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第一高峰——筆架峰

金溪最高峰筆架峰位於縣城東部何源鎮境內,與貴溪交界,屬於武夷山脈東北端天旭山山麓,在崖山之上。為金溪第一高峰,海拔1363米。

很小的時候,讀《金溪縣誌》知道此峰,但一直沒弄清具體位置。隨著這幾年何源天門嶺旅遊熱,登筆架峰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金溪的天門嶺和貴溪的天門山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聯繫。天旭山包括哪些山,哪些範圍是崖山。書上記載的名字和老百姓口中的有何不同。這裡面有些東西,我想即使是地理專家,也很難解釋清楚。

但不管如何,山一直在那裡。

11月24日,我們一行十三人,從縣城出發,沿206國道,驅車前往山下的新鄭家村。

出發前一週,我們就開始了準備工作。包括網上搜查有關資料,諮詢當地悉情人,聯繫嚮導,制定行程計劃和注意事項,準備需要攜帶的裝備等。畢竟我們只是一群善於長跑的人,登山經驗少。

早上七點準時出發,原本計劃八點到達目的地。無奈清晨霧太大,不敢開太快,耽誤了一點時間。

嚮導已在村口等候,是村裡的幹部,和我年紀相仿,有著山裡人的純樸和友善。

初冬時節早晚溫差大,山裡尤其明顯。我們換好行裝,八點二十三分,開始登山。

從山腳往上看,山峰突兀,此時的太陽仍未完全爬過山峰。偶有陽光從峰間穿過,陰陽相間,薄霧繚繞,猶如人間仙境。

金溪第一高峰——筆架峰

起初山勢平緩,大家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不一會兒來到一條小溪邊,淺淺的溪水在這個季節,要走過去也不容易。嚮導很有經驗,穿著高筒膠鞋。他站在水裡,幫我們鋪好石塊。

金溪第一高峰——筆架峰

跳過小溪,翻過一片竹林,山勢逐漸陡起來了。為了降低難度,山路多成“之”字型,偶爾還要沿山澗穿梭。周圍樹木參天,綠藤纏繞,野果垂碩,多是山外難見之物。嚮導很熱心,身手也敏捷,不時爬到樹上給我們摘果子。有一種木瓜類的野果,個頭很大,不知學名叫什麼,當地人叫“牛卵子”,味道特別好。野生的獼猴桃,個頭雖小一些,味道卻並不遜色。

野果味道雖好,可山路卻並不好爬。特別是通過石澗的時候,石頭特別滑,又不能打溼鞋。儘管大家已經很小心,但還是有人跌倒。摔在硬硬的石頭上,那滋味可想而知。有人跌到屁股,有人弄傷胳膊和腿,好在都是皮外傷。

臨近瀑布的地方有段路十分難爬,有人取名叫“絕望坡”。有近似九十度的直壁,爬的時候只好抓住周圍的雜草和樹枝,摳住石壁的凹凸處,一點點往上爬。這裡的山全部都是石山,因為年代久遠,有些地方披有薄薄的泥土,才長出樹來。但到處可見裸露的石壁,這也許就是崖山名字的由來吧。

金溪第一高峰——筆架峰

過了“絕望坡”,就來到“三疊泉”,也叫“螞蟥水瀑布”,是這條路線風景的精華所在,也是整個天門嶺最大最壯觀的瀑布。玉帶凌空下,聲嘯九重天。雨季時大雨過後,遠在幾十公里外,都可以看到此瀑布。

之所以叫“三疊泉”,是因為瀑布分三層。其實有四層,只因路通到第三層。如此人間仙境,自然少不了神話傳說。陳姝得道成仙,或許就在這裡吧。

在瀑布下我們駐留許久,補給拍照後繼續攀爬。嚮導有點愕然,因為大部分人來這就是為了看瀑布,爬到此處就實屬不易。繼續攀登,他擔心女的吃不消。我對他說,我們都是長跑協會的,這些女的一口氣能跑四十多公里,體力不存在問題,我們此行的目標就是要登頂最高峰。

金溪第一高峰——筆架峰

嚮導只好領著我們繼續前行。一般人不再往上爬是有道理的,因為之後的路途異常艱險,難度也越來也大。有幾大段七、八十度的陡路,連續攀爬,即使是幾個跑馬拉松的高手,也感到心突突跳,喘不過氣來。實在太累時,我們就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吃點東西。

折騰了許久,我們來到一處“觀景臺”。這裡石壁突到外面,上面有棵大松樹。從這裡往下看,村莊和田野盡收眼裡,風景特別好,大家輪流上去觀看拍照。

金溪第一高峰——筆架峰

山上樹木茂盛,我們鑽在裡面爬行,大部分時間無法看到山下的美景。難得此處有一觀景臺。到此處路程可能過半,之後越往山頂走,風景越平淡。但為了登頂,也顧不上這些。

在山上我們無法確定自己具體的位置,有時眼看就要到山頂了,爬上去之後才知道山頂還在前方。時近中午,我們停下來用餐。實際上,我們不時都在吃東西,這時只是為最後的衝刺做準備,多吃一些。

真正快要接近山頂了,這時根本沒有路,又好像到處都可以走。為了便於下山不走錯,嚮導用刀砍出一條路來,四處做好標識。因為山頂上稍微走錯了一點點,下山就不知道走到哪條山壟去了。

大約一點多鐘,終於到山頂了,四下風景平淡無奇。周圍都是比人高的樹,根本看不到山下。只感覺到自己在峰頂,因為看不到四周還有比這高的山頭。嚮導說,這裡就是最高峰。

我爬上一棵松樹,希望能看清所處的位置,結果什麼也看不到,還弄得一手的松脂油,粘乎乎的。嚮導把四周砍乾淨,方便大家休整拍照。他發現一棵山茶花樹,挖起來準備帶回家。還為每人砍好一根木棍,方便大家下山。

金溪第一高峰——筆架峰

一點四十分,我們動身下山。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體力消耗不大,難度卻不小。最難的是下陡坡,很難控制身體,容易衝下去 ,非常危險。蹲下來走,腳底又容易打滑,就像是坐“溜溜板”。沒有人不摔跤,幾次非常驚險,整個人都滑出去,幸好被樹枝掛住。

我們下山的速度沒有想象中快,但嚮導扛著一棵十幾斤重的茶花樹卻可以走得飛快,遠遠地把我們甩掉。他只好不時停下來等,隊伍也被拉得很開。幾個來回,我和其他六人走在前面。本也想在危險處等候幫助別人,但幾個趔趄之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看到嚮導在那等候接應,我們幾人決定到地勢平緩處等。等了許久,不見後面的人來,又決定在瀑布處等,因為那裡風景怡人。

等了好一會兒,他們還沒來。電話又打不通,瀑布下面很冷。於是決定先行下去,可沒走多久,穿過溪流後就找不到路。正當我們手足無措時,聽到下面有人喊叫,後面的人竟然已經走到我們前面去了。我們連忙大聲呼喊嚮導過來引路,才發現路其實就在旁邊,可我們就是找不到。特別是過溪流時,極易迷失路。我自詡爬山識路能力還不錯,但這次卻是一臉茫然。

事實上我們也沒有走錯,原以為是完完全全按原路返回,可偏偏到瀑布這段路是特意彎過去的,下山時可以走直線不用經過這裡。

追上大家時,已經快到五點了。雖是晴天,但山裡天色暗得特別快。我們加快步伐,終於在五點三十六分回到村裡。總共花了九個多小時,比計劃多出一小時。嚮導誇我們表現不錯,登頂能在這個時間回來的人不多。事實確實如此,沒有人掉隊,沒有人打退堂鼓,所有人都成功登頂並安全回來。長跑的功底,此時起了很大的作用。

彙集後,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禁都笑了起來,個個蓬頭垢面,泥巴粘身。稍作整理,辭別嚮導,我們就返城了。

筆架峰作為金溪第一高峰,人跡罕至,保留了原始風貌,植被豐茂,野生動物眾多。此次攀爬,珍奇植物見了不少,特別是山頂的一些奇異花草,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只是很可惜沒看到野猴。

金溪第一高峰——筆架峰

這是趟十分艱苦的行程,但收穫很大,同時也得到經驗和教訓。在這種原始森林攀爬,有經驗的嚮導必不可少,而且一定要緊跟嚮導。即使一路上已有人用紅布條做標識,但還是容易迷失路。因為標識不是你做的,很難完全搞懂它的意思。

還有就是對於一般人而言,攀爬到“三疊泉”就已經足夠了,筆架峰的美景和艱險,基本也都能欣賞和體驗得到。最多到“觀景臺”,再繼續上去,純粹是為了登頂而攀爬。登頂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峰,也不見得有什麼很大的意義,上面也看不到什麼風景。我們一行人打趣道,不來爬後悔,爬了也後悔。

網上有許多關於筆架峰的遊記和攻略,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踐後方能得真知,這樣說是有道理的。

2018年11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