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還是流氓?被罵了半個多世紀,郭沫若真的那麼不堪嗎?

說起近現代的文人,想必很多人都會想起郭沫若,拜各類地攤文學所賜,大部分人對其私德如數家珍,真真假假參雜其中,如今也不好去分辨,那麼郭沫若真是一個一無是處的文人?其實並不是,他雖說私生活和德行不怎麼樣,但可以這麼說,他在大是大非上沒出過大錯誤,我們要判斷一個人如何,要看他在風口浪尖上如何選擇,1927年,白色恐怖席捲全中國,當時的郭沫若正值國民黨政治部副主任,權力不小,不過郭沫若卻放棄官職,毅然選擇加入一窮二白的共產黨,同時發表文章痛批蔣介石,隨後他被國民黨通緝。

天才還是流氓?被罵了半個多世紀,郭沫若真的那麼不堪嗎?

長久以來,中國人對於文人有種固有印象,認為讀書人應該像個君子一樣,可一種米養百種人,郭沫若雖德行有虧,可他所做出的成就我們不能矢口否認。郭沫若加入共產黨以後,於同年前往江西,並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也因此成為蔣介石的心頭恨,被懸賞五萬銀元。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郭沫若回到祖國,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抗戰運動。

天才還是流氓?被罵了半個多世紀,郭沫若真的那麼不堪嗎?

他發動周圍一切力量來宣傳抗戰,使得軍民同心去抗敵,郭沫若在此期間,還創造了許多鼓舞民心的作品,1945年日本投降,在東京撒下的勸降書,也是出自郭沫若之手。建國之後的郭沫若,是實打實的愛國者,更是讓人尊敬的革命家,抗戰勝利後,中國什麼行業都要重新開始,並且當時國家也非常的窮,人才全部跑去了外國,郭沫若為祖國培養了許多人才,為中國的人文社科發展以及高等教育,都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郭沫若所創作的詩集《女神》,是學界公認的新體詩奠基著作,他的詩歌水平在同時代少有人可比,郭沫若的文學才情,與他留學日本多年離不開,他旁聽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很久,發表詩集之後,還與同在日本的郁達夫等人,組成了創造社,同時還參加了新文化運動,祖國有難後,選擇歸國發展,在南昌起義被通緝後,郭沫若又返回了日本,潛心研究甲骨文,並在1930年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是公認的社會唯物史觀學派的開始。

天才還是流氓?被罵了半個多世紀,郭沫若真的那麼不堪嗎?

1951年,王瑤所著的《中國新文學史稿》中,就把近現代的文人進行排名,第一位是名聲在外的魯迅,而郭沫若則排在其後面,甚至比矛盾、巴金等人還要高,當然這不是隨個人喜好進行排名,此排名出來以後,還得到了國內文藝界的認可,可見眾人對郭沫若的貢獻是持著肯定態度的。1919年,郭沫若投身於新文化運動中,先後創作出數10篇轟動文壇的詩歌集,1928年,郭沫若為躲避通緝前往日本學習,投身甲骨文研究之中,在當時這個領域很少有人涉及,因為甲骨文發現不久,歷史上也沒有留下相對應的書籍可以參考,但在短短的幾年中,郭沫若研究出了一些成果,先後出版了《甲骨文字研》、《兩週金文辭圖錄考釋》等書,成為我國當時少有的甲骨文研究專家,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天才還是流氓?被罵了半個多世紀,郭沫若真的那麼不堪嗎?

現在的人仍對郭沫若頗有微詞,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一個文學成就如此高的人,人們更願意看到其猶如聖人一般,不然身上的一些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郭沫若的爭議之所以那麼大,是源於其個人行為與私生活,旁人也不好從中去指責什麼,他所做出的行為,並不影響他成為非常優秀的專家與文學家,郭沫若在史學、甲骨文學裡有突出貢獻,所以在1948年選中研院士時,就他是否能當選院士,就爆發了很大爭議,反對派認為其私生活混亂,並且還參加了內戰,與漢奸罪罪行差不多,不適合列入院士。不過胡適則站出來說,評定院士是以學術為首,不應該考慮個人品行,以及他的政治立場,最後進行投票表決,郭沫若以14票贊成,7票反對的成績成為院士候選人,可見當時的人也是認可郭沫若在文學上的成就。

天才還是流氓?被罵了半個多世紀,郭沫若真的那麼不堪嗎?

撇開的生活作風不談,郭沫若的才華確實可以稱得上博學通文,無論是古代史還是現代史信手拈來,在民國具有很高的地位,故而後面他成為中科院院長,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如今我們去評價某一個學者,都說他是某某領域的專家,說明這位學者在某個領域做出了很大成就,不過這種話對於郭沫若來說並不合適,因為他所擅長的領域實在太多,例如有史學、甲骨文、新文學等等,可以說是個全才,民國文人涉獵的東西他都會。1949年11月,中國成立自然科學研究最高的學術機構,郭沫若在會上發表講話,到了自然科學的重要性,以及在中國發展所要面對的難題。建國後,郭沫若擔任數職,並在其主持之下,進行了多個考古發掘研究,比如十分有名的馬王堆漢墓,由於在甲骨文研究中貢獻很大,被譽為甲骨文四堂之一,為中國解讀了上千個甲骨文文字,進一步推動了國內歷史研究的腳步。

天才還是流氓?被罵了半個多世紀,郭沫若真的那麼不堪嗎?

有的人說郭沫若是個投機取巧之輩,可正是獲得如此評價的他,在國民黨盛行的民國,同時獲得了高官厚祿,他仍舊寫下《請看今日蔣介石》與國民黨徹底決裂,在幾次國共合作中,郭沫若都堅持維護我黨的名聲利益,故而縱觀郭沫若的一生,與不少歷史人物一樣,貢獻大於過,僅站在國家的角度上來說,郭沫若鞠躬盡瘁,是近代少有的知識分子,為國家帶來了許多貢獻,就他個人來說,才華可以掩蓋其缺點,畢竟人無完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完美無缺,不然古代就不會那麼多人尊崇聖人,古代能被稱為聖人的也只有孔子而已,所以功績與私人生活應該分開,抓住主要的問題所在,而不是一味的追究某一個錯處,就連最偉大的幾位古代帝王,同樣會反錯誤,何況是郭沫若?

天才還是流氓?被罵了半個多世紀,郭沫若真的那麼不堪嗎?

歷史證明了,郭沫若擔任中科院院長無疑是非常合適的,中科院的成立,是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之下,承載中國復興的期望,國家需要發展,那麼就離不開人才支持,沒有人才國傢什麼也做不了,而近代的文人們對新中國的貢獻都無比的巨大,給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輸送了新鮮血液,郭沫若在建國之後,研究中心在科研方面,不過仍不忘記文史研究,後有著作《李白與杜甫》、《奴隸制時代》等,郭沫若很早就投身革命,從1926年回國參加北伐,被授予了中將軍的軍銜,1928年因與國民黨政治立場不同,和蔣介石決裂被通緝近十年,這段日子郭沫若只能在日本一邊躲避,一邊學習日本的知識,1937年他返回國內,與全國人民一起參加抗戰。郭沫若有這樣的才華與資歷,無論在哪兒都可以得到重用,但他仍舊選擇建設新中國,故而個人認為其只有小錯無大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