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文學大咖評議一部長篇小說《一湖丘壑》

資陽網訊(記者 李梅)“作品不停留於物質層面的扶貧書寫,更通過刻畫‘么老爺’這個人物,體現了對人性人心的洞察,寫出了扶貧工作中扶志扶智、凝聚精神文化力量的重要性。”1月19日,長篇小說《一湖丘壑》書評會在資陽城東新區水潤東都售樓部舉行。

流水潺潺,鮮花爭妍。雖已至寒冬,但水潤東都小區卻是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四川省作協二級巡視員、茅盾文學獎評委、著名評論家羅勇,四川省作協創研室主任、著名作家、評論家馬平等多名省內文學“大咖”的到來,更為該處增添幾分書香文韻。水潤東都售樓部內,更是擠滿了本地作家及文學愛好者。大家早早到來,欲一睹名家風采,同時希望可以獲得一本《一湖丘壑》作者簽名書。

下午三時,書評會正式開始。四川省作協二級巡視員,茅盾文學獎評委,著名評論家羅勇;四川省作協創研室主任,著名作家、評論家馬平;四川省作協全委委員,綿陽市文聯黨組書記、作協主席,著名作家、詩人馬培松;四川省作協全委委員,西南科技大學文學系主任、教授,著名評論家張德明;四川省作協全委委員,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評論家白浩;四川省小小說學會會長,作家歐陽明先後發言。大家對《一湖丘壑》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的研討,並提出寶貴意見建議。《一湖丘壑》作者,四川省作協全委委員,資陽市作協主席,作家唐俊高也在書評會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七個文學大咖評議一部長篇小說《一湖丘壑》

羅勇 茅盾文學獎評委,著名評論家

羅勇:長篇小說《一湖丘壑》是作家長期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用心、用情、用功之作,是全省文學扶貧“萬千百十”活動中湧現的優秀作品,是四川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作的重要收穫。作品全方位多側面地反映了川中丘陵縣區一個貧困村的前世今生與艱難蛻變。作家以強烈的現實擔當,調動數十年的生活積累,為書寫脫貧攻堅偉大實踐做出了有益的文學探索。作品直面現實,寫出了脫貧攻堅工作的艱鉅性和複雜性,避免了對時代和生活的簡單化書寫;體現了對人性人心的洞察,寫出了扶貧工作中扶志扶智、凝聚精神文化力量的重要性;成功地刻畫了幾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增強了小說的歷史縱深感,奠定了小說的藝術水準;方言土語的運用,使整個小說地域特色凸顯,具有濃郁的川味。敘述語調幽默風趣,增強了小說的閱讀快感。

七個文學大咖評議一部長篇小說《一湖丘壑》

馬平 四川省作協創研室主任,著名作家、評論家

馬平:《一湖丘壑》一定程度上改寫了資陽文學版圖,打開了資陽長篇小說創作的新局面。可以說,風乍起,吹開一湖丘壑。作者唐俊高創作《一湖丘壑》經過多年醞釀和準備,可說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作品研討會開到北京,改稿會開到成都,鑑賞會、書評會開到家門口,為資陽文學界、樹立了一根新標杆。唐俊高注重到基層、到普通讀者中聽取意見,有勇氣面對自己作品的不足,這是作者精品意識的一個重要體現,這也是文學界好風氣的體現。

七個文學大咖評議一部長篇小說《一湖丘壑》

馬培松 四川省作協全委委員,綿陽市文聯黨組書記、作協主席,著名作家、詩人

馬培松:唐俊高的《一湖丘壑》是一部優秀的農村題材作品。作者在行文走筆中不時閃現的“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個人發現和自然主義之風的細節描寫,常常使人眼前一亮,增強了閱讀的陌生感和快感。鄉村裡俗語言的意象化轉化,成為小說結構的重要特點。在對鄉村建設的當代設計方面,在小說的架構和推進過程中敏銳地發現了躲在貧困後面的關鍵所在:鄉村道德的淪喪、文化的缺失;作家材料選擇得當,把握有節有度,對世態人心的現在進行時和期望達成的將來時練達於胸,成為小說的亮點。自然主義手法的成功運用,為鄉村改造的必然性作了生動的註解。

七個文學大咖評議一部長篇小說《一湖丘壑》

張德明 四川省作協全委委員,西南科技大學文學系主任、教授,著名評論家

張德明:《一湖丘壑》詩意地描寫了湖鄉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歷史,打上了資陽這一方特定的空間烙印和精神胎記。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和創作精神,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和創造。塑造了一批農村新人的形象,特別是一批農村基層幹部的形象。立足現實、深入觀察,表現了農業生活的巨大變化,散發著濃郁的時代生活氣息。作者還憑藉對鄉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聚焦,上升到對農民傳統美德的開掘和弘揚以及對“人”的價值和尊重的確證與維護,進而從人格的層面完成了作品主題的深層次的表達。

七個文學大咖評議一部長篇小說《一湖丘壑》

白浩 四川省作協全委委員,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評論家

白 浩:雖然這是一個以“脫貧攻堅”題材為名而出現的作品,但作者時時保持著謹慎。小說立足於獨立的生活觀察和體驗,保持了具有穿透力的社會批判和文化思考,使得小說從對事的浮面關注轉向於對人的表現和對根的思考。因此,這就是一個非主流的“脫貧攻堅”題材,是一個借腹懷胎的靈機一動,真正的胎兒其實已經孕育多年,是“川味”鄉土文學的積澱。與一般“脫貧攻堅”的強政策性外來驅動不同,這個扶貧故事的主驅動是出自鄉土內部的,即鳳凰男茆眼鏡的返鄉回饋,因此,就這個自足性來說,“鳳凰男回鄉創業記”本可不借助於“脫貧攻堅”運動的外力而成長。

七個文學大咖評議一部長篇小說《一湖丘壑》

唐俊高 《一湖丘壑》作者,四川省作協全委委員,資陽市作協主席,作家

唐俊高:幾十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寫一部關於三農的作品。終在2017年9月30日,一頭扎進巴金文學院,關閉QQ、微信,關掉手機,潛心寫作整整一月。初稿完成後,我邀請身邊的一些文友,回到故事發生地——雁江區東峰鎮楊家村村委會,召集了一個小型改稿會,還特邀了村幹部、村民代表提意見。後來,省作協又專門為我召集了一次改稿會,好話不說,直接說問題。後來,省作協又將《一湖丘壑》推到北京,參加了中國作協組織的研討會。一片“罵”聲中,我自受其益,自得其樂。因為,我講了真話,把心交給了他們;他們也在講真話,也在把心交給我。

七個文學大咖評議一部長篇小說《一湖丘壑》

歐陽明 四川省小小說學會會長,作家

歐陽明:《一湖丘壑》使資陽長篇小說創作有新的開端和突破。“講真話”是這部作品的特質。作品中人物生存狀態、思想狀態非常真實。這也與作者自身經歷有很大關係,也充分印證文學來源於生活這一哲理。小說由兩條線構成,一條是鄉村物質生活變化,另一條是鄉村靈魂的迴歸。既讓我們看到了鄉村幾十年的鉅變,感受到鄉村前景越來越美好,也看到了鄉村群眾的思想狀態,狹隘、自私、狡猾等人性不光輝的一面,將給鄉村振興帶來一定阻力。這也是作者的一個憂慮。整部作品沒有被標籤化,讀起來真實感人。

專家們一致認為,作品直面現實,寫出了脫貧攻堅工作的艱鉅性和複雜性,避免了對時代和生活的簡單化書寫;不停留於物質層面的扶貧書寫,體現了對人性人心的洞察,寫出了扶貧工作中扶志扶智、凝聚精神文化力量的重要性;作品成功地刻畫了幾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增強了小說的歷史縱深感,奠定了小說的藝術水準,讓大家看到了農村集體意識在新時代的一種延續;作品中方言土語的運用,很切合鄉村實際,貼近人物身份,使整個小說地域特色凸顯,具有濃郁的川味。同時,專家們還建議,可以增添橫槊賦詩式的閒筆,以張弛疏密有致;在對話之外的方言土語可以更節制一些;在把握日常生活和重大生活關係上可以更好處理。

七個文學大咖評議一部長篇小說《一湖丘壑》

書評會現場 記者 趙明 攝

如何進一步提高文學創作水平、如何培養青少年的寫作興趣?活動互動環節氣氛熱烈。作協成員、普通讀者、小朋友提問踴躍,專家們認真細緻作答,熱情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及感受體會。

活動現場還向資陽日報全媒體“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徵文活動獲獎者頒獎。林玲《永遠的回望》、宋中華《芬芳之旅》、汪古翔《劉老師的幸福生活》等16篇作品獲獎。

七個文學大咖評議一部長篇小說《一湖丘壑》

頒獎現場 記者 趙明 攝

此次書評會由資陽市文聯、資陽新聞傳媒中心(籌)主辦,資陽水潤東都全程協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