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行為,相似的結局,為何潘金蓮的名聲比閻婆惜更臭?

說起《水滸傳》,首先使人想起的便是那些熱血仗義的漢子們。其實,撇開這些男性角色,水滸裡的幾位女性角色也同樣讓人唏噓不已。先不說一百零八將裡的幾位女子,就單說這潘金蓮和閻婆惜,話題就說不完。

同樣的行為,相似的結局,為何潘金蓮的名聲比閻婆惜更臭?

其實細細看來,潘金蓮和閻婆惜的遭遇其實有些相似,同樣是對丈夫不滿,同樣是選擇了不忠行為,最後都是被人殺死。只是,世人對待潘金蓮和閻婆惜的態度卻是不一樣的。提起潘金蓮,大多數人多會罵一句“這個不知廉恥的蕩婦”,而提起閻婆惜,卻甚少有人對其恨得咬牙切齒。明明二人遭遇差不多,為何世人對其評價卻差很多呢?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第一、二人的出身本就不同,所以世人對其要求不同。第二、二人雖然都是有不忠行為,但是丈夫的態度不同,所以旁人對這二人的態度也不同。第三、雖然都是被殺,但是閻婆惜是死在自己的丈夫宋江手裡,也算得上是罪有應得,所以世人也不再多加評價,而潘金蓮卻是被替兄復仇的武松所殺!

同樣的行為,相似的結局,為何潘金蓮的名聲比閻婆惜更臭?

首先,來說一下這二人的出身。潘金蓮本是大戶人家的丫鬟,後因為沒有滿足男主子的私慾,所以被強行許配給了有著三寸丁之稱的武大郎。也就是從身份上來說,這潘金蓮乃是良家女子。在時人看來,這樣的人物應該有著起碼的禮義廉恥。而閻婆惜就不一樣了,她本就是鄆城縣最有名的風塵女子,後來在旁人的牽線下成為了宋江的小妾。

對待良家女子和風塵女子,世人的要求當然不一樣,要不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呢!所以說,閻婆惜的不忠行為,大家覺得很正常,因為她本就是一個從青樓出來的女子,現在再和丈夫以外的男子勾搭在一起,也是可以預料到的。而潘金蓮作為武大郎的正室,而且還是良民出身,她不忠就很不應該了!

同樣的行為,相似的結局,為何潘金蓮的名聲比閻婆惜更臭?

其次,武大郎對待潘金蓮和宋江對待閻婆惜,那是截然不同的態度。在武大郎的眼裡,自己的老婆又美又勤勞,可惜跟了自己,不能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平時武大郎捨不得自己吃喝,也要給潘金蓮添置一些飾品。而宋江就不一樣了,對於宋江來說,閻婆惜可有可無,根本就沒被宋江放在眼裡。

所以,當二人出現不忠行為的時候,世人對於潘金蓮就批判得更多,認為在一個男權社會里,潘金蓮居然把自己的丈夫踩在腳底,實屬不應該。而對於閻婆惜來說,人家宋江都不在乎,其他人何必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呢?

同樣的行為,相似的結局,為何潘金蓮的名聲比閻婆惜更臭?

最後,雖然潘金蓮和閻婆惜都被殺了,但是因為出手對象的不一樣,所以使得她們的死也有了不一樣的意義。潘金蓮為了和西門慶在一起,密謀把自己丈夫武大郎給毒害了。如果不是武松有本事替武大郎報仇,可能武大郎就白死了!所以,時人對於潘金蓮的恨意更深:如此不知羞的女子,居然為了情夫而殺了自己的丈夫,如此行徑實在是人神共憤!所以每每提起潘金蓮,都覺得自己得替武大郎多罵她幾句!

但是閻婆惜就不一樣了,閻婆惜是在威脅宋江的時候,被宋江失手殺死。也就是說,閻婆惜是被自己的丈夫宋江“就地正法”了。這也算是因果報應,在時人眼裡,這樣的結局也屬情理之中,這個事兒就算是了結了。

同樣的行為,相似的結局,為何潘金蓮的名聲比閻婆惜更臭?

總的來說,二人之所以名聲不一樣,跟二人所辦事情的因果還是有很大關係的。潘金蓮作為武大郎的正室,卻行為放蕩,事後更是敢對自己的丈夫下毒手,這樣的行為豈不是給其他廣大婦女做出了反面的例子嗎?所以,這樣的行為必須得罵、得批判。但是閻婆惜就不太一樣了,本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妾罷了,而且最後還死在了自己丈夫手裡,這樣的事情也的確是沒啥值得多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