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法案”既無解決之法又無穩固之策

日前,美國給民進黨當局送上了“臺北法案”,宣稱要助力臺灣“鞏固邦交”, 持續強化“臺美關係”,支持臺灣“強化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幫助臺灣拓展“國際空間”。

美國給予的“大禮包”,蔡英文“樂開了花”。興奮的喊出要與美國“休慼與共,共存共榮”,還狂妄的要“與美國建交”。

美國利用“臺灣牌”,臺灣死抱“美國牌”,一唱一和,各懷鬼胎,報團取暖,一出“雙簧”掩蓋不住犧牲臺灣利益和臺灣同胞福祉,來撈取政治利益的勾當和嘴臉。

眾所周知,美國近段時間以來,通過各種手段,讓臺灣衝在對抗大陸和遏制中國的前沿一線,“嘗甜頭”“給好處”“裝門面”成為美國利用臺灣充當棋子和籌碼的“三部曲”。

美國頻繁利用多個涉臺法案就是例證。“臺灣旅行法”、“2018年臺灣國際參與法”、“2018年亞洲再保證倡議法”、“2019年臺灣保證法”。還有美國國會推動制定的“臺灣保證法”“臺灣使節法”“臺灣主權象徵法案”,繼續鼓吹要提升臺灣與美國的政治、軍事、安全與經濟關係,為臺灣當局撐腰打氣,給“臺獨”搖旗吶喊。

但是,美國一系列支持臺灣的法案、條文、政策又能起到什麼效果和作用呢?比如,幫助臺灣穩固“邦交國”。美國官員打電話要薩爾瓦多不要與臺灣“斷交”,美國副總統“恐嚇”所羅門群島與臺灣“斷交”後果很嚴重,一副“你不跟臺灣好,我就不跟你好”的架勢。再比如,幫助臺灣拓展“國家空間”。美國希望通過自身影響,並以施壓、力挺甚至“退群”“拒繳會費”等手段,企圖幫助臺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WTO等國際組織。

同時,美國即便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不斷的拉攏個別國家幫助臺灣當局聲援、加油、打氣,對選擇與中國建交,與臺灣“斷交”的國家,採取減少援助、降低關係、威脅打壓等組合拳,臺灣依舊面臨“斷交”甚至“邦交國”歸零的下場,以及臺灣依舊被國際組織拒之門外的結果,臺灣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顯然,美國“挺臺法案”不是“惠臺”,而是毀臺、害臺、坑臺,美國屢教不改的出臺各種涉臺法案,炮製出多少“臺北法案”的惡法,既無幫助臺灣穩固“邦交”之策,又沒有達到臺灣拓展“國際空間”之法。

特別是民進黨當局變本加厲的“反中仇中抗中”,痴心妄想的“以疫謀獨”,在兩岸同胞抗擊疫情的當下禁止口罩出口大陸、阻擋滯留武漢的臺胞返鄉、歧視陸配陸生陸客,與美國反華勢力和政客狼狽為奸,報團取暖。

其實,不管臺灣當局如何任由美國擺佈、使喚、調遣,可是,在美國口惠實不至的力挺、打氣、撐腰的“迷魂湯”下,都難逃棋子、籌碼、工具的悲慘下場和結局。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說:“美國打‘臺灣牌’,民進黨當局投懷送抱、甘當棋子,最終損害的是臺海地區的和平,損害的是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的利益。”

美國的“臺北法案”就是利用臺灣的空頭支票,就是犧牲臺灣的空炮彈,就是臺灣充當籌碼的政治迷藥。民進黨當局如果錯判形勢,鋌而走險,認為美國是保護傘和護身符,終究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美國“利益第一”的思維下,民進黨當局的種種迎合美國的策略,拿雞毛當令箭,只會犧牲臺灣民眾的福利,只會讓臺海和平更加動盪,只會讓臺灣的前途和命運變得危險。

美國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民進黨當局也應該清醒的懂得,臺海和平牢牢掌握在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人手中,未來兩岸統一是人心所向勢不可擋,任何挾洋自重都是死路絕路。

世界上已有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這已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也是中國與任何國家建立和發展關係的前提與基礎。

美國也好,臺灣也罷,都不要低估我們遏制各種形式“臺獨”分裂勢力的決心、能力、意志,任何人都不能把兩岸同胞分割,任何勢力阻擋不住兩岸統一。(賈永輝 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