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倚天结尾时,为何说杨逍“年老德薄”,败给朱元璋?

  金庸先生是我国近代武侠开山鼻祖式人物,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而随着岁月的积累,他对自己的作品也会有着一些新的感悟,并在一些细节处进行了修改。而小编今天和大家介绍的,则是关于他在《倚天屠龙记》结尾部分的修改。

金庸在倚天结尾时,为何说杨逍“年老德薄”,败给朱元璋?

  在《倚天屠龙记》三联版中,张无忌在与赵敏携手前往濠州时,一路上听闻义军得胜的消息,心中甚喜。因为他不愿多惊动,所以一直未与明教义军将领碰面。当他到达濠州时,朱元璋命汤和、邓愈两将热情款待。当晚,朱元璋亲自做东,为张无忌接风洗尘。酒过三巡,大将廖永忠大踏步走进大厅,在拜见教主后,跟朱元璋耳语:“已擒住了!”

  不多时,便听到外面有人高喊:“冤枉啊!冤枉!”张无忌问何人在喊冤,手下人答道:“是韩林儿”张无忌奇怪地问道:“是韩兄弟么?发生了何事?”朱元璋说:“禀教主,韩林儿这厮勾结鞑子,图谋里应外合,倒反本教。”张无忌惊呼:“韩兄弟一向忠义,岂会干出这等事?快把他叫进来,我要亲自问问。”

金庸在倚天结尾时,为何说杨逍“年老德薄”,败给朱元璋?

  但还没等张无忌询问,他就被人打晕了。等他醒来后,发现自己与赵敏都被捆了起来。只听见外面有三人在谈论事情。听声音是朱元璋、常遇春、徐达三人。朱元璋给张无忌设了个套,让他误以为常遇春等人已经背叛了他。张无忌心灰意冷之下,自行隐退。写了一封信,将教主之位传于杨逍。而在小说的末尾,金庸先生又写道:“杨逍虽继任明教教主,但朱元璋羽翼已成,统兵百万之众,杨逍又年老德薄,万万不能与他争帝皇之位了。”

  那金庸为何说杨逍“年老德薄”呢?其实这里的“德”并非指品德,而是御下之道。早在张无忌当明教教主之前,杨逍也曾当过代教主,但明教却被他搞得四分五裂。套用五散人中周颠的话来说就是:“你职位虽高,属下却无人听你号令,又有何用?五行旗、四大法王、五散人都没把你光明左使放在眼里。”所以杨逍在管理手下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心得,别人也并不服他。

金庸在倚天结尾时,为何说杨逍“年老德薄”,败给朱元璋?

​  除此之外,杨逍参与更多的是明教内部的事务,但对于义军反元大业并未过多参与。所以在义军中的威望,杨逍远远不如朱元璋。因此他最终会被朱元璋所取代。而因为这样的写法有损明太祖光辉伟岸的形象,所以金庸先生在最终版的《倚天屠龙记》中修改了这段描述,并删去了这句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