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廉吏系列之不朽傳奇——包拯(3)

端州任滿後,以清廉名聞天下的包拯被召入京城,被任命為監察御史,包拯自此迎來了人生最為重要的時刻。

包拯為什麼七次彈劾王逵?


中國十大廉吏系列之不朽傳奇——包拯(3)


公元1050年,包拯把一封彈劾奏書上呈給了宋仁宗:"若命酷吏為之職司,而令一路之民獨受其患,是一夫之幸,而一路之不幸也,竊恐傷陛下愛民恤物之心。"包拯所說的酷吏是擔任淮南轉運使的王逵。轉運使是宋朝主管一路或數路財政兼領按察官員、治安刑獄,舉賢薦能等職的地方要員。包拯說王逵任職之地民不聊生,這已經是他第六次彈劾王逵了。包拯當時已經擔任了中央監察機構諫園的負責人,他的舉動讓皇帝和宰相都頗為頭痛,他們不明白對於王逵包拯為什麼偏偏不依不饒。

王逵進士出身,曾先後擔任過多個不同地方的轉運使,他所任職的地方總能向朝廷繳納比預算更高的稅負,這種政績往往被視作官員能力的象徵。王逵對於違抗自己的民眾和下屬官員,則濫用刑罰,甚至捏造罪名,大肆殺戮,一時間民眾生活苦不堪言,對於王逵恨之入骨。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酷吏在每次彈劾被貶後,總能很快重新得到提拔任用,儼然成了官場的不倒翁。

原來王逵和當朝宰相陳執中、賈昌朝一向關係密切,常常被給予特殊關照。而此時的大宋王朝正是冗員繁多,財政困難的時期,王逵能夠多向朝廷上繳賦稅,使得宋仁宗也覺得他可堪重用,所以才屢屢將他貶而複用。

朝廷的一次次縱然在包拯看來實在難以接受,王逵留任就意味著百姓要繼續受苦,他所主政的地方也會暗無天日。正因為如此,在得知王逵又擔任了淮南轉運使這個最新職務後包拯立即發起了對她的第六次彈劾,對此皇帝和宰相依舊裝聾作啞,置若罔聞,試圖以這種方式繼續包庇王逵。而包拯則毫不鬆懈,繼續上疏,言辭愈發犀利,矛頭直指官場積弊。以王逵所在殘暴,猥覽之狀,彰灼如是,而上下矇蔽,曲加擢用,亦何以示懲戒於後哉。

包拯嫉惡如仇,對貪贓枉法的官員一彈而再彈的做法令朝野為之肅然,黎民百姓更送給包拯一個雅號——包彈。

包拯擔任監察官期間彈劾的各級官吏達60餘人,即使連國丈和當朝宰相都不放過。以至於後來是否被包拯彈劾過都成為了民間評價官員清與濁,貪與廉的一大標準。

包拯被任命三司使為什麼被歐陽修反對?


中國十大廉吏系列之不朽傳奇——包拯(3)


包拯作為監察官員備受讚譽,然而幾年後當他即將升任三司使,也就是中央政府財政部長的時候,有一個人卻對他提出了強烈的質疑。

公元1059年3月,剛剛擔任大宋朝廷三司使的宋祁突然被皇帝免去了職務。而不久前,宋祁的前任張方平也才被罷官。短短一個月以內,國家最高財政官員的人選就接連變更,這種情況讓文武百官倍感詫異,更讓他們大跌眼鏡的是,最新被皇帝任命為三司使的人恰恰就是先後將張方平和宋祁彈劾下去的包拯。

聞聽這個消息,身為翰林學士的歐陽修立刻上疏反對:"拯性好剛,天姿俏直,然素少學問,朝廷事體,或有不思。”歐陽修之所以反對包拯擔任三司使,是因為包拯在這件事情上犯了一個很大的忌諱。

宋仁宗把國家最高財政官員的職務交給包拯是認為他有這個能力並且品行端正,而包拯也自信堪當重任,於是毫不推辭,可這樣的舉動在一向推崇溫良恭儉讓的傳統士大夫階層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許多人開始質疑包拯連續彈劾前兩任三司使的動機,包拯入仕以來保持的良好聲譽也由此備受考驗。

那麼包拯真的是有取代前任,登上高位的企圖嗎?

公元1037年,時任大宋朝宰相的呂夷簡聽說了一件事,一名基層官員舍仕途而行孝道,整整十年時間,直到父母先後去世才重新出來做官,眼下這名官員正好進京接受任命,所住之處就在自己官邸附近。按照官場慣例,呂夷簡覺得這名官員一定會前來拜訪,以尋求自己的認可和關照。沒想到的是過了幾天這名官員接受朝廷任命後就徑直上任去了,這讓呂夷簡驚訝不已,而這位過相府而不入的人就是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這是包拯在職端州任上寫下的詩句,這正是一個正直剛強的人發自靈魂深處的宣言。在諸多官員依附各種勢力,憑藉同鄉、同學和親友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的時代背景下,包拯卻選擇了清心直到,獨來獨往。這樣一個人物又怎會圖謀三司使的位置,他做官所途的絕非權力和物質的佔有。

歐陽修瞭解包拯的為人,他不希望這位孤直之臣成為眾矢之的,所以才上疏皇帝請求另行考慮三司使人選。對於上疏宋仁宗未置口否,卻及時提醒了包拯,包拯隨即請辭三司使,避居家中良久,一場風波由此才逐漸平息下來。

公元1061年,包拯晉升樞密副使,進入朝廷最高執政官行列,直到這時,包拯的生活依舊樸素如初。

第二年五月,公而忘私,日夜操勞的包拯突然身患重疾,不久溘然長辭。

包拯去世後留下一部厚厚的《奏議集》,一百多篇奏摺當中有為民生疾苦的呼籲,有對貪官汙吏的痛斥,有為國富民強的建言,有對政策得失的探討。深沉樸素的文字中,人民看到的是包拯為國為民的赤膽忠心。包拯還為後人留下了一份莊嚴的《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中國十大廉吏系列之不朽傳奇——包拯(3)


開封府題名記碑,記錄了北宋146年間歷任的府尹名錄共有183人次,名錄之中唯獨不見包拯。這是因為千百年來,無數百姓都曾用手指撫摸這個名字,以至於包拯二字已經在石碑之上悄然漫滅,但那個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清官形象,已經永遠銘刻在了每個人的心底。

此篇內容考察出自於《宋史》

中國十大廉吏系列之不朽傳奇——包拯(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