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美得不可方物的银杏树


一棵美得不可方物的银杏树

人生在世,我们每一天都浸在时间的温水里,煮着煮着,又是一年。


进入十二月,辞旧迎新的各种心绪便如随风飘落的黄叶,一天天堆积起来,轻盈而厚重。毕竟,那飘落的,何止是叶,那是一年的朝朝暮暮呀。

犹记得十二月初,当四明山上的银杏日渐萧瑟时,单位大院的银杏从各个角落的常绿树木中冒出来,树树金黄,刷新着一片片绿意。

一棵美得不可方物的银杏树

这众多环肥燕瘦的银杏树中,我最爱南门出口的那一棵。它的主干并不特别高大粗壮,但枝繁叶茂、树型优美。自它从黄绿色渐变成金黄色起,我每个工作日中午都要去看看,仿佛只有这样,方不负银杏这一季的美好。

九日至十三日,节气已至大雪,宁波暖阳高照,将寒未寒。这棵银杏美得不可方物!阳光为它镀上温柔的金,天空为它配上辽远的蓝。每一片叶子,都熠熠生辉;每一次凝视,都令人沉醉。

一棵美得不可方物的银杏树

风却是自然界最严格的督查员,一天紧似一天,催促着叶与树作最后的别离。从高楼的窗户望下去,如茵的绿草上,渐渐铺上了一地碎金。与无患子、朴树等相比,银杏从通体金黄到叶落殆尽,如摧枯拉朽般,时间更短,态度更干脆。十六日,树上的叶子已经很稀少了,再一两日,便完全“清零”了。

当银杏繁华褪尽,黑褐色的树干和枝丫突然之间全无遮挡,看起来好像不知所措又无可奈何。冬至前一天,读丰子恺的《梧桐树》,见他描写梧桐叶落的光景:“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不由得暗暗称奇,觉得真是写尽了落叶乔木的变迁。

一棵美得不可方物的银杏树

只是,树有重盛日,人无再少年。譬如此时的银杏,虽也是“空手”站着,但这不过是它天长地久的一瞬罢了。据中国植物志记载,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我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其余均为栽培。和银杏同纲的其他植物皆已灭绝,唯有它,穿越远古的雨雾云霞,依旧和我们站在一起。

一棵美得不可方物的银杏树

银杏是一种有故事的树。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银杏见证了地球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也见证过人间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它可以无比宏大,也可以精微动人。


北宋欧阳修和梅尧臣是相知相惜的诗友。据载,欧阳修在汴京为官时,梅曾在安徽宣城老家后园采得百颗银杏核,托人送给欧阳修。银杏核仁“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生食降痰”,但其果肉味臭、有毒,去肉取核颇不易。梅尧臣之雅意,可见一斑。欧阳修深为感动,赋诗致谢:“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一棵美得不可方物的银杏树

银杏曾以它独特的精神激励过我。上世纪九十年代,朋友联络主要是书信。那些与我青春作伴的好友,那些承载着对未来憧憬的信件,既温暖又催人奋进。

记得大三时,在老家最偏远的乡里工作的好友来信,聊及银杏的故事。三月初,他去乡里最高峰上的一个小村落走访。那大概是全县居住环境最恶劣、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当时还有几十人住着。村头有棵银杏树,枝条如枯死一般。他折下一段带回乡里,清供在书桌上。令他感动的是,一个多月后,“枯枝”长出了五个饱满的绿芽,后来又长成了嫩绿的叶子!

彼时他是乡团委书记,繁忙的工作之余正备战本科自考。他还在思考:自己将来能做些什么,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自己的价值有多大。我被银杏和好友所感染,以此为题材,人生中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了散文《如你在远方》。好友初心未改,如今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

一棵美得不可方物的银杏树

相对于银杏而言,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每年赏罢银杏,便意味着新一年的临近。岁月更迭,总有惆怅,亦有期待。未来的日子,且追随陶渊明的豁达吧: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窗前写于2019年12月28日星期六


------the end--------


一棵美得不可方物的银杏树

◎更多有趣草木,请关注江南草木观察笔记《甬城草木记》。

1、网络平台:京东、当当、天猫等各大平台均可下单。

2、作者亲笔签名版本。新到一批,60元/本(含邮费),有意者请在本公众号后台留下【姓名+地址+手机】,并通过下面的喜欢作者按钮赞赏付款。

一棵美得不可方物的银杏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