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吸科到ICU:她克服恐惧,给病危患者生的希望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12日讯(记者 张振胜 通讯员 何威) 李明慧是菏泽医专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2月20日,她随菏医附院第二批、山东省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一起,奔赴湖北武汉。其实早在10天之前,当菏医附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时,李明慧就报名了,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从呼吸科到ICU:她克服恐惧,给病危患者生的希望

发挥专业优势,克服内心恐惧

从来到武汉以后,李明慧所在医疗队先后被指挥部派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医院。3月6日,他们重回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接管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发热重症病房。

从呼吸科到ICU:她克服恐惧,给病危患者生的希望

“我是呼吸专业的,来到重症病房,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多的是焦虑、紧张,甚至一度夜夜难安。接近十二小时的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我都能坚持。我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是帮不上忙无能为力。”李明慧说。

后来有同事告诉李明慧,与其自己内疚焦虑,不如尽快调整状态,尽快投入进去。她一下子就醒了:“我应该尽可能的发挥呼吸专业的优势,让自己能帮上忙。”

为了尽快的进入状态,李明慧把诊疗方案看了一遍又一遍,专家讲课也是从不缺席。尽快地熟悉病人病情进展、目前治疗医嘱、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意外,老师们讨论病情的时候尤其认真听认真记,做到心中有数。慢慢地,李明慧心里的恐惧在逐渐减小。

从呼吸科到ICU:她克服恐惧,给病危患者生的希望

坚定又冷静,挽救病危患者

3月11晚,是李明慧的第二个夜班,她申请独自进入隔离病房。刚进入病房,就听见护士大喊“医生快来15床看看!”她立马冲了过去。

15床患者是个脾气暴躁的体型肥胖的老爷子,新冠肺炎、慢性肾衰合并心衰、双侧大量胸腔积液,长期无尿,靠血滤维持生命。

“我闷的很,我肚子胀。我要死了,快救救我。”患者烦躁不安,重度憋喘,四肢冰冷,呼吸四十几次,很显然是心衰症状加重了。李明慧马上握住他的手,给他心理安慰,让他尽量减少氧耗。他根本不听,大吼大叫,而且拒绝吸氧。

血氧饱和度降至90%以下,急查血气分析氧分压37mmHg,二氧化碳分压51mmHg,乳酸2.5mmol/L。李明慧脑子里飞快的运转:急性心衰合并II型呼衰,镇静剂不能用,利尿剂对他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低氧状态下强心药物也不太适合,急症血滤一时也起不上作用。“怎么办,该怎么办。”她一边想办法,一边跟自己说一定要稳住。

一旁的老爷子不停地大喊:“我闷,我喘不过气来!”氧气面罩撕扯下来根本不让戴。李明慧考虑到了无创呼吸机,不管对于他哪种症状,都是最合适的选择,但是他能配合么?脾气这么急躁,氧气面罩都不用,难道只能走气管插管这一步?万一暴躁起来,缺氧更加重了怎么办?

血氧饱和度降到77%,一切不容得李明慧多想,她马上把想法汇报给在外面值守随时准备进来的杨华主任,他也同意试戴无创呼吸机。她沉住气抓住老爷子的手,跟他说:“大爷,我给你换个面罩,会让你好的,你一定要配合我。”老爷子仿佛感受到了她的坚定,竟然很配合的点了点头。

李明慧立刻拿起早就准备好的无创面罩给他戴上,他深吸一口气,或许是感觉到了顺畅,竟然十分的配合,没有半点的不协调。李明慧一直跟他说“很好,很好,大爷你配合的特别好,你马上就会好的。”老爷子看着忙碌的李明慧,不停地点头。

不出五分钟,老爷子呼吸降到二十次,血氧饱和度升到98%,心率也降到103次/分,然后他就睡着了。一小时后复查血气分析,氧分压升至76mmHg,二氧化碳分压49mmHg,乳酸0.5mmol/L。而此时的李明慧,早已是汗流浃背,雾气笼罩着整个护目镜。

从呼吸科到ICU:她克服恐惧,给病危患者生的希望

“我们第一次看见他这么安静这么舒服地睡觉。”李明慧说,“老爷子五点醒来看见我们的时候,是难得的和蔼可亲。一直都觉得他是哥脾气暴躁的老同志,今天突然明白,如果不是疾病缠身,他又怎会这样。”

李明慧告诉记者:“接管ICU之后,我一直很紧张,也害怕,觉得那从来不是我的战场。但是今天,我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感觉给了患者生的希望,觉得这是我的战场了。现在突然就很庆幸分到这里了,这是一个难得的经历。”

从呼吸科到ICU:她克服恐惧,给病危患者生的希望

在采访最后,李明慧感慨道:“很多事情想到了就要努力试一试,结果或许出乎意料呢。在ICU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这场疫情,天一定会亮的。待来日春暖花开时,我一定带着家人来武汉故地重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