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風而動 逆風而行——吉安市援鄂醫療隊隊長袁水生感人日記

□本報記者範小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全國上下正經歷著一場嚴峻的考驗,在這個不一樣的新春佳節,我們在過年,有些人卻舍小家為大家,替我們負重前行……1月26日,來自市中心人民醫院呼吸科的醫生袁水生作為吉安醫療隊隊長,帶著我市11名隊員,逆向而行,來到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武漢。在疫區,他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名黨員,一名井岡兒女,勇擔當、能吃苦、能戰鬥……

1月27日 週一

十年的從醫生涯,我已經習慣在春節堅守崗位。

作為一名呼吸科的醫生,儘管當時我市還沒有出現疑似病例更沒有確診病例的時候,我院就集中組織全體醫護人員培訓學習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有關知識,儲備相關技能,時刻準備守護吉安人民安全的防線。這些天看著疫情的數字不斷增加,武漢的醫護人員不眠不休地堅守在最危急的一線,用生命和疫情殊死搏鬥,作為一名黨員醫務工作者,我多想與他們並肩戰鬥。

大年初一晚上,我參與了婦產科急會診,一名孕婦出現發熱症狀,而她的丈夫正是武漢返鄉人員,所幸她只是普通感冒。通宵夜班後回到家裡,看著兩歲的兒子,回想晚班那一幕我有一些後怕。

還來不及想各種萬一,我看到了微信工作群醫院關於抽調醫務人員參加江西省援鄂醫療隊的通知,我和妻子只是一個默契的眼神,第一時間得到了小家庭的支持,我寫下了請願書,成為江西省首批援鄂醫療隊成員之一。我們的隊伍連夜出發了,今天一早與省醫療隊集合後前往武漢。出發前,我還沒來得及回老家向父母拜個年,還沒陪妻子吃一口生日蛋糕,還沒有向懵懂的兒子解釋此行的原因,只來得及趕去給80多歲患有慢阻肺糖尿病的外婆換好胰島素筆,就匆匆離開,來到了這次疫情的重災區武漢。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不知前路如何,但此刻我依然充滿感恩,感謝所有為防控疫情而付出的人。此時此刻,我坐在武漢的酒店內等待著奔赴戰場的號令,想到了自己入學時的宣誓,成為一名醫生的初心與使命。

作為吉安援鄂醫療隊隊長,我擔負著責任和使命,希望大家放心,我們會保護好自己,全力以赴打贏疫情戰,請一定等待我們凱旋的消息!

1月29日 週三、1月30日 週四

這是我來到疫區後,值的第一個夜班,也是我們小組第一個值班的醫生。

29日下午,收到緊急通知,我們小組將全面接管武漢市第五醫院發熱二區病房。我是一名呼吸科醫生,我是黨員,我必須第一個上,所以我主動報名,值第一個夜班。其實,報名後我心裡很忐忑,畢竟對疫區一無所知,我也不敢告訴妻子。

傍晚,我們穿上層層的防護衣進入病房,看著病人無助的眼神,瞬間有了一種使命感,我們是白衣戰士,我們自己一定要有必勝的信念才能將這份信心傳遞給病人。30日早上,剛下班的我們又接收了新任務,與其他兩個小組開設新的發熱11病區。

中午回到住處,我才有時間給妻子報平安。“爸爸你去救人了嗎,我也要開救護車去找你。”視頻中傳來2歲兒子的小奶音,眼淚又打溼了眼眶。幾天不見,他會說的詞彙又多了一些。感謝妻子的後方保障,我的心才能如此安定。

短暫的通話,訴說思念,傳遞溫暖。我趕緊睡下,接下來還有更多的病人等著我們救治。我期待,武漢的元宵,人安心安,花好月圓。

疫情就是集結號,在抗擊疫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無數個像袁水生一樣的醫護人員挺身而出,眾志成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人間大愛,他們就是“最美逆行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武漢的元宵,人安心安,花好月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