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家分晉入手,聊聊春秋時期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前言:西周末年,周幽王身死在驪山之下,西周由此滅亡。隨後,周平王東遷洛邑,建立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

春秋時期,周王室權威漸衰,各國諸侯為了爭奪霸主之位,爭鬥不休。不過好在,這個時期的戰爭總體上來說是形式大於內容的,也就是所謂的戰爭外交。但是到了戰國時代,戰爭的意味就遠遠不同了,因為這個時期的主題已經從爭霸升級成了兼併,也就是所謂的兼併戰爭。

從三家分晉入手,聊聊春秋時期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而造成這個戰爭升級的誘因,就是趙、韓、魏三家分晉。所謂的三家分晉,就是晉國國內三家勢力最大的卿大夫,擊敗了晉國的公族勢力,瓜分了晉國的地盤,並逼迫周天子承認他們諸侯地位的事件。

這一事件的發生,不僅僅意味著周王室徹底成為了傀儡,還意味著諸侯們已經撕破臉皮,不再留情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將這一事件作為開篇之作,足以證明此事的危害有多大。

本篇筆者就從三家分晉入手,聊聊春秋時期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春秋強盛一時的晉國,卻被趙、韓、魏三家瓜分,最後滅亡

春秋時期,是一個禮樂崩壞的時期。周王室權威漸衰,使得“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轉變成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此時的周天子已經不足以掌控諸侯了,因此那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就開始蠢蠢欲動,對周天子之位有了想法,於是霸主就孕育而生了。

所謂的霸主,其實就是西周時期的周天子,只不過西周時期的周天子是光明正大的掌控諸侯,而春秋時期的霸主則是通過周天子這個擋箭牌間接地掌控諸侯。雖說這種做法有一種自欺欺人的意味在裡面,但總算是保留了周王室的最後一絲顏面。

從三家分晉入手,聊聊春秋時期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在整個春秋時期,產生過許多的霸主,其數量遠遠不止五位,因此才會有多個“春秋五霸”的版本。然而,無論是哪一個版本的“春秋五霸”,晉文公必定在列。在《鮚崎亭集外編》中甚至認為除了齊桓公外,其餘的四霸皆是晉國的,這種說法雖有失偏頗,但足以證明晉國的強大。

可就是這麼強大的晉國,卻被卿大夫篡權了。

從亡賤臣壺叔曰;“君三行賞,賞不及臣,敢請罪。”文公報曰:“夫導我以仁義,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輔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賞。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若以力事我而無補吾缺者,此復受次賞。三賞之後,故且及子。”晉人聞之,皆說。——《史記·晉世家》

當時,晉文公回國即位以後,一改晉惠公、晉懷公時期打擊異己的做法,大量啟用異性氏族中有才能,有品德之人。這一做法,得到了晉國國內異性氏族的支持。而這些異性氏族為了獲得更高的爵位和更大的封地,也十分賣力地為晉國開疆擴土。在這樣的氛圍下,晉國很快的強大了起來,並在春秋時期強盛一時。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強大的晉國並未完成統一天下的歷史使命,甚至連戰國時期都沒有進入,就被趙、韓、魏三家瓜分,最後滅亡了。

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一、晉無公族制度的確立

根據西周的宗法制,諸侯們除了將君主之位傳給自己的嫡長子外,還會將自己的其他兒子分封在國家的各個地方。這樣一來,就能確保國君一脈的實力永遠佔據著優勢,使得其他異姓氏族不敢萌生出篡位之心。

從三家分晉入手,聊聊春秋時期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然而晉國卻不是這樣,晉國曾經發生過兩起嚴重的內亂事件,不僅使得晉國國內公族勢力消耗殆盡,更使得晉國將“晉無公族”的策略作為治國方針。

  • 誅滅“桓、莊之族”

武公稱者,先晉穆侯曾孫也,曲沃桓叔孫也。桓叔者,始封曲沃。武公,莊伯子也。自桓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滅晉也,凡六十七歲,而卒代晉為諸侯。——《史記·晉世家》


在西周的宗法制中,諸侯王的嫡長子一脈稱為公室,也就是國家的主人,而諸侯的其他兒子則是被封為卿大夫,這些卿大夫們形成的家族,被稱為公族。

晉國內部曾經發生過一起非常嚴重的公族篡位事件,史稱“曲沃代翼”。在曲沃代翼的內戰中,原本的公室勢力在這次內亂中消耗殆盡,曲沃一脈成為了晉國新的公室。自然而然的,由桓叔、莊伯組成的勢力也成為了新公室的近支,也就是新的公族勢力。

由於桓叔、莊伯在幫助曲沃一脈奪權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這兩個家族很快的便強大了起來。其實力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晉國新公室的安危,《左傳》中稱之為“晉桓、莊之族逼,獻公患之。”

從三家分晉入手,聊聊春秋時期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晉獻公深知公族勢力的強大會對公室造成怎樣的威脅,畢竟他們這一脈就是這樣奪權的。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晉獻公果斷地對桓、莊兩族揮起了屠刀。《左傳·莊公二十五年》記載:

“晉士蒍使群公子盡殺遊氏之族,乃城聚而處之。冬,晉侯圍聚,盡殺群公子。(遊氏乃桓、莊之族)”

  • 驪姬之亂

驪姬乃是晉獻公的寵妃,她想要扶持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然而當時,晉獻公已經立了太子申生,且晉獻公另外兩子“重耳、夷吾皆有賢行”,在國內有許多的支持者。

為了除掉這三個人,驪姬先是以“曲沃吾先祖宗廟所在,而蒲邊秦,屈邊翟,不使諸子居之,我懼焉(《史記·晉世家》)”為由,勸說晉獻公將他們分封出去,疏遠他們父子之間的情感,使他們遠離晉國的政治中心。

從三家分晉入手,聊聊春秋時期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盡逐群公子,乃立奚齊焉。始為令,國無公族焉。——《國語·晉語》

然而驪姬又設計陷害太子,逼其自殺,並誣陷夷吾和重耳兩人,逼他們逃出晉國。自此以後,晉國內部為了君位的問題爭鬥不休,使得晉國長期處於內亂之中。而這場由驪姬引發的內亂,也被稱為“驪姬之亂”。

誅滅“桓、莊之族”,使得晉國勢力強大的公族被消滅殆盡,而驪姬之亂以後,晉國曆代國君都會選擇將無法繼承君位的諸公子或送往國外,或不得分封,或不得干政,使得他們無法形成一個勢力強大的公族。晉無公族的制度也就此確立。

二、異姓卿大夫勢力的崛起

晉國自晉獻公開始,公族勢力就被消滅殆盡,但是一個國家的運轉是離不開世家大族支持的。既然公族勢力已經不足以維護國君的統治,那麼異姓卿大夫勢力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國家的權力中心。而晉國自驪姬之亂以來,一直處於內亂的狀態,直到晉文公重耳回國登基,晉國才開始逐漸走上了正軌。

晉文公回國以後,採取了許多的措施,幫助晉國強大了起來。而晉國在強大的同時,也在為異姓卿大夫的崛起提供了幫助。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權力的重新分配

晉獻公死後,晉國國內的世家大族們在擁立國君問題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晉惠公、晉懷公兩人卻未能實現權力的公平分配,因此他們被晉國國內的世家大族們拋棄了。

從三家分晉入手,聊聊春秋時期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有了前車之鑑,晉文公自然不會再忽視這個問題。於是,他制定了一套新的用人制度。這套用人制度,摒棄了當時各國之間普遍採用的“任人唯親”的制度,而是採用了以品德、功勞、能力為依據的做法。

然而不得不承認,雖說晉文公的用人制度已經突破了當時的侷限,為晉國的霸業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這樣的舉賢制度依舊是被縮小在世家大族之間的。也就是說,底層平民依舊得不到重用,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總而言之,晉文公的用人制度,提拔了一大批異姓氏族中的優秀分子,為這些異姓卿大夫勢力的崛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 軍制的改革

無論在哪一個朝代,軍權永遠是最重要的,更別說在戰爭頻繁的春秋時期。周天子權威的衰弱,就與周王室軍事力量的極具下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晉文公之前,晉國的軍事力量孱弱,晉國也並不是一個特別強大的國家。因此,晉國在軍權方面設置的官位也就不多。但是隨著晉文公的勵精圖治,晉國的國土逐漸變大,軍事力量也隨之增強。這樣一來,晉國在軍權方面如果還只有數量稀少的官位就顯得有點不合時宜了。因此,晉文公特意為此開創了三軍六卿制度。

從三家分晉入手,聊聊春秋時期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所謂的三軍六卿制度,就是將全國軍隊分為中、上、下三軍。每一軍各設將、佐,將為統帥,佐為副手,三軍將佐都稱為“卿”。其中中軍將最大,又被稱為“正卿”。而在此前,晉獻公時期僅有兩軍而已。

不僅如此,在晉文公之前,晉國的軍隊都是國君直屬的。比如晉獻公時期的二軍,晉獻公統帥上軍,太子申生則統帥下軍。而晉文公則是直接將軍權放給了卿大夫們。

軍制的改革,使得國家的軍隊被卿大夫完全掌握。不僅如此,數量增多的軍位更是增加了晉國國內強大卿大夫的數量。畢竟,掌握了一軍,就相當於控制了一個國家三分之一的軍隊,而這樣的家族想不崛起都難。


晉國無公族,確實加強了國君的中央集權,但是這在無形中也降低了國君一脈的抗風險能力。論中央集權,春秋時期的各國根本比不上秦始皇創建的秦朝。然而秦朝二世而亡,其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秦始皇沒有分封自己的子弟,使得秦始皇死後,秦始皇一脈的公子毫無干涉時局的資本,以至於秦朝被起義軍所滅。

而晉文公的三軍六卿制,更是增強了異姓卿大夫們的勢力。因此,失去了公族勢力的晉國國君,只能眼睜睜看著異姓卿大夫崛起,最後瓜分晉國。

三家分晉所帶來的影響

史學家們將三家分晉作為戰國的開幕,這並非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三家分晉確實帶來了許多的影響:

一、宗法制的完全崩潰

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大宗和小宗。諸侯王的嫡長子一脈為大宗,掌握國家政權,而諸侯王的其他兒子們則被分封為卿大夫,護衛大宗,輔助大宗。而晉獻公誅殺公族的做法,直接扼殺了宗法制的基礎(血脈聯繫),使得晉國國內再無與國君有血緣關係的小宗一脈,取而代之的則是那些異姓卿大夫家族。這樣的做法和宗法制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而宗法制的完全崩潰,意味著周王室的最後一層顏面也被徹底撕破,直接導致了戰國時期戰爭的升級。

從三家分晉入手,聊聊春秋時期晉國政權下移的原因

二、加速了各國之間中央集權的步伐

晉獻公消滅公族的做法,其目的就是為了中央集權,只不過他採取的方式不徹底,才導致了後面異姓卿大夫篡權事情的發生。而目睹了晉國三家分晉的事件以後,各諸侯自然也會提高警惕,並進行改革,以圖中央集權。封君制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戰國時期,各國之間也很少聽到某一個卿大夫勢力過大從而威脅到了君權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