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的年輕人都喜歡花明天的錢買今天的快樂?

老兵東雷


為什麼現在有的年輕人喜歡花明天的錢買今天的快樂?

花明天的錢買今天的快樂,是超前消費的形象說法,這種現象近年來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為什麼如此,簡而言之,是社會發展使然。

就總體來說,五六十歲以上的人在消費上,是在有所結餘的前提下量入為出,也就是說,他們不會花明天的錢買今天的快樂。這個群體的人,從出生到青少年時期,是在我們國家經濟情況比較差的年代裡度過的,生活拮据,日子過得比較辛苦。三年困難時期吃不飽肚子的記憶刻在了腦海裡,終生無法抹去。春節的時候,能夠有一件新衣服就會讓他們興奮很久,過年能吃上肉是他們對春節最深刻的記憶。收入狀況限制了消費水平,而經年累月的消費水平又養成了一生的消費取向。這個群體苦日子過怕了,憂患意識比較濃厚,不會超前消費。對他們來說,使明天的生活有充分的保障,就是今天的快樂。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在豐衣足食的生活中長大的,他們沒有經歷過艱苦的生活,即便從書本上、老年人的言談中知道了那個年代人的生活狀況,但距離自己太遠,已經無法感同身受。改革開放四十年多來,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節節提高,給現在年輕人的感受就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他們對未來生活的預期信心滿滿,過快樂的生活是每個人都向往的,所以,他們願意用明天的錢買今天的快樂。

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前提是經濟能夠持續、穩定、快速地發展,而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水平提高增加了馬力,能夠拉動經濟更好地發展,是應該鼓勵和倡導的。

用明天的錢買今天的快樂,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總體上有積極的因素。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不應該確定哪種做法的對與錯,只要遵循適度這個原則就可以了。


元春



明越清泉


很不贊成這種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