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範式”的涵義,就懂了中醫和西醫是範式差別


懂了“範式”的涵義,就懂了中醫和西醫是範式差別

浩瀚星系


現代大談科學的,絕大多數都是科學盲。以為自己學了點半吊子“科學知識”,自己就成科學的代言人了。其實“科學”概念本質上屬於一種意識建構,這背後對應著一套認識論和方法論模式,或者用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裡的話來說,對應著一定的範式。

範式(paradigm)的概念和理論是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Thomas,Kuhn) 提出並在《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Revolutions)(1962)中系統闡述的,它指的是一個共同體成員所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等的集合。是從事某一科學的研究者群體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在庫恩看來,範式是一種對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本承諾,是科學家集團所共同接受的一組假說、理論、準則和方法的總和,這些東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學家的共同信念。瑞澤爾認為:範式是存在於某一科學論域內關於研究對象的基本意向。它可以用來界定什麼應該被研究、什麼問題應該被提出、如何對問題進行質疑以及在解釋我們獲得的答案時該遵循什麼樣的規則。

範式是一科學領域內獲得最廣泛共識的單位,我們可以用其來區分不同的科學家共同體或亞共同體。它能夠將存在於一科學中的不同範例、理論、方法和工具加以歸納、定義並相互聯繫起來。

範式概念的提出是科學哲學上的一次革命,在那之後,範式概念被逐漸應用到其它方面。例如,工業人士認為技術創新,從蒸汽機到計算機,可以引起產業結構(範式)的變化;經濟學家則運用稅收政策來促進公司結構(範式)的合理化;在管理學中還出現了一系列諸如組織範式、開放範式、同步範式、協同範式、參照範式和隨機範式等等雜燴新術語;社會學家更是把它奉為至寶,用來描述所謂“社會範式”的變化。在庫恩看來,兩種範式之間是不可通約的,“科學革命”的實質,一言以蔽之,就是“範式轉換”。


懂了“範式”的涵義,就懂了中醫和西醫是範式差別

太陽系


人類歷史上有過很多範式和範式革命。最著名的就是地心說和日心說。希臘哲學家們認為,永恆的、神聖的天體只能相應於其高貴的地位作勻速圓周運動。但天文觀察表明,少數天體,如太陽,月亮和一些行星的視運動卻並不如此,甚至還描繪出複雜的雙紐線軌跡。柏拉圖給他的學生們提出了一個任務:怎樣用若干個特殊的勻速圓周運動的組合,去解決理想情況與現實的這個矛盾。最終,托勒密給出了他的解釋,他認為,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軌道上繞地球運轉。其中,行星的運動要比太陽、月球複雜些:行星在本輪上運動,而本輪又沿均輪繞地運行。這一理論體系符合日常經驗,並且能粗略地解釋天體運行軌跡,後來和宗教相結合,統治西方一千多年。被絕大部分人奉為萬世不易的圭臬。這就是哥白尼之前的西方天文學範式。

地心說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真理,但長期的天文觀察表明,一個均輪加上一個本輪,和觀測到的實際行星運動軌跡還是有若干差異,於是,一個本輪不夠,再疊加一個本輪,還不夠精確?再加一個!最終弄出 80 多個本輪,以至於有人哀嘆:我若是上帝,絕不會創造出如此複雜的世界。地心說陷入危機之中。最終,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這一和地心說截然不同的體系,開啟了一個新的範式,而開普勒和牛頓進一步完善了哥白尼的理論。新的理論簡潔明瞭,而且還可以預測未來星體的運行軌跡。天文學迎來一個全新的階段。但這也只是說明,哥白尼的學說更簡潔,解釋效果更好,並不能認為哥白尼的理論已經就是絕對科學和正確的了。事實上我們知道,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說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懂了“範式”的涵義,就懂了中醫和西醫是範式差別

更遠的星系


也就是說,範式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範式的革新就意味著科學的革命。不同的範式往往對應著不同的認識論方法論基礎。那檢驗範式,有沒有標準呢?有,那就是事實和邏輯。只要你能符合可驗證的事實以及邏輯自洽,那就可默認為正確的範式。具體到西醫和中醫的爭論,其實只要深入一下就會看到,這背後對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科學範式。西醫的範式演繹不出來中醫的臨床治療邏輯和效果,那不過是證明了西醫範式本身存在的缺損。比如用簡單的實體還原論思維,來討論中醫的關係還原論範疇;簡單用單組分分析的化學分析方法,來討論含幾十種配方的中藥方劑。殊不知這種含幾十種成分的中藥其可能存在的生理生化反應會有多麼複雜?寧死守著主觀主義的“科學”,其實恰恰證明了自己科學素養的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