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戰“疫”女特警的初心

生活中,她們是孩子的避風港;警徽下,她們亦是人民的守護者。

她們是重慶市公安局特警總隊的女特警,穿梭於街頭巷尾,只要身穿警服,便擁有了無窮的力量。

年復一年,她們用愛和信仰堅守,庚子年的春天,她們以夢和初心的名義“逆行”,想讓風與綠草跑得快一點。

平凡的堅守

每天早上6:30起床,7:30就要領取槍支彈藥等裝備,8點之前就要到屯警點上,無論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平凡的崗位也需要人來堅守。

疫情期間,街面巡邏防控工作肩負的責任和承擔的風險就更大了,重慶西站是公共交通樞紐站,是高危區域。

李東林身姿矯健走在最前頭,步伐平穩,皮膚黝黑。工作中,她神采奕奕,雷厲風行,看似瘦弱的身軀中隱藏著的狠勁和毅力是她多年來深深刻在骨子裡的東西。

今年34歲的李東林是市局特招的優秀運動員,特招之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軍事五項隊的隊員,也是國家一級優秀運動員。從雲南省體院到八一隊再到特警總隊,看著她的履歷,面前這個黝黑瘦小的身軀承載著人生的曲折,每一步都是靠汗水拼搏。拿過省運會冠軍,代表重慶公安參加16年金佛山全國公安比武,代表中國警察出征意大利世界警察運動會……為信仰和榮譽而戰,是她人生的縮影。

十來分鐘的午餐時間是李東林工作中難得的喘息之機,她腰間綁著一圈警用裝備,端著飯碗坐在辦公桌的角落,和同為警察的丈夫打著視頻電話,互道平安。

李東林的丈夫之前是特警總隊突擊隊狙擊手,現在是巴南分局特警支隊民警。疫情當前,夫妻二人在同一座城,同樣的崗位,不同的地點,雖工作強度大、時間長,但他們早就適應雙警家庭帶來的“聚少離多”。

每一次的巡邏執勤看似普通平常,但發生的事情、遇到的下一個人總是未知的。承擔著快速處置突發事件、維護轄區社會面治安穩定的職責,工作中的李東林已經習慣性的時刻將雙手搭在腰上保護著槍,不敢疏忽大意。

“見得到我們的身影,老百姓心中也更踏實一點。”這是李東林工作中常說的話,疫情期間,更是如此。帶著十幾斤重的單警裝備,每天8個多小時的站立,近20公里的巡邏任務,使一道道單薄的身影變得偉岸起來。每一次的耐心盤查、溫馨提醒、糾紛調節、快速處置都凝聚成一張張工作剪影充實著“街頭戰疫人”一天的生活。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這句話在李東林這裡就得反過來說。大年三十接到緊急召回通知,雙警家庭的李東林和丈夫只能將孩子送回雲南老家。連續工作40余天後,想起一個多月未見面的孩子,回憶起平日裡因工作繁忙疏於孩子的溝通和陪伴。如此剛強的女特警,也會悄悄抹眼淚,孩子是她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

晚上8點,疫情期間的街頭,帶著口罩的人群早已稀疏,李東林結束一天平凡的工作,望著萬家燈火,身穿黑色特警服的她慢慢走進了夜色中。


街頭戰“疫”女特警的初心

逐夢前行

成為一名特警,是安昌燕兒時的夢想。高中畢業,她堅定地選擇了警校,14年大學畢業,如願以償地進入了特警隊伍。轉正那天,她扶了又扶頭上的帽子,扯了又扯衣服下襬,對著鏡子,敬了一個最標準的“禮”。

“來來來,測體溫了”“口罩要戴好,護目鏡戴著不舒服,出勤也得戴上”“巡邏回來啦,先去洗手消毒哈”,作為特警總隊九支隊的內勤“總管”,疫情期間,安昌燕總是一遍遍地溫馨提示,一遍遍地日常消毒。

她早已把支隊當成了“第二個家”,把戰友們當成了“親人”,為“家人們”排憂解難成了分內之事。前期由於消毒物品匱乏,而疫情防控工作必須高質量、高標準開展,面對重慶西站人流量大、人員複雜、人員來源不明等情況,出勤的“家人們”的身體健康,就很有可能得不到保障。這樣的情況可把她給急壞了,她想盡一切辦法,幾乎跑遍了單位附近的藥房和診所,自費為支隊購買了消毒液、體溫計及酒精,細心地分瓶裝好,放到每個勤務點上。

她總是說,堅守崗位,是對自己負責,是不忘來時的初心;盡職工作,是對別人負責,是無愧肩上的責任。

安昌燕的丈夫張珀嘉也是警察,他們有一雙兒女,兒子3歲,女兒8個月。疫情期間,夫妻倆長期工作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因此二女兒提前斷了奶。沒了母乳,孩子免疫力降低,得了支氣管炎,在醫院住了一週院。兒子也被傳染,輸了五天液,前前後後也只能由家中老人照顧。

“孩子,爸爸媽媽對你滿懷愧疚,在你成長的時候,不能一直呵護你;在你生病的時候,不能一直照顧你;在你最應該調皮的年紀,卻教會了你‘懂事’。但媽媽想告訴你,從警是媽媽一輩子的夢想,媽媽給你樹個榜樣,願你在以後時光裡,有夢想,有信念,能從事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併為之奮鬥終生。等到疫情結束,爸爸媽媽再帶著你們去最喜歡的公園。”她把心酸和期待寫在一個小小的冊子上,合上冊子,她把口罩蓋在堅強的面具上,忙碌著,繼續踏在自己夢想的征途上。


街頭戰“疫”女特警的初心

心之所向

陰雨天的重慶西站顯得有些冷清,寥寥行人卻都“全副武裝”。劉金雨瞅了瞅手錶,準備和戰友一起撤離回到支隊駐地。疫情期間,支隊將兩個“抗疫黨員先鋒崗”設在轄區內情況最複雜的、風險最高的重慶西火車站,黨員身份的劉金雨每天就在重慶西火車站開展“屯警街面、動中備勤”工作。

劉金雨是重慶市公安局特警總隊九支隊的民警,參加工作至今已有七年,在同事和朋友眼中她是一個善於自我調節,自我肯定的“樂天派”,但面對平凡的特警工作,她確擁有近乎無限的熱情。

當年,剛參加工作的劉金雨與同為重慶市公安局特警總隊民警的高龍相識,懷揣著相同理想信念的兩個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但就在兩個家庭高高興興籌備著婚禮時,高龍臨危受命,接到了一個高危險度的長時間任務。劉金雨沒有任何怨言,開始為自己的未婚夫準備起了行囊,反而安慰高龍道:“你安心的去執行任務吧!不用擔心我,不管多久,我都等你平安歸來。”

此次疫情爆發後,劉金雨和高龍毅然決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在連續多日高強度的工作後,劉金雨出現了身體不適,暫時無法勝任工作,支隊安排她調養,她立即打電話給自己的丈夫高龍囑咐道:“不用來照顧我,隊里人手本來就不夠,千萬不能耽誤了工作。”經過不到兩天的短暫休整,她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工作中。“為什麼不休息一下呢”,隊友問道。“身著藏藍,肩擔責任,心之所向,披荊斬棘”,劉金雨回答道。

因為長期在情況複雜的交通樞紐工作,奮戰一個多月以來,劉金雨強忍著對孩子的思念沒有回家,每天只能通過視頻與孩子“見面”。一次,劉金雨抽空回家拿一些個人用品,孩子聽見門外面傳來多日未聞的媽媽的聲音,飛奔到門口,張開雙手想和媽媽像平日裡一樣擁抱在一起。劉金雨慌忙躲開孩子,孩子撲了個空,委屈的臉上帶有一絲迷惑,低下頭說道:“媽媽你不喜歡寶寶了嗎?寶寶在家很乖很想你。”劉金雨看著自己懂事的孩子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緒,多日來對孩子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噴湧而出,轉眼已是淚流滿面。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但當劉金雨披上藏藍色戰甲時,她堅強得難以想象。她說:“心之所向,無怨無悔。”


街頭戰“疫”女特警的初心

平凡的崗位下駐守著普通的生命。

或許在某個不經意的早上,睜開雙眼,她們把生活交給了初心,讓年華肩負起使命。一抹藏藍,一生所愛,一世堅守。平凡的人生和職業便被賦予了偉大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