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防治新方法

作者:陕西省凤翔县田家庄镇金山果业合作社潘换来、潘小刚、范婷。

桃红颈天牛是危害果园的鞘翘目害虫,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幼虫主食枝干皮层和木质部,蛀道呈不规律的弯曲,从虫孔排出红褐色木屑状的虫类,排粪孔常往外流胶,造成木质部形成纵横的隧道,且影响水份和养分的输送,危害轻时被害植株生长势衰弱,有的植株被风吹折,枝干枯死,甚至造成死树。主要危害桃、苹果、李、梅、樱桃等树种。


桃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防治新方法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8-37㎜,体黑色发亮,前胸背面大部分为光亮的棕红色或完全黑色。头黑色,腹面有许多横皱,前胸两侧各有刺突1个,背面有4个瘤突。鞘翅表面光滑,基部较前胸宽,后端较狭。雌虫前胸面有许多横角触超过虫体两节。

卵:卵圆形,乳白色,长约6-7mm。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42-52mm,乳白色,前胸宽广。身体前半部各节略呈扁长方形,后半部稍圆呈筒形,体两侧密生黄棕色细毛。前胸背板前半部横列4个黄褐色斑块,背面的两个各呈横长方形,前缘中央有凹缺,后半部背面淡色,有纵皱纹,位于两侧的黄褐色斑块略呈三角形,臀部各节的背面和腹面都稍微隆起,并有横皱纹。

蛹:体长35mm左右,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前胸两侧各有一刺突。


桃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防治新方法

2、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此虫一般2年(少数3年)发生1代,以幼龄幼虫(第一年)和老熟幼虫(第二年)越冬。成虫于5-8月间出现;各地成虫出现期自南至北依次推迟。

成虫羽化后在树干蛀道中停留3-5天后外出活动。常见成虫于午间在枝条上栖息或交尾。卵产在枝干树皮缝隙中。幼壮树的主杆上有裂缝,老树主干和主枝基部都有裂缝可以产卵。一般近地面30-35cm以内树干产卵最多,产卵期5-7天,产卵后不久成虫便死去。

卵经过7-8天卵乳化为幼虫,幼虫孵化后向下蛀食韧皮部,当年生长至6-10mm,就在此皮层越冬。次年春天幼虫恢复活动,继续向下由皮层逐渐蛀食至木质部表层,先形成短浅的椭圆形蛀道,中部凹陷;至夏天30天左右时,由蛀道中部蛀入木质部深处,蛀道不规则,入冬成长的幼虫即在此蛀道中越冬。第3年春继续蛀害,4-6月幼虫老熟时用分泌物黏结留在蛀道内作室化蛹。幼虫期历时仍1年八个月。蛹室在蛀道的末端,成长幼虫越冬前就做好了通向外界的羽化孔,末羽化外出前,孔外树皮仍保持完好。幼虫由上而下蛀食,在树干中蛀成弯曲无规则的孔道。蛀道可到达主干地面下6-9㎝。幼虫一生钻蛀隧道全长约50-60㎝。在树干的蛀孔外及地面上常大量堆积有排出的红褐色粪屑。受害严重的树干中空,树势衰弱,被大风吹折,严重时以致枯死。


桃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防治新方法

3、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红颈天牛类害虫多属于次期性害虫,仅在树势衰弱的树上产卵危害,因此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虫能力,是预防该类害虫的根本措施。

2、人工防治

①人工振树捕杀成虫。在7-8月间成虫产卵前,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活动性弱和假死性的特点,白天振动枝干,使成虫受惊落地,捕杀成虫。一般振树时间12-15时效果最好。

②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假死性,晚上引诱进行捕杀。用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

③人工杀卵。在7-8月间查找(Ⅲ形刻槽)产卵槽,用尖刀将卵挑出刺破即可。

④人工杀死幼虫。发现树冠下有排粪物或发现枝干上有排粪口时,可用尖铁丝从新鲜虫孔处插入,反复在洞道内所刺,以杀死幼虫。

⑤树干涂白。在成虫发生前,在冬季或来年5-6月份成虫产卵初期或产卵后,充分拌匀后,涂刷树干基部,能防止成虫产卵,又可杀死成虫。具体配方为:涂白剂用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水10份+食盐少许。

3、注射药剂,进行防治。

田间发现新鲜排粪孔时,用注射器将80%敌敌畏乳油兑1:10-20倍液或50%辛硫磷1:40-50倍或45%毒死蜱兑1:20-30倍或3.2%甲维盐﹒高氯1:20-30倍液,注入新虫粪孔内10毫升,然后用小木塞或泥团堵塞孔口,即可杀死枝干内的幼虫。生产中也可用药棉球、毒签等塞入虫孔,毒杀幼虫,或用1粒磷化铝片剂(0.2克)放入新虫粪孔,并用黏泥封闭。

4、保护利用天敌

如啄木鸟、马尾姬蜂等,有条件果园也可以人工释放管氏钟腿蜂天敌。1只成年啄木鸟1天可吃掉40-50只天牛的幼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