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出世者曰:指間一沙,即是世界。入世者雲:滄海一粟,足養蒼生。張國臂掖,人們需要糧食。我們說:只有被保護和熱愛過的土地,才能長出優秀莊稼的。而這正是新時代的農業種植,也是當下所有人都需要的。張掖只有在這生態農業的金黃稻殼與如玉稻米里,名符其實。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金張掖是這麼來的

張掖市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這座河西走廊中段的城市歷朝歷代都是戰略要地。東靠武威、金昌,西至嘉峪關、酒泉,南與青海省接壤,北和內蒙古毗鄰,總面積39436.53平方公里,佔甘肅省總面積的8.67%。 126萬人口,居住著漢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個民族。

“金張掖”的說法在社會上流傳很廣,有所謂“金張掖,銀武威,金銀不換是天水”、“金張掖、銀武威、玉酒泉”之說。《中國水利百科全書·水利卷》中說,金張掖的美稱,始於明代,源於水利。水利的背後是糧食,張掖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之美稱,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等等。糧食是金色的,讓我們的骨質含鐵,是黃金也換不來的,張掖也是我們從古至今的一個產糧基地。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

2018年上半年發佈的張掖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張掖全年糧食產量137.64萬噸。主要糧食品種中,小麥產量28.46萬噸;玉米產量74.8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5.83萬噸;蔬菜產量178.78萬噸;水果產量29.91萬噸……中藥材產量9.31萬噸,也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增長21.27%。這是張掖的農業,也是張掖的生態,張掖的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一種在傳統農業有效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手段,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結合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技,集約化經營的能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不僅可以幫助生態環境得到可持續的發展,也可以對已經消耗的自然資源進行控制並重新規劃,減少更多自然資源的浪費。同時,發展生態農業可以更好地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

“稻花風裡稻花香,妾去採花郎插秧。”我們在這句古詩裡走向張掖的生態農業,帶著稻壺一樣的膚色。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那滄海一粟的米粒

烏江鎮,一個很有江南水鄉意味的名字,出現在了河西走廊的張掖的版圖上,依然有著江南水鄉的意味,多少讓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張掖名而符實了。甚至,“稻花”與“插秧”在這裡向人們透露出的是張掖曾種植過雙季稻的信息。

詩歌的信息雖已不可考,但歷史上的張掖因為良好的生態和人居環境,創造了耀眼的農耕文明,成就了“金張掖”的傳世美譽,應該無疑。

黑河由南至北,縱貫烏江全境,奔瀉城西,哺育著狹長的張掖綠洲。在烏江境內,黑河途經謝家灣、元豐、賈家、烏江、管寨、平原、永豐、小灣、大灣等12個村,鎮域內溼地面積3.2萬畝,佔轄區總面積的23%,是甘州區溼地面積最大的鄉鎮。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對烏江鎮來說,最實惠也最能打動人心的,莫過於那滄海一粟的米粒。

據《重刊甘鎮志》記載,這裡出產的烏江大米自唐代屯田時落戶甘州,歷經上千年發展,品質逐步提升,特別是白芒稻、黑芒稻,口感筋柔、米香濃郁,元代時被列為皇家貢品。

《舊唐書·郭元振傳》載:“武后長安元年,甘州刺史李漢通置屯田,稻豐收稔,一縑數十斛,積軍糧數十年。”這是烏江種植水稻最早的記載。《元史》記載,董文用以中興省郎中身份到河西督墾,開渠引水,從中興(今銀川)引進稻種,仿寧夏之法種植,視為改進水稻種植良法。

光緒元年(1875年),陝甘總督左宗棠在甘州、高臺等地採購軍糧,訂購烏江大米千餘石,備以收復新疆。民國時,張掖稻米不斷恢復壯大,除供足自用外,輸往蘭州、武威、敦煌、新疆等地,年產約63000餘市石。其時,張掖水稻種植沿黑河流域迅速發展,形成東至甘州城北靖安,西到高臺縣西北的黑泉、羅城,綿延二百里的水稻產區。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烏江大米的優勢和歷史

烏江大米能在中國萬千稻米品種中脫穎而出,有其不可複製的優勢,張掖人將其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為水。祁連雪水孕育的黑河,出鶯落峽口後,大部沿主河道流淌,小股則滲透地下。因烏江地勢低下,至今仍有萬眼泉水匯聚,形成數條支流。雪泉之水,冰清玉潔,種植水稻得天獨厚。

其二為土。烏江是一塊因水而生的福地,水潤之處皆為溼地,佔其全境三分之二,溼地土層中厚積腐質物,其色黃中透黝黑,黏稠而不失疏鬆,多為潮平土、潮立土,面積約有8000畝,多在平原村、東湖村地帶,為水稻所獨喜。據地質勘測,這裡硒元素高出正常值的2倍,為河西走廊富硒地帶,是優質農產品絕佳生產地。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其三為光。張掖地處北緯38度,光照時間足,晝夜溫差大,烏江水稻生長週期180天,年日照3000小時以上,是南方普通大米的兩倍,使稻米直鏈澱粉降低,有機幹物質增多,稻米不佐菜餚,而香氣四溢。

其四為純。河西走廊為南北兩山夾峙的孔道,外來物種與病毒不易入侵,烏江水下土壤中天然肥料充足,使得水稻品種純良,幾無病蟲害侵擾,不需要施化肥噴農藥,為天然綠色環保食品。

如此四者兼具者,全國產稻區絕無僅有,烏江貢米因此獲得了自己的名聲與尊貴。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新中國成立後,各級政府十分重視水稻生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烏江稻米得到了健康快速的發展。

1954年,烏江鄉水稻勞模苗稼組織互助組開展改水稻撒播為插秧的試驗,單產比撒播高出百餘斤。

1985年,開展水稻豐產栽培試驗工作。當地從寧夏請來水稻專家,實地傳授育秧移栽技術。

1990年,張掖被省、地列為水稻基地建設市(縣)之一。當年甘肅省投資44萬元,用於水稻技術培訓、試驗示範、新技術推廣、開發荒地、水利建設等。同年甘肅省農業廳投資60萬元,用於烏江治理鹽鹼潮化地,促進水稻生產的發展。

1991年,旱育稀植技術的推廣獲得成功,水稻平均單產比水育密植稻增產150公斤左右,這是烏江水稻種植史上的一次革命,烏江稻米由此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1995年,烏江大米被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28粒稻種的繁育

然而,一個繁衍千百年的良品至2015年時,在烏江鎮種植面積卻只剩下了83畝,傳統的烏江老品種水稻在市場上幾乎銷聲匿跡。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水稻新品的引進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對傳統烏江水稻種植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二、從2010年開始,制種玉米麵積產值逐年上揚,加之許多村社實施排陰治鹼項目,降低了地下水位,部分水田改成了旱田,改種成了制種玉米,水稻面積逐年縮減。

烏江水稻絕非一粒大米那麼簡單,它更多盛載的是“甘州城北水雲鄉,每至秋深一望黃。穗老連疇多秀色,實繁隔隴有餘香”的種植歷史。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烏江貢米之所以出名,還在於它的原始種子黑芒稻和白芒稻,不是一般的稻子,是地方稻種中的極品。”趙學兵說,“當時,甘州區政府下撥40萬元專款用於搶救黑芒稻拯救烏江貢米,但人們卻不知道去哪裡找。”

趙學兵是張掖市西大湖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也是烏江貢米標準化栽培示範田的負責人,是個戴眼鏡的西北漢子,說起話來底氣很足,但語速卻有些慢。

“從2013年開始,張掖市農科院院長劉建勳就四處尋找烏江貢米原始地方品種,但當地農民已經有四五年不種了,這項工作就像大海撈針,一直沒有著落。到了2015年時,劉建勳聽說新溝村一戶稻農還堅持始終堅持種稻子,可能有原始品種,但當劉建勳來到稻農家中時,稻農告訴他自己也好幾年不種了。劉建勳很是失望,認為烏江大米的原始地方品種或許就絕跡了。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就在劉建勳離開的時候,稻農忽然喊來老伴,老兩口回憶起家中似乎還有一口袋5年前的稻米。這讓劉建勳欣喜不已,他與稻農一起迫不及待地搬出口袋,最終在那袋稻米里找出了28粒黑芒稻和2000多粒白芒稻。

“怎麼辦?劉建勳決定,將最金貴的黑芒稻種送往湖南省農科院海南繁育基地進行擴繁,為了保險起見,他將種子分兩批送往海南,一批14粒由技術員隨身攜帶去海南,另外的14粒是則用特快專遞方式郵寄至海南,最終28粒稻種都安全抵達繁育基地。

“當年10月,黑芒稻種子擴繁並獲得成功。有了種子,烏江貢米的品牌就能重新樹起來。甘州區農業局及烏江鎮相關人員,先後赴黑龍江五常和寧夏中衛進行考察學習,並在平原村建立形成了500畝烏江貢米標準化栽培示範田。

“當時,我是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以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來了這些土地,第一年,擴繁的烏江大米老品種只有0.4畝,第二年為5畝,2018年有50畝,我估計能收穫稻穀2萬多斤……”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稻穀脫胎換骨變成米

稻香瀰漫在空氣裡。橫亙在年歲中間的山谷和平原,被一排倒下的稻子填滿,它和人們行動趨於一致。趙學兵說:“現在看著差點絕滅的白芒稻和黑芒稻喜獲豐收,走向老百姓的餐桌,我的心裡特別開心,感覺自己養大的孩子成人了一樣,很有成就感。”

我們看到平原村500畝水稻已經陸續成熟,伴隨著轟轟作響的聯合收割機,稻農們正在搶收沉甸甸的稻穀,體會豐收的喜悅。一位村民說,烏江鎮所產烏江貢米,因受自然條件限制,種植面積小,營養價值高,品質優良一斤賣30多元。

稻穀脫胎換骨變成米,空氣一般滋養著人類和人類源遠流長的歷史。所有穀粒、麥穗的光芒,都是汗水或堅硬過後,奮鬥者留下的山峰的骨骼。在河西,這骨骼叫祁連。很少在人知道稻玉得來和成長的過程,但稻玉卻集合在碗裡一個又一個地平靜、光潔、細膩,像一個個心安的日子,填補著生活的空白。它們都是骨骼獻上的肉身,明亮的隱喻。此時,祁連山的雪峰就像人們潔白的內心。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2018年,趙學兵投資8萬多元改造了加工廠生產線,裝配了集稻米加工、分級、色選、拋光、包裝為一體的加工生產線。鎮政府則投資10萬元,委託第三方機構申請了“張掖·烏江貢米”農產品地理商標認證。

烏江鎮鎮長張玉寶說,目前,全鎮烏江水稻面積只有1000畝,這是按照黑河節水政策要求,對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科學定位,既傳承振興傳統水稻產業,同時保護生態、保護溼地。據他介紹,稻田對溼地有養護作用,能夠保持溼地水源,增加生物多樣性,是強化溼地生態功能的有效舉措。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有的還不僅僅是稻米

28粒黑芒稻種就這樣在農民豐收的喜悅裡,通過一個品牌喚回了塞上江南的種植美譽。至謝家灣村,我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種景象。一眼眼噴灌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綠油油的菜苗欣喜地舔舐著晶瑩的露珠;遠處勞作的人們正手腳麻利的將一棵棵健壯的菜苗整齊地定植在壟面上,有的則忙著採收菜心、芥藍。

這是謝家灣村佔地2600畝的供港蔬菜基地。村裡曾經的養殖戶賙濟春告訴我們,2017年初,他經過反覆思量,關閉經營多年、位於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試驗區內的養殖場,來到蔬菜基地工作。“我那個養殖場以前養著100多隻羊,有5畝地,上面讓我關了門,可能也是為了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建設考慮。剛開始,我想不通,但來這裡,沒想到比養羊掙的錢多。”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2016年下半年,在深圳張掖商會的引進下,深圳鴻福農產品有限公司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協調、溝通,最終選擇在謝家灣村建立供港蔬菜基地,併成立了張掖鴻福港澳農產品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為900畝,二期工程近2000畝。目前均已建成。

深圳鴻福農產品有限公司在雲南、北京、河北、廣東等地擁有蔬菜基地10多個,並在香港建有白蘑菇基地。產品除供應國內批發市場、高端超市、酒店和西餐廳外,還出口至港、澳地區及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基地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在這裡栽培品種主要為菜心、芥蘭等10多個品種,每天將這些菜品種精選後加工成各種形狀的菜丁、菜條、菜塊,然後用真空包裝,直接進入香港高檔酒店的廚房和餐桌。”

關了養殖廠的賙濟春說:“這麼多年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鎮上造這麼大聲勢,花這麼多錢,幹這件事情(生態環保),與我們每戶村民籤‘環保承諾卡’,還把衛生保潔納入村規民約,讓全民參與環境整治。”

我們看到,村邊小溪清澈見底,路旁花木綠意盈盈,周圍溼地蘆葦蕩蕩,小區廣場歡歌洋洋……到處都是盎然生機。

張掖為什麼被稱為“金張掖”?左宗棠曾在這裡收購大米,收復新疆

出世者曰:指間一沙,即是世界。

入世者雲:滄海一粟,足養蒼生。

張國臂掖,人們需要糧食。我們說:只有被保護和熱愛過的土地,才能長出優秀莊稼的。而這正是新時代的農業種植,也是當下所有人都需要的。張掖只有在這生態農業的金黃稻殼與如玉稻米里,名符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