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伊通古城周邊居民稱古城為高麗城

為什麼伊通古城周邊

居民稱古城為高麗城


伊通滿族自治縣境內有六個比較大的古城遺址,分別是城子村古城(三道鄉城子村北)、大營城子古城(大孤山鎮大孤山村大營城子屯北)、宋家窪子古城(伊通鎮東宋村後宋家窪子屯西)、前大屯古城(伊通鎮東尖山村前大屯)、前城子古城(新興鄉前城子村前城子屯北)、城合店古城(新興鄉遠大村城合店屯東)。筆者在走訪古城周邊的居民時都稱古城為“高麗城”,當問明原因時,都說是祖祖輩輩口口相傳下來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筆者帶著這一問題認真閱讀了相關史料,經分析考證得出如下不成熟的結論。

這些古城絕非是高麗國(也稱王氏高麗)的古城。高麗國(公元918年-1392年),是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都城為開京(今朝鮮開城)。最大疆域西北達到鴨綠江沿岸,東北到達甲州(今朝鮮甲山郡)、吉州(今朝鮮吉州郡)一線,疆域從未達到過這一地區,所以說古城絕非是高麗國的古城。

這些古城也非高句麗國(也稱高氏高麗)古城。高句麗國(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由受到排擠的夫餘國王子朱蒙南逃到卒本川,於公元前37年在是我國東北地區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早期國都在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縣),公元3年,遷都國內城(吉林省集安市),公元427年,遷都平壤,公元668年,被唐朝和新羅聯軍所滅,歷時約705年。雖然高句麗國最大疆域時可能達到過這一地區,但從出土的文物看,沒發現高句麗的文化遺存,古城不應是高句麗時期所建。

這些古城極有可能是渤海國的古城。渤海國(公元698年—926年),是以粟末靺鞨族為主體在我國東北地區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公元696年(唐萬歲通天元年),發生了營州(今遼寧省朝陽市)之亂,契丹首領李盡忠等殺營州都督趙文翽叛唐,當時居住在營州的粟末靺鞨族人乞乞仲象和另一位首領乞四比羽率族人及部分高句麗遺民渡遼水(今遼河)東走,唐朝實行了剿撫並舉的政策,在對主謀契丹人實行圍剿的同時,對粟末靺鞨人實行了招撫政策,封乞四比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震國公,乞四比羽拒不受命,被唐朝追兵所擊斬,乞乞仲象在東奔途中病故,大祚榮代父而立,率眾繼續東走,公元697年,在天門領(今遼寧省清源縣境內)大敗唐朝軍隊,公元698年,大祚榮建立震國,定都敖東城(吉林省敦化市)。公元705年,歸順唐朝。公元713年,唐朝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並且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渤海成為政權名和族名,公元742年,遷都西古城(吉林省和龍市),公元755年,遷都忽汗城(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公元785年,遷都八連城(吉林省琿春市),公元794年,復遷回忽汗城,公元926年被遼國滅亡,歷時200餘年。渤海國強盛時設有5京、15府、62州、130餘縣,這一地區應屬扶余府或鄚頡府管轄。

這些古城既不是高麗國的古城,又不是高句麗國的古城,而極有可能是渤海國的古城,為什麼古城周邊的居民世代傳稱“高麗城”呢?這是因為在高句麗王朝時期,粟末靺鞨人曾依附與高句麗,加之渤海國國民中有部分高句麗遺民,故古人誤把渤海國當成了高句麗國的傳承者了,以訛傳訛至今。即便是現在,仍有部分朝鮮和韓國學者錯誤的認為渤海國是朝鮮半島歷史的一部分。


作者柴植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