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褚集鎮副鎮長陶延華

安徽網蚌埠消息 褚集鎮位於懷遠縣西北部,全鎮共有15個行政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49戶2421人。作為全鎮脫貧攻堅工作的引路人,褚集鎮扶貧工作分管負責人陶延華同志敢於擔當,攻堅克難,以抓住精準為關鍵,以守住底線為要求,以穩定脫貧為目標,因人因戶施策,用好用足各項扶貧政策,推動貧困戶穩定增收,順利脫貧。在他的帶領下,該鎮4個貧困村2016年全部出列、村集體經濟收入逐年提高,該鎮零誤差通過歷年國家檢查、省第三方評估、市際交叉檢查、縣摘帽、各級督查暗訪等考核驗收。2019年底該鎮剩餘貧困人口163人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零,實現了全鎮脫貧摘帽。

建強組織,優化隊伍

作為褚集鎮扶貧工作分管負責人,陶延華高度重視鎮村兩級扶貧工作隊伍建設工作,選優配強村級扶貧專幹,從村兩委幹部中選取最優秀的作為扶貧專幹,沒有合適人選的就進行社會招聘,現在該鎮15個村的扶貧專幹平均年齡37歲,文化學歷中專以上,具備打好脫貧攻堅硬仗的條件素質。建立完善的考核管理辦法,定期督導並兌現獎懲,進一步壓實責任。他充分調動發揮駐村第一書記積極性,幫助協調解決生活工作上的困難,促使這隻生力軍融入角色,形成脫貧攻堅合力。通過例會培訓及工作群講解,切實加強業務及思想素質培訓,鎮村扶貧幹部的業務和責任擔當均獲得明顯的提升。在工作中,陶延華同志堅持把抓黨建促脫貧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來推動落實,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他通過常與貧困群眾聊家常、談生產與群眾打成一片,不斷增進對貧困群眾的瞭解。

突出主線,狠抓精準。

陶延華始終堅持“精準”二字, 通過開展大排查、再排查、重補促等工作,將信息摸排上來,保證該進的進,該出的出,嚴格杜絕漏評、錯退、識別不精準等現象,多年來該鎮未出現一例返貧、錯退現象,確保了扶貧對象精準。他以“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為抓手,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謀劃脫貧措施,然後與貧困戶當面商量,用好用足扶貧政策,確保扶貧政策謀劃精準。針對致貧原因和戶下需求,他督促有關單位及村對各項幫扶措施的落實,因殘的幫助辦理殘補護補,住房不安全的申請危改,有勞力的發展種養殖,有子女上學的辦理教育資助,視情況疊加政策,應享盡享,確保扶貧施策精準。

挖潛增效,穩定成果。

他與村幹部一起,充分挖掘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提供合適項目,增強貧困群眾造血功能,讓扶貧真正與“扶智”、“扶志”相結合。扶持貧困戶自主發展特色產業項目,為其申報補助,聯繫農技服務,不斷壯大規模,目前已有140餘戶發展特色產業,有發展意願且有發展能力的家庭基本全覆蓋。開發保潔、光伏管護等公益性崗位,為貧困戶增加工資性收入,有60餘戶穩定年增收5000元左右。積極宣傳並動員貧困戶申請小額扶貧貸款,用於發展項目或合作發展,有103餘戶貸款450餘萬,人均年增收3100多元,通過一系列舉措,貧困群眾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守住底線,風清氣正。

他嚴把紀律要求關,以身作則,不越界、不跨線。在思想教育上,他認真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加強資金管理、項目管理,確保“資金安全、項目安全、人員安全”。做到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經常化,扶貧政策講解研討日常化,申報審批流程規範化,扶貧項目議事制度化,以一系列長效化制度來管人管事,確保扶貧幹部幹成事、不出事。在處理群眾急難工作中,他敢於直接面對群眾,不迴避矛盾,不推諉責任,想方設法化解矛盾,爭取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滿意,群眾有個大事小情的都願意找他解決。

不忘初心謀發展,牢記使命勤作為,陶延華同志始終堅持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多年的辛勤付出,贏得了群眾的讚揚和擁護,在褚集鎮只要提到“延華”,沒有人不豎大拇指的!(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