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治疫」公共卫生和健康:重温城乡规划“初心”


「规划治疫」公共卫生和健康:重温城乡规划“初心”

当2020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在神州大地爆发,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及身心健康。无疑,疫情对我国城镇化及人居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冠肺炎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规划该如何为城市提高“免疫力”?本刊特召开笔谈会,邀请规划各领域的专家,从专业的视角,针对此次疫情中突显出来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建设中被忽略、需反思、必应对的学术问题或实践话题进行讨论。健康城市,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以规划人的担当,建言献策,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code>周江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 /<code>

历史上的东、西方都有过类似于《建筑十书》《考工记》这样的作品,谈及了一些基本的城市建设原则和理念。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即有专门机构、专门法律法规以及有专业 (门)人士按照一定的规则、标准来系统地谋划、管控城市、道路、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如上下水、垃圾处理等举措,则是从人类工业化革命的起源地——英国开始的。之所以有那样的举措,正是因为极度缺乏谋划、缺乏管控城市、道路、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给当时的城市居民带来了无数的公共卫生和健康问题。英国著名文学家狄更斯笔下的《双城记》里就描绘了很多这样的问题。工厂的布局杂乱无章,大量“三废”恣意排放,河流是黑的,天空是灰的,街道也是污水横流。老百姓生活的房子破破烂烂,采光不足,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到处都是。很多居民有各种各样的因为污染带来的健康问题,咳嗽、哮喘、腹泻、畸形、手足无力、卧床不起,甚至是中途夭折。除了那些推动《公共卫生法》的政治家们,本行是个会计的霍华德是最早在理念、策略上提出来怎么系统地改变那一切的人之一。在政治家们、“霍华德们”的影响和推动下,英国诞生出了现代意义的城乡规划。1909年,利物浦大学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名为Civic Design的全新专业,其实就是今天的城乡规划专业。

今日再次回顾那段悲惨阴暗的人类历史以及Civic Design专业的诞生,应该说公共卫生和健康,是现代城乡规划事业和专业的基本的、共同的“初心”,没有之一。但随着人们卫生、健康意识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很难再见到上述昔日英国工业化时代初期的情形了。然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城乡规划的从业者们、教研者们、关注者们,应该时刻记住:也许城乡规划被迫背负着、或者主动去招揽来越来越多的使命,例如经济发展、城市美化、智能化、现代化等等,但那些其实都不是促生现代意义的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动力。忘记了或忽略了公共卫生和健康这个“初心”的城乡规划,无论是在当今还是在未来,其实就是失去了基本原动力,一定是抓不牢核心、看不准方向,走不稳、走不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