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稱他絕代勇將,給他下葬,蔣介石下令敢死隊奪回遺骸進行國葬


抗日戰爭,中國軍隊中犧牲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張自忠將軍,他是第5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33集團軍總司令,國民黨二級上將。

張自忠生於1891年,山東省臨清人。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學校,次年轉入濟南法政專科學校,1914年投筆從戎,入馮玉祥西北軍。他追隨馮玉祥南征北戰,從一名士兵晉至高級將領。在馮玉祥手下眾將紛紛投蔣後,張自忠堅定不移跟著馮玉祥14年。

1930年,蔣馮閻爆發軍閥大戰,馮玉祥戰敗後部隊被打散了,張自忠跟隨宋哲元轉到張學良麾下,宋哲元部被改編成了29路軍,張自忠任38師師長。

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後,日軍進犯長城重要關隘喜峰口。宋哲元委任張自忠為前線總指揮,率第29軍防守喜峰口。這是張自忠第一次與日軍交戰,他說,“人生在世,怎樣都是死,打日本死了,這才是死得其所。”他率領部隊,令大刀隊夜襲敵營,數百日軍的頭顱被砍下。血戰40餘日,消滅日軍數千人。這也是九一八之後,中國軍隊少有的勝利之一。

1938年3月初,在臨沂鏖戰七晝夜,擊退日軍中號稱“鐵軍”的板垣師團所屬坂本支隊。蔣介石稱臨沂之戰“是為我抗戰以來克敵制勝之始”。將日軍遲滯於淮河一線,為後面的臺兒莊大捷打下了重要基礎。


1940年5月初,為打破日軍的戰略部署,張自忠讓副總司令馮治安防守襄河西岸,自己親帶士兵東渡襄河,意圖打亂日軍的作戰意圖。

5月7日拂曉,張自忠率2000多人東渡襄河北進,將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混戰了一天一夜後,發現當面的中國軍隊作戰頑強。

16日,張自忠戰鬥到最後一刻,一顆子彈再次射入張自忠的頭部,一名日軍士兵的刺刀兇狠地刺入了他的身體,張自忠永遠地倒下了,壯烈殉國。這位中華民族的英雄生命凝固在當日下午4時。

日軍將張自忠的屍體抬下戰場,洗淨後用布裹好,以棺木埋葬。墳頭立一木牌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日軍稱讚他為:絕代勇將。全體日軍向張自忠將軍的遺體鄭重地敬禮。 當日深夜,國軍第38師師師長黃維剛光著膀子,穿著褲衩,親自帶領敢死隊奪回了張自忠將軍的遺骸。

5月28日,蔣介石、馮玉祥、何應欽、于右任、孫科、宋子文等國民黨高級官員臂挽黑紗,到重慶碼頭迎接張自忠將軍的遺骸靈柩,蔣介石撫棺大慟。百姓把盛滿手擀麵條的大碗高舉過頭頂,這是送張將軍遠行的北方飯。


張自忠被以國葬之禮安葬於重慶雨台山。蔣介石親自主持葬禮,手書“英烈千秋”輓聯,通電全軍,贊張自忠以身殉國之舉,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馮玉祥手書“藎忱不死”。

出殯時,國民政府的軍政要員全都到場哀悼,10萬民眾自發參加葬禮。國民政府頒發“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入祀忠烈祠首位,國民政府追授其為陸軍二級上將。

張自忠壯烈殉國時,他的妻子李敏慧絕食7天,一縷香魂追隨夫君而去。 馮玉祥本來就對張自忠的犧牲感到傷痛,又得到他的的妻子殉情的消息,馮將軍感慨不已。他去山東將李敏慧的遺體運到重慶,親自主持了將這位為國赴難的奇女子與丈夫合葬在一起的儀式。

馮玉祥在墓畔種植梅花,將此山改名為梅花山。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張自忠為革命烈士。2014年,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張自忠將軍名列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