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如果梦想和生活匹配,那还叫什么梦想。

《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影片《印度有嘻哈》中,街头男孩马拉德凭借着自己天才般作词能力成功获得了说唱比赛的冠军并且得到了一百万卢比的奖金,改变了生活。在这部说唱版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最终的比赛结果,而是男主在追寻自己说唱梦的过程中对于自身所处社会现实的逐步认清。跟随着马拉德的生活轨迹,一幅幅真实的印度贫民窟景象也展现在观众眼前。

以往的印度电影中,表达社会问题的影片不在少数,无论是《起跑线》中的教育问题,还是《印式英语》中的阶级焦虑,抑或是《没有女人的国家》中对于男女比例失衡以及女性地位的探讨,甚至是《摔跤吧爸爸》中对于父全社会的披露都令人印象深刻。

《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但是在《印度有嘻哈》之前,从未有过这样一部影片,能够将印度的社会问题展现的如此全面,在此基础上还能保持影片节奏以及可看性。影片对于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制度,父权社会,女性地位均有涉及,同时还兼顾对于爱情、亲情以及友情的指涉。故事以男主马拉德为中心展开,以他的遭遇为契机展开叙事,以说唱比赛为线索串联情节,最终结束故事。其中主角马拉德、女友萨菲娜和好友莫因三个人物形象非常值得分析。

1、勇于追寻梦想的gully boy

影片的主角马拉德是住在达拉维17区贫民窟的男孩,对嘻哈文化情有独钟,尤其酷爱说唱。但是与其他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马德拉的家庭条件并不支持他去追寻自己喜欢的事物,作为家中的男孩,他得到了上学接受教育的机会,父亲给有钱人当司机供他念书,是这个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一次机缘巧合,马德拉得以向众人展示他自己作的词,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但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工作中不幸伤到了腿,无法继续工作,便要求马德拉接过司机的职位。

《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面对父亲不由分说的委任,马德拉不得不一边照顾学业,一边开车工作。从此他只能在闲暇之余进行创作,但也正是由于这份工作,他接触到了位于社会上层的有钱人,感受到了阶级的落差,社会的现实让他深感命运的不公,更加激励了他的创作。

总的来说,马德拉的人物命运是悲剧性的,他的悲情在于即便是利用嘻哈说唱成功出人头地,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却改变不了阶级之间的固有芥蒂。影片中采用了多种方式试图呈现出寓于马拉德身上的这种悲情。长镜头就是最直接有力的一种方式。在马拉德进入决赛的比赛场地时,导演在这个充满地下色彩的封闭空间内设计了一个长镜头,在这个镜头内,摄影机的调度随着马拉德的行进而不断移动着,时而游离,时而锁定于某个人物身上,以求最大限度地展现这个充满地下文化的空间和身处这个空间内的“地下人”。

《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来到这里参赛的选手,有的出身名门,穿着大牌,整日挥金如土;也有的和马拉德一样出身于贫民窟,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负担起家庭生计的重担。这场说唱比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在镜头扫过参赛者的时候,每个人眼中流露出的都是如同野兽般饥渴的目光,这次比赛是他们改变身份的绝好机会,更是跻身上流社会的踏板。

“gully boy”本意为街头男孩,是马拉德的第二个身份,当他第一次在当地的说唱圈内发声后便开始小有名气,此时的他急需一个代号,“gully boy”是对他源于生活的创作风格最好的概括,因此马拉德选择了这个名字。自此,他开始有了第二个身份,父母面前他是挑起家庭重担的马拉德,但当夜幕降临,他就换上街头服装,变成为底层人民呐喊的“gully boy”。

《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身份的频繁切换总避免不了出现瑕疵,当两种身份发生冲突时,马拉德舍弃了他的家庭身份,因为那个家带给他的除了悲惨的童年生活之外没有任何美好的回忆,带着母亲和弟弟离家出走,选择了由梦想支撑的社会身份“gully boy”。

但在他成功成为印度说唱界的新星后,马拉德面对的依旧是阶级之间的隔阂,只不过这次他站在了更高的阶级,面对这样的境地,他没有选择疏远之前的生活,而是回到贫民窟,回到他来的地方,坚持为人民发声,还偷偷塞钱给之前对自己十分刻薄的外婆。只可惜以他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撼动固有的阶级观念,因此它只能选择以一种褪去贫民窟街头男孩的身份继续生活在两个阶级的夹缝中。这样看来,马拉德是可悲的,无力的,但同时他追寻梦想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2、好与坏之间的滑翔—莫因

在影片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并不是主人公马拉德,而是他的好友莫因。第一场戏是莫因带着马拉德和另外一个好友去偷车,相比于马拉德身上的一股学生气,莫因在影片中更像是他的大哥。莫因在传统观念上是个十足的混蛋,他盗窃、利用孩子贩毒、还有暴力倾向。但在邪恶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汉子形象。盗窃后他会分钱给自己的好友,利用孩子们贩毒只是为了降低风险,虽然看起来没有人性,但那些孩子对于他来说并不是用完即抛的一次性用品——他收养了那群流浪的孩子,为他们提供吃住。

这样看来,莫因不过是带着这群孩子在社会的夹缝中求生存罢了。在他每一次犯罪的背后是否有着说不清的隐情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能够真切的看到,在马拉德离家出走没有生活来源的时候,是莫因接收了他并带着他一起“工作”赚钱。当流浪的儿童因为没有吃的而奄奄一息的时候,是莫因收养了他们。

《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影片中为莫因正名的一场戏出现在他入狱后,马拉德出于愧疚,随即想出让自己代替莫因受牢狱之灾,但被莫因制止。莫因说,你有大好的前程,你和我们不一样,去拿到冠军,然后再来救我。最后还不忘嘱咐马拉德照顾好自己收养的流浪儿。得到了莫因的祝福,马拉德也解开了心结。在这样的社会,想要生存下去,有时不得不采取一些手段。试问当一个大众眼中的好人在社会制度下变成一个违法乱纪的混蛋时,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还是制度本身?

3、超脱却又超不脱的女友——萨菲娜

马拉德的女友萨菲娜是印度电影中典型的觉醒女性形象,但是与此同时影片也赋予了她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男权,屈服于社会的命运,即便这种命运不是以悲情展开的。

《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萨菲娜出生于医生家庭,父亲在当地小有名望,与出身于贫民窟的马拉德不同的是,萨菲娜从未因为经济原因尝到过生活的苦,相反她唯一担心的就是父母对自己过分的约束,生活条件上的无忧无虑造就了她敢爱敢恨的性格,这种品格在印度女人中是非常宝贵的。马拉德的母亲面对丈夫明目张胆地将情妇娶回家同居不敢吭声,但是另一边萨菲娜却敢站出来手撕勾搭自己男朋友的女孩,即便那个人是自己的好友;她甚至直接把酒瓶砸向和自己男友亲密的女合伙人。

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看似超脱于印度社会牢笼对于女性的约束,但其实依旧处于束缚中,在影片中表现为萨菲娜不得不接受父母安排的婚事,不被允许自由恋爱,最终萨菲娜与马拉德终成眷属,但在面对曾经马拉德的偷情行为,萨菲娜还是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原谅,这是深深根植在她脑海中的对于男权绝对的服从,不管是对父亲,还是对丈夫,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深远持久的。萨菲娜也注定在经过青年时期短暂的叛逆后,重回印度社会这个大牢笼。

《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不管是马拉德,还是莫因,抑或是萨菲娜,他们的共同困境都是不自由,他们在用自己的办法向社会牢笼发起冲击,利用说唱发声、在法律边缘游走、抗拒包办婚姻,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影片的最后马拉德赢得了比赛,成功上演了逆袭,但在社会上,悲剧还在重演,一个说唱演员的成功,远不足以达到撼动阶级观念的程度。

嘻哈的态度跨越了阶级,表面上成为了雅俗共赏的艺术,什么时候嘻哈音乐里主张的自由平等也能成为各个阶级公认的价值取向呢?这是《印度有嘻哈》带给我们沉重的思考。

《印度有嘻哈》|一场街头青年对社会牢笼发起的冲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