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19 英語中表示動作與狀態的狀語與句子主語之間的關係

Episode19 英語中表示動作與狀態的狀語與句子主語之間的關係

安徽省蚌埠二中----朱正軍

釐清它們之間的關係,在英語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與漢語的表達有著巨大的區別。下面我們先來做幾個補全句子的小練習:



1. At the new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到這個消息,她臉色變得蒼白。

3. At th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歲時,他父親便死了。

4. While shopp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購物時,他的錢被盜了。

5. To learn English we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學好英語,廣泛閱讀是很重要的。


現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翻譯是否正確:

1. At the news, her face turned pale.

2. At three, his father died.

3. While shopping, his money was stolen.

4. To learn English well, reading widely is very important.

以上句子都是直譯過來的,漢語似乎都很正常,但在英語中都是錯誤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請記住下列規則:

英語中這類狀語,一定是用來描述“主語”的“某種動作與狀態”的。

用這個思路來分析一下上述幾個句子,錯誤就一目瞭然了。

第1個句子:聽到這個消息的能是“her face”嗎?

第2個句子:“三歲”指的是他父親,這可能嗎?

第3個句子:他的錢能購物嗎?

第4個句子:是“廣泛閱讀”要“學好英語”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那正確答案是什麼呢?

1. At the news, she turned pale. (主語只能是she,是不是這樣一變,漢語倒很彆扭了?)

2. At three, he lost his father.

3. While shopping, he had his money stolen.

4. To learn English well,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ad widely. (這句也是英語中的特例。嚴格的講句子的主語只能是“人”,但除了用“人”作主語外,我們還可以用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這個句型,句中的兩個不定式共用一個主語。)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作這類狀語的幾種常見形式:

介詞短語;非謂語動詞;時間、條件、讓步狀語從句的省略句。

關於什麼是“邏輯主語”,下一集再給大家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