间培训,接着就进入病区开展工作,经过三天的并轨运行,2月16日正式主管重症病区,并共管普通病区。

  “最严峻的是重症病房的工作,刚开始只有三十几个医生,每天10小时或14小时的排班,无论年资高低,几乎都排上了最辛苦的夜班。”医疗队队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薛文娟说,在最初的一周时间里,急危重症患者多,医护人员几乎一刻不停地在抢救,每个人都像一根绷紧的皮筋。

  为了提高患者治愈率和降低病亡率,医疗队落实责任到组、责任到人,并在重症病区成立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治疗、CRRT操作、深静脉置管等各类救治小分队,与病魔抢时间、抢病人。有些危重症患者经有创呼吸机通气后仍呼吸困难,医生近距离操作感染风险高,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对其进行纤支镜检查与治疗,尽全力救治。

  在对接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的29天里,医疗队一次又一次迎难而上,守卫生命,累计管理危重症患者22人、重症患者64人,共有危重症转轻症患者63人。

  远程会诊 用好专家资源合力攻关

  福宜联手战“疫”,整合资源合力攻关,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前方指挥部制定的支援与救治模式是:突出重点,全市覆盖,把主要力量集中在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同时派出专家组开展会诊和对宜昌县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巡诊。

  “为了整合专家资源合力攻关,我们主动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在抵达宜昌的48小时内,就连通国家卫健委专家网、福建省新冠肺炎远程指导中心和宜昌市13个县(市、区)定点收治医院,实现网络覆盖。”康德智说,在这次战“疫”过程中,医疗队和宜昌当地共建的远程会诊平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福建、武汉等地的省级和国家级专家资源得以共享,有效推动了新冠肺炎诊疗工作。

  “借助远程会诊,对新冠肺炎典型病例做专题研讨,可以为下一步诊疗提供指导性意见。同时,前方对临床诊疗进行及时整理和总结,还能为传染病防控和温病学等领域的医教研活动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新冠肺炎中医专家治疗组组长李灿东说。

  事实上,早在2月14日,福建与宜昌两地医疗专家就首次通过远程会诊平台,研讨危重病人救治方案。此后,医疗队又多次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连线会诊,提供专家救治方案。

  为了把专家资源用好、用足,实现支援全覆盖,医疗队还把远程会诊面向全市铺开,对宜昌市内县级定点救治医院开展远程会诊、巡诊,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家资源力量,既解决了临床诊疗问题,又统一了诊疗规范和模式。

  截至目前,医疗队共和福建及国家级专家远程连线13次,讨论病例20余人次。

  守正创新 输出战“疫”经验再冲锋

  “新冠肺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等障碍,需要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特别是对于早期患者来说,进行康复治疗更为重要。”康德智说。

  理念先行,在分秒必争的临床诊疗中,康复干预也迅速介入。

  2月19日,医疗队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套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治疗与训练操”,并在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推广,建立起了早期、全程与远程康复治疗的新模式。此后,医疗队又推出心理康复篇,专门为医患提供五种不同形式的心理康复训练办法,目前已经干预医患近500人次。

  “在隔离病房,我们要询问患者是否跟着视频进行康复训练,训练过程有无不适等,也要对没办法跟着视频做训练的患者进行动作示范和辅助训练。”医疗队队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周月珠早在进驻医院初期,就和队友们积极开展康复宣传和相关活动。康复训练操推出后,她的工作多了起来,每天在病房里指导、辅助病人开展康复训练,一组动作下来,被防护服闷出了汗,“脸上的汗水流到了嘴角,咸咸的,但听到患者说练完舒服多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守正创新之余,还有经验的全力输出。

  3月1日,医疗队发布《新冠肺炎诊治疗“福宜”方案》,整合分享了实用、创新、有实践依据的救治方案。同时,为了把这些“干货”高效输出给一线抗疫同仁,医疗队还特别编制了“福宜”方案救治精要,马不停蹄地发送到宜昌各定点救治医院的医护人员手中。

  竭尽全力的坚守和奋战,宜昌战“疫”终于初现曙光:截至3月10日,宜昌市已经实现了11天零新增,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达82.92%。

  “‘宜建’钟情,福运昌盛。待到春暖花开时,希望我们都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但现在疫情没有解除,战役仍在继续,我们仍在冲锋。”康德智说。(蒋巧玲 许贤雄)

战斗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什么时候离开

医疗队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开展病例讨论。新华网发(许贤雄 摄)

战斗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什么时候离开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新华网发(许贤雄 摄)

战斗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什么时候离开


福建医护人员与患者合影。新华网发(许贤雄 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