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經常被人問起,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漢江師範學院”

“那你以後一定是老師吧?”

“我是漢師的,又不是老師學校的……”


今天,就帶你重新認識一下這所高校。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臨街周邊高聳入雲鱗次櫛比的高樓,夾在北京路和上海路中間夜夜繁華,吐槽了幾年的男女比例,現在也還在被繼續吐槽著。這裡有著太多人難以忘記的青春回憶,也是夢開始的地方。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下一站,漢師!不曾忘記這個地方帶給我的溫暖,也不曾忘記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漢江師範學院,我們還是改不了口,習慣稱她為“師專”。


最美好的整個青春時代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剛到師專那會兒,被朋友問的最多的就是“你們師專裡面是不是都是當老師的?”這個學校當然也是有其他專業的,只是“師範”二字當頭壓下,才氣外露。


從千軍萬馬中闖過了獨木橋,你把師專填進了志願表。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兩個月後,跟著帶路的師兄師姐一路走到清美、春雪、時雨,這幾棟被師專本校人戲稱為“清樓”、“春樓”、“時樓”的三棟樓裡,體驗了短暫的新鮮感過後,真正開始了日復一日的師專生活。


我相信每個在師專上過學的人,都經歷過失落、適應以及不捨。青春的時間軸上,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學校不大,位置絕佳,該有的都有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師專真的不大,小而精緻,處處是小景,半小時不到就能走完,有一大好處就是,基本不會遲到,上課5分鐘出宿舍都能趕上上課鈴。


好在地理位置相當不錯,地處北京路和上海路兩處繁華之地,又與醫藥學院相鄰,平凡中也透露出一點不平凡。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我們曾在操場上揮灑汗水,在圖書館裡廢寢忘食的啃書,一起看學校每年一期校園微電影,也曾在校園的林蔭道上,遇見了某一刻的心動。


到了晚上,去起鳳譚明德閣約會最合適不過,吹吹風、散散步,也算是最愜意的時光了。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師專的教學樓,崇文樓,幾棟聯棟樓呈U型設計簇擁環繞,尚藝樓則是被很多人都吐槽不懂的藝術系樓。


三食三餐,填飽了一屆又一屆師專人的胃


因為學校不大,所以沒有校車這一說法,但食堂卻有三個。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麥馨園離上海路後門比較近,餐廳不是很大,獨棟的2層,花樣不算多,但簡單幹淨,一層人氣較高。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這裡的面類受歡迎程度更高,無論麵點還是麵條,都是絕對的搶手貨。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不登稻香園,不知魚羊鮮,emmmmm...不編了,但稻香園已經是師專的大食堂,三層樓裡藏著各種美味。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每到飯點,一樓大廳裡就人滿為患,各種美味,從粥面到鐵板飯再到麻辣香鍋麻辣燙,應有盡有,相當於一箇中型美食城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晚上餓得扛不住,和宿舍的室友們一起點上個砂鍋,或者各自挑選些想吃的菜讓大叔們給變幻出一鍋麻辣香鍋,佐著米飯一起吃,一晚上都是大大的滿足。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不用早起去上課的時候,能睡到太陽曬屁股,叫醒我們的絕對是宿舍樓旁邊超市裡面學子生活館

裡飄來的香味!


因為離宿舍進,只要飯點時間,這裡簡直被擠的密不透風,每個檔口都塞滿了人,這時候你要吃飯只能靠“實力”。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檔口前的大叔阿姨們也是利落能幹,1分鐘內,點單、打菜/煮麵/炒飯、算錢一套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一看就是老江湖。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沒吃過校外的美食,你的大學是不完整的。


除了食堂,師專前後門的餐飲門店,近幾年如筍般起立,也餵飽了無數人的青春。


燒烤、火鍋、小龍蝦、茶飲、小吃、特色菜……有花樣頗多的小店,也有裝潢精緻的大店,但對於每個月只領生活費的我們來說,偶時才會跟同學一起去,是聚餐或者打牙祭,這裡總是熙熙攘攘,暮色降臨的霓虹之間,演繹著一場聲勢浩蕩的食色江湖。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以前總說,上了大學後,故鄉再無春秋,只有冬夏,但是工作之後,好像冬夏都沒了。北京路18號,念念不忘的不只是學校地址,還有整個青春。


下一站,漢江師範學院


有時間回學校看看吧。

再見或又婆娑了雙眼,可願歸來仍然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