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不是流失海外,是這樣

今天中國文物面臨的重大危機,並非所謂文物外流,而是文物的作假與賣假。

從金縷玉衣、漢代玉凳,以及許多其他的例子,我們看到文物鑑定權威,一個個地被贗品騙過、擊倒。這些權威與其弟子都是各大博物館把關的幹部,如果連他們也被假貨騙過,將來博物館裡的藏品都可能有真偽的爭議。

真偽既然說不準,就有人會大膽把博物館裡的真品盜賣,改以贗品來取代,導致文物的汙染與沉淪。









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不是流失海外,是這樣

首都博物館展廳

在這贗品鋪天蓋地的混沌之中,也還有一些淨土跟綠洲,就是國外知名博物館跟收藏家早期收藏的中國文物。

大部分這些文物尚未受到贗品汙染,真品的比例非常高,每次拿出來拍賣,總是被搶購一空。

如果將來中國政府想通了,肯開放出土文物市場,並且把政府手裡許多永不見天日的文物拿出來公開拍賣。那中國的藏家拿這些「潔淨度高」的文物做模板,加上科學測試,應該就可以有效地來鑑定真假。

這樣才有機會以真品來淘汰贗品,讓「良幣」來驅除「偽幣」,才能讓中國出土文物免於繼續遭到汙染,併發揚其應有的文物價值。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小藝書的立場,也不代表小藝書的價值判斷。轉載旨在分享,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