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智慧父母懂得怎麼說孩子才愛聽


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智慧父母懂得怎麼說孩子才愛聽

01 不要讓你的語言,成為傷害孩子的利器

我兒子的寒假作業之一是要求複習背誦古詩,為了讓大家互相監督,老師要求同學自願組建微信群,每天把背誦古詩的視頻和默寫古詩的圖片發到群裡。這事兒,做父母的多少也要參與,特別是一些孩子沒有自己的手機。

有一次,我看到兒子背誦古詩的數量少,三四個同學都超過他十首了。我隨口對兒子說:“你看,XXX同學比你多十首。”兒子沒好氣地回了一句:“你又拿我跟別人比較!”

我們小時候,不是也一直討厭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嗎?怎麼現在我們也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讓自己的孩子也討厭了呢?

我們不曾打孩子,但是稍微留意一下我們的說話方式,是不是經常無心或有意使用語言暴力在傷害著孩子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沒有孩子喜歡父母拿自己和“別人家孩子”對比,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裡。

電視劇《小歡喜》中童文潔也總是把兒子方一凡和學習好的同學比,打擊孩子的話張嘴就來,每次方一凡都特別反感。有一次,方一凡的成績比上一次考試提高了57分,全區排名卻有所下降。

童文潔不但沒有肯定兒子的進步,反而情緒失控,實在無法忍受的方一凡和她大吵了一架。

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智慧父母懂得怎麼說孩子才愛聽

也許父母會說這也是為了孩子好,但是父母以打擊的方式去表達關心和愛,孩子根本接收不到,孩子接收到的只是父母對他不好的評判和否定。

孩子的努力我們要看得見,更要給予肯定。肯定的話語,能為孩子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孩子自然會再接再厲,取得更大的進步。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甚至經常謾罵、嘲諷、侮辱孩子,這些暴力語言,殺傷力更強,後果不堪設想。

去年有一則新聞,上海一個17歲的男孩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到母親批評後,突然從車裡跑出來跳下盧浦大橋身亡。

之前還看到一則新聞,泰國一對父子吵架,父親一氣之下對兒子說:“你這個垃圾……你怎麼不去死。”並把上好膛的槍放在了兒子面前,沒想到兒子拿起槍就自殺了。

這樣的悲劇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父母認為自己跟孩子說話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有時候還把生活工作中的不愉快撒氣在孩子身上,這些父母並不認為自己的語言有什麼問題,更跟“暴力”二字扯不上關係,但對孩子來說,父母過激的語言卻讓他們感到痛苦和自卑。

《聖經》中有言:生死在舌頭的權下。父母要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遠離語言暴力,不要讓你的話成為傷害孩子的利器。

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智慧父母懂得怎麼說孩子才愛聽

02 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愛迪生小的時候,他的老師稱他為最笨的學生。但愛迪生的母親告訴他:“你是獨一無二的”,並把愛迪生接回家自己教育,鼓勵愛迪生做各種各樣的實驗,這才有了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

蘇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中寫到:“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學校要開除馬飛,他的父親馬皓文對他說:“你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在馬皓文的鼓勵式教育下,馬飛成績突飛猛進,成為全校第一。

馬皓文對馬飛說過一句話:“永遠不要停止思考,永遠不認輸”。這種信念讓少年馬飛在洪水中自救,讓中年馬飛成功地從太空返回地球。

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智慧父母懂得怎麼說孩子才愛聽

父母經常給予孩子正面的評價,孩子就會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從而激發孩子的求知慾、上進心和潛能,使孩子的能力得到發展、品格得到培養。即使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也會更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認可,就像植物需要水。智慧的父母懂得考慮孩子的感受,以孩子的優點為基礎,認可並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和能量。

但很多父母卻把焦點放在了孩子的不足上,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邊,甚至批評、打擊、嘲諷、謾罵孩子,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對孩子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

父母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父母要重視自己的話對孩子的影響力,肯定鼓勵的話語引導孩子走向美好的未來,而那些比較、批判、辱罵的語言有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智慧父母懂得怎麼說孩子才愛聽

03 智慧的父母懂得怎麼說孩子才愛聽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也會有情緒有需要,但是怎麼樣表達孩子才愛聽呢?

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到了一種溝通方式:非暴力溝通,可以讓親子溝通更加順暢,幫助我們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這種溝通方式有以下四個基本要素:

1.觀察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不是說,而是觀察。

父母要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去仔細觀察發生的事情,並不加任何評論客觀清楚地說出觀察到的結果。

比如,我看到孩子的房間到處都是卡片,如果我直接說:“你的房間怎麼這麼亂?”孩子聽到的是我的批評,就會心生反感。

但如果我說:“我看到你的房間地上、桌子上、飄窗上都是卡片。”只說客觀事實,而不是評價批評,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並耐心聽下去。

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智慧父母懂得怎麼說孩子才愛聽

2.感受

當父母觀察到發生的事情時,有什麼樣的感受,要準確地表達出來。

比如根據上面的觀察,我可以說“我不太高興”、“我覺得不舒服”來表達我的感受。

也許有的父母不習慣跟孩子說自己的感受,但為了保證溝通順暢有效,清楚彼此的感受是非常重要。

3.需要

父母產生某種感受的原因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來源於自身的需要和期待。

我可以說:“我不太高興,因為我喜歡整潔。”我不高興並不是因為孩子把卡片弄得到處都是,而是因為我喜歡整潔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這樣孩子就不會因此感到內疚和自責,會更樂於接受我接下來的請求。

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智慧父母懂得怎麼說孩子才愛聽

4.請求

在表達了觀察、感受和需要之後,父母可以請求孩子的幫助。請求要具體明確,而不是含糊不清,這樣孩子才能清晰地知道父母的期待,進而去滿足父母的期待。

我接著提出請求:“你是否願意將所有卡片都收拾到盒子裡?”

注意是請求而不是命令。是請求還是命令,不能簡單地看父母是用了什麼句式和語氣。如果孩子沒有接受父母的請求,父母轉而批評孩子,那實際上父母就是在命令孩子。

正確的做法是傾聽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孩子可能會說是為了找卡片方便、玩起來順手等等,雙方在清楚了各自的感受和需要之後,就可以進一步協商達成共識,解決問題。

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智慧父母懂得怎麼說孩子才愛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世界觀人生觀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響。智慧的父母懂得多肯定多鼓勵,滿足孩子情感的需要,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和優秀品格的培養。

希望我們都能學做智慧的父母,懂得與孩子的溝通之道,建立和諧有愛的親子關係。


我是東吉,兩個男孩的職場媽媽,讀書平臺簽約作者,喜歡閱讀和寫作,希望通過書籍和文字遇見你,遇見這世間美好的一切,歡迎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