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陽虛口瘡為啥惹爭議,68個經典藥方,解讀口瘡為啥久治不愈?


脾腎陽虛口瘡為啥惹爭議,68個經典藥方,解讀口瘡為啥久治不愈?

美生潰樂日籤:讓愛和責任共築口腔健康

導讀:口腔健康研習社原創美文第28期

這是口健康研習社創辦以來的第28篇人文健康類原創美文。口腔健康研習社在疫情逐漸趨好的這段時間重點梳理204篇中醫中藥類文獻中涉及到的238個治療頑固口瘡的中藥藥方,詳細解讀歷代中醫名家對口瘡的認知和診療醫案,以臻潰友。

今天解讀238箇中藥口瘡內服治療方中涉及脾腎陽虛型口瘡治療的68個藥方,並對這些藥方的用藥特點和治療藥理做詳細分析,希望對這類口瘡患者有所幫助。

脾腎陽虛口瘡為啥惹爭議,68個經典藥方,解讀口瘡為啥久治不愈?

春天裡的希迪

喜歡有陽光的早上,

好像什麼都可以重新開始。

學會歸零,

讓壞的不影響未來,

讓好的不迷惑現在。


就像村上春樹說——

假如您此時此刻剛好陷入了困境,

正飽受折磨,

那麼我很想告訴您:

儘管眼下十分艱難,

可日後這段經歷說不定就會開花結果。


這個春天裡,

你會從每天使用美生潰樂的感覺裡,

從傷痛漸輕,

傷口漸愈的小確幸累計,

體會春天即將繁花似錦的希迪...

脾腎陽虛口瘡為啥惹爭議,68個經典藥方,解讀口瘡為啥久治不愈?

脾腎陽虛口瘡,千百年來受爭議

我們通過上千篇中醫中藥文獻中挑選出針對口瘡的醫案文獻204篇,在204篇口瘡醫案文獻中,我們發現千百年來,脾腎陽虛導致的口瘡,一直在各代中醫界備受爭議。在歷代中醫界中,總有部分醫家大家並不承認脾腎陽虛型口瘡。

中醫認為複發性口腔潰瘍與臟腑功能失調、精神情志失常有關。

中醫臨床上覆發性口腔潰瘍常見的類型有心脾積熱、氣血兩虛、陰虛火旺、脾腎陰虛、脾腎陽虛等。心脾積熱、氣血兩虛、陰虛火旺和脾腎陰虛的口傳類型解讀和用藥特點分析口腔健康研習社在前一段日子的頭條號原創文章中已經做過詳細解讀,感興趣的文友可翻閱查看。

今天,我們詳細解讀備受爭議的脾腎陽虛型口瘡。

中醫上脾腎陽虛型口瘡,經常與虛火上越並見,呈本虛標實之證,虛中夾實。

脾腎陽虛型口瘡,經久不愈,疼痛、食少、不渴、便溏、潰瘍邊緣水腫、色白、面積似黃豆大小,發展快,癒合也快。

臨床上常以四君子湯補益脾胃,以金貴腎氣丸激發腎氣,鼓舞脾陽,促脾胃運化。也有用導陽歸腎湯的,或者經過加減後治療口腔扁平苔蘚併發口腔潰瘍的。等等不一而足,潰友萬不可不經中醫望聞問切即照方輕試,以防口瘡不除,又引他病纏身。

脾腎陽虛口瘡為啥惹爭議,68個經典藥方,解讀口瘡為啥久治不愈?

脾腎陽虛型口瘡常用中藥分析

在204篇文獻238個內服藥方中,有68個脾腎陽虛型口瘡的治療醫案,佔總數的29%,也是臨床上論述比較多的一個類型,在當前的中醫界中,由脾腎陽虛導致口瘡疾病的觀點,基本得到廣泛認同。


脾腎陽虛口瘡為啥惹爭議,68個經典藥方,解讀口瘡為啥久治不愈?

從上圖中,我們知道中醫治療脾腎陽虛型口瘡的中藥中,有健脾益氣的中藥,有溫陽的中藥,有昇陽的中藥。

其中,溫陽的中藥多是溫中散寒的藥物,像巴戟天、淫羊藿、補骨脂、仙茅之類的溫補腎陽的藥物並不多。

這說明脾腎陽虛型口瘡中醫治療上,對於脾腎陽虛證型偏於中焦虛寒,因此治療上有些醫家把這一類型稱為中焦虛寒證,這一點也可以從用藥的特點上看出。

脾腎陽虛型口瘡中醫治療上大量使用了溫中散寒的藥物,其中,乾薑使用了30 次,肉桂使用了42 次, 附子使用了 20 次,還有桂枝與細辛都是溫經通絡的藥物,也是本型中使用較多的藥物。

脾腎陽虛口瘡為啥惹爭議,68個經典藥方,解讀口瘡為啥久治不愈?

不少醫家認為脾腎陽虛型口瘡中醫治療上肉桂的應用較為重要和經典。

脾腎陽虛型口瘡中醫治療上大量使用了健脾益氣的中藥,白朮用了 66 次,黨參參用了 60 次,這說明在脾腎陽虛型口瘡中醫治療上還注重健脾益氣。箇中原因可能在於臨床上脾陽虛往往是在脾氣虛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脾的功能失常,氣血生化不足,那麼轉化的陰陽之氣也會 不足,這個時就會出現脾陽虛,甚至還會出現腎陽虛。

因此,脾腎陽虛型口瘡中醫治療時除了要 用溫陽的藥物外還應配上一些健脾補氣的藥物,這樣既可以使寒邪散去,又可以補助正氣。

脾腎陽虛口瘡為啥惹爭議,68個經典藥方,解讀口瘡為啥久治不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脾腎陽虛型口瘡中醫治療還多次使用了升麻與柴胡這兩位藥物,在脾腎陽虛型口瘡治療中是取其升 陽的作用。

也就是說在脾腎陽虛型口瘡中醫治療中,升麻與柴胡的使用可以幫助健脾益氣和溫 陽的藥物更好的發揮補氣昇陽的作用

脾腎陽虛口瘡為啥惹爭議,68個經典藥方,解讀口瘡為啥久治不愈?

脾腎陽虛型口瘡用藥特點總結


脾腎陽虛證口瘡是中醫臨床上被普遍認同的一種證型,腎陽虛常常伴有脾陽虛,由脾腎陽虛導致的口腔潰瘍病的治療是在溫陽的藥物基礎上加上健脾益氣的藥物,在溫陽的藥物的選擇上是以溫中散寒的藥物為主,配上溫經通絡的藥物。常規藥物是附子,肉桂,乾薑,黃芪,黨參,白朮,細辛,桂枝等藥物,溫補腎陽的藥物當前尚沒有統一的認識,用藥比較分散。

內容預告

至此,口腔健康研習社就把中醫內服治療口瘡的各種類型和用藥特點一一介紹清楚了。

明天,口腔健康研習社將解讀中醫治療口瘡上外用藥的相關資訊。

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