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有一個遊戲真的是從我的童年一直玩到芽芽的童年,在我們家裡出現頻率最高的遊戲就是它啦!這個受一家人歡迎的遊戲就是——躲貓貓!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從芽芽很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接觸這個遊戲,從一開始的,芽芽矇住眼睛就覺得我們找不到他了,到現在我們還真的需要費點功夫和腦力才能找到他,每一步都見證著他的成長。

一定有一些家長認為這麼幼稚的遊戲怎麼孩子就樂此不疲,每次家裡來小朋友做客,或者是有年輕的親戚到家裡來,小孩子都喜歡拉著他們一起做這個遊戲?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一、“躲貓貓”遊戲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孩子念念不忘?

實際上這個遊戲不單單是我們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這個遊戲是一個有助於發展寶寶認知能力的遊戲。

1、幫助孩子瞭解物體永恆的概念

全世界的寶寶都對這款遊戲青睞有加,風靡這麼多年,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物體恆存這一概念。

通過躲藏--尋找,這種循環往復的關係,寶寶會了解到“事物是永恆存在的,不會因為看不見而不存在”,孩子會簡單的對“主體”和“客體”產生概念,提高認知能力。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就比如,在寶寶很小的時候,你當著他的面將他的玩具藏起來,或者用東西擋住,一旦離開孩子的視線,寶寶看不到它了,那麼也不會再進行尋找,因為對他們來說,玩具已經“不存在了”。

1歲以內的孩子,你和他玩捉迷藏的遊戲,當你消失的那一刻,他並沒有想找尋你的慾望,因為他會認為,你也消失了。有科學家發現寶寶在9-12月齡左右,才會有“客體永久性”概念的萌芽,

孩子在躲貓貓的時候,起初只要他用雙手捂住自己眼睛或者用小被子、毛巾擋住腦袋,就立刻會對你大聲喊道“我藏好啦,快來找我吧!”在小寶寶的世界裡,他看不見你,你就也同樣看不到他了。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因此,如果你嘗試與一歲以下的嬰兒玩躲貓貓的遊戲,恐怕有的爸媽會失望了哦,以為寶寶不去找你是根本不在意你,事實上他們只是還沒搞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

2、在遊戲中孩子會體驗情緒的變化

躲貓貓這個遊戲看起來簡單,但是當沉浸其中的時候,就會感覺到相當緊張和刺激。當寶寶尋找“藏身之地”時,他們是很興奮和緊張的。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他們最在乎媽媽尋找他們還有他們到處搜尋媽媽的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跟媽媽的互動,還有自己的體驗常常令他們興奮到發出尖叫。

尋找藏身之處時各種緊張還有小小的不安;藏好了以後擔心被找到;聽到別人的腳步聲從身邊繞過,提起的心又落下的放鬆;還有期待媽媽找到自己時的驚喜,他們小腦袋裡也體驗了各種不同的情緒。

還有在遊戲的過程中家長會出現疑惑、巡視、壞笑、著急等平時見不到的表情,還有那種特別配合的家長,簡直如戲精附體一般,會哄的孩子更加開心!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3、提高孩子自信心和智力

寶寶在2、3歲以後各項能力的發展都已經上了新臺階。再繼續玩躲貓貓的遊戲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捉到了,他們在遊戲中會有自己的思考,什麼地方可以把我藏起來,什麼地方容易被捉到,哪裡可以去,哪裡不可以去,他心裡都有數了。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通過遊戲可以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和滿足,對自己能成功躲起來和成功找到對方都有滿滿的成就感。這對孩子的探索的能力也是一種肯定,增強孩子繼續下去的勇氣和自信。

這對孩子今後形成自尊心、建立自信人格都有非同小可的意義。“躲貓貓”遊戲就是可以給予孩子這份確定性的簡單又自然的合適的方式。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4、緩解孩子分離焦慮

遊戲中家長不停地躲起來然後被找到,繼續躲再被找到,這樣經常的反覆其實對孩子未來的分離焦慮能起到一定的緩解,就像提前打了預防針一樣。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消失-出現-再消失-再出現”這樣的循環模式可以很好地減輕孩子對身邊的人離開後產生的焦躁情緒,讓孩子逐漸意識到,離開只是暫時的,過一段時間就會再出現。

寶貝和父母的情感聯繫不會因為短暫的分開而消失。會增強寶寶的自我認知,帶來內心的更安全感,緩解分離焦慮。

即將入園的小朋友,可以由家長陪著多玩這個遊戲。玩這個遊戲時多延長孩子的等待時間,讓孩子逐漸克服分離產生的不良情緒。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二、為什麼孩子躲貓貓時,經常“暴露”自己?

在大人眼中,玩遊戲輸贏是最重要的,躲貓貓負責躲的人必須讓人找不到,負責找的人必須把人都找齊才算是勝利。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一定會哭笑不得。畫風很是清奇,他們都是這樣!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這樣!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這樣!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還有這樣的!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視而不見,在逼一個最愛你的人即興表演……”一首薛之謙的《演員》送給那些為了配合寶貝,憋笑憋到內傷,還要裝作看不到,也不忍心拆穿他們的辛苦的家長們。

就像我們最開始提到的,在孩子的意識裡,只要我看不到媽媽,媽媽就肯定同樣看不到我。

這時,又不得不掉書袋啦,我們引用皮亞傑老先生的觀點,將兒童從出生後到15歲的智力認知的發展作為標準,劃分為4個階段,分別是"感知運動智力"、"前運算思維"、"具體運算思維"以及"形式運算思維"。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而2-6歲的孩子們正好處於"前運算階段",雖然對物體常恆性的意識鞏固了,可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們的思維的最突出特點就是"自我中心性",即孩子們總是以自我的感受、經驗為出發點,只有通過參照他們自己才能理解事物,難以在他人的角度、立場思考問題。

就比如皮亞傑曾做過的“三山實驗”:

實驗材料是一個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顏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實驗首先要求兒童從模型的四個角度分別觀察這三座山,然後要求兒童面對模型而坐,並且放一個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側,要求兒童從四張圖片中指出哪一張是玩具娃娃角度看到的‘山’。

結果發現幼童無法完成這個任務,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描述“三山”的形狀。皮亞傑以此來證明兒童的“自我中心”的特點。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三、躲貓貓雖然好玩,怎樣才能做到正確又安全?

✔保證環境的安全性

遊戲的場所選擇上一定要安全,熟悉,不要在公共場所玩這類躲藏型的遊戲,防止有突發意外發生。在家裡進行遊戲時,也要注意家裡的刀具、利器,統統收好,還要提前給高處易掉落物品、容易傾倒的傢俱、以及沒有安全防護的門窗、容易卡住的縫隙等等都做好安全防護,並告誡孩子,哪些地方是不能接近的,也不要讓孩子躲到狹小密閉的空間內。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 要偷看孩子的行蹤,保證在自己的安全視線內

家長不要做的太過“認真”,真的把自己藏的嚴嚴實實,這樣就看不到寶貝的行蹤,我們要時刻注意寶貝的位置變化,保證孩子安全最重要。提前預防發生意外情況。有些求勝心強,勝負欲旺盛的,玩的太過於投入的寶寶一定要格外注意他們的各種舉動,防止做出什麼危險的行為。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 學會演戲

在成人的眼裡,孩子的表現都會顯得幼稚又可笑,但是家長可不要真的嘲笑他藏得太容易、太過暴露。做個配合的家長,假裝找不到他,做出誇張些的表情,做個“影帝”、“影后”爸媽,讓孩子充分的體驗遊戲中的樂趣。

四、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看似"愚蠢"的捉迷藏行為?

家長們陪孩子玩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孩子的表現就是會很簡單,很幼稚,有時還不可思議,但是他們就是孩子啊,為什麼我們要一遍一遍地告訴孩子他們藏得不對、藏得不好呢?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要知道,孩子喜歡玩捉迷藏,最終是希望爸爸媽媽能找到自己。倘若家長非要強行灌輸大人的思想,糾正孩子們的做法,只會剝奪了獨屬於孩子們的樂趣,甚至還會打擊孩子們的自尊心,從此變得畏首畏尾,或者特別爭強好勝,這時遊戲的性質已經改變了。那是孩子的童年,並非你的!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父母的正確做法,只需要配合著孩子玩好一場遊戲,拿出你畢生的演技,先在孩子周圍十分努力地尋找一番,因為孩子能夠看到或者聽到你的行為,對他來說,這些都刺激著他的神經,讓他感到興奮開心,過段時間後家長再做出一副驚訝的樣子:"呀,原來我的寶貝藏在這裡了呀!"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芽芽媽已經將我多年總結的躲貓貓精髓都教給你們啦,趕快陪孩子熱鬧起來吧!讓我們也擁有一顆童心,以孩子的視角參與其中,這樣不僅我們能夠放鬆身心,也幫助孩子得到單純的快樂。何苦自討無趣,也遭孩子反感呢?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聰明的大家還有哪些既能開發智力又增加親子互動的優質遊戲呢?快來與我們分享吧,等你呦!

參考文獻

[1] Diamond, A., Barnett, W. S., Thomas, J., & Munro, S. (2007). Preschool program improves cognitive control. Science, 318(5855), 1387-1388.[2] Diamond, A. (2013). Executive func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4, 135-168.
[3] Infant search and object permanence: a meta-analysis ofthe A-not-B error.[J]. Wellman H M,Cross D,Bartsch K. Monographs of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1987(3).


還在嫌“躲貓貓”low?知道這款遊戲背後的原理後,直呼高大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