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藝術再創造《梅花》,七言律詩集句一氣呵成

眾所周知,王安石最為出名的梅花詩是那首五言“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寥寥數筆大讚梅花凌寒綻放的高潔,言及自身處於艱難險阻中,仍然能夠堅持操守的品格。

王安石藝術再創造《梅花》,七言律詩集句一氣呵成

北宋宰相王安石

歷數王安石的那些梅花詩,或託物言志,或排遣孤單,或與友同遊等等,其中這首《梅花》堪稱精彩絕倫,渾然天成: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寫出了豪門富貴宅院中的一樹梅花,花開花落無人賞識,幸得有暖暖春風的憐惜,一年一度歸來探望。詩人心中大抵有些惆悵無奈,不過依然心懷感激春風的到來。詩意淺顯易懂,言語自然樸實,絲毫不見任何雕琢的痕跡。

王安石藝術再創造《梅花》,七言律詩集句一氣呵成

假若你常讀詩詞儲量豐富,定然會發現這是一首集句詩,詩中四句皆來自前人的古詩詞當中,這便是在宋代發展成熟的集句詩,而王安石本人據說是律詩集句的鼻祖哦~

集句詩:詩詞領域中的一朵大奇葩

集句自古有之,拿到今天來說,就是藝術加工再創造。如果忽略網絡上各種文字改頭換面、生搬硬套之類等洗稿行為帶來的糟粕,單就文學藝術而言可以成為一種優秀的創作形式。

譬如毛澤東同志的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可不正是引用了詩鬼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詩義截然不同,可算作是古文今用,藝術再創造的典範,且比原作更加廣為流傳呢!

王安石藝術再創造《梅花》,七言律詩集句一氣呵成

譬如蘇軾的那一句“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明明是在寫春日百花凋零的淒涼,自我安慰天涯很快就會長滿芳草,春天再度歸來。流傳至今卻演變成了“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的網絡用語,世人大多忘記了原來的意思,精華與糟粕,各人心中自有定論。

古代的集句詩要求:在現有的詩歌當中提取詩句,構思巧妙結合成篇,創作出的詩文要求有嶄新的意義,並且符合詩詞格律,要求渾然天成、無拼湊雕琢之氣!此前已有豐富的前人詩歌遺產作為底蘊,所以宋代文豪多有創作,眾人爭相效仿,成為一時流行,百花綻放。

王安石藝術再創造《梅花》,七言律詩集句一氣呵成

宋代集句詩校注出版

解析王安石《梅花》的再創造過程

《梅花》的四種情緒

第一句取蔣維翰《春女怨》中“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王安石將少女的心中愁悶孤獨引發的“怨氣”,作為自己的梅花詩開篇傷感無奈的基調。

第二句取嚴憚《惜花》中“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王安石提取的是一個問句,糾結中的可惜與迷茫交錯而生的“憐惜”,化作顧影自憐的惆悵,孤芳自賞的落寞。

王安石藝術再創造《梅花》,七言律詩集句一氣呵成

為誰零落為誰開?

第三句取楊巨源《和練秀才楊柳》中的詩句:“唯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王安石提取的是輕易折斷柳枝非是惜花人,有春風為伴的楊柳心中自由無限“感激”之心,油然而生的希望之情。

第四句取宋初瞻光茂妻的《寄遠》:“爭得兒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歸來。”王安石取詩中婦人心中所想,“盼望”丈夫可以像春色一樣一年回來一次的急切心情,化為己用,盼望之餘靜靜“等待”。

王安石藝術再創造《梅花》,七言律詩集句一氣呵成

王安石創新性地結合了“怨氣”、“憐惜”、“感激”、“等待”四種內心的情緒,奇思妙想,珠聯璧合,正應了那句話“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引用原作的四首詩原意都不在梅花,偏生結合在一起讓我仿若看見了,清高無塵的梅花與春風作伴的情景,賦予了大自然人類的情緒,四季輪迴更加靈動了。

藝術再創造的意義所在

宋葉大慶《考古質疑》提到關於集句詩:

“渾然天成,初無牽強之態,往往有勝如本詩者。”

其意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只要用心創作,做到狀物抒懷、一氣呵成的境界,那便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與“舊曲譜新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古人的藝術再創造,不單單是在文人墨客的詩詞中。宋代以後的元朝戲曲盛行,集句詩在各種各樣的戲本上大放異彩,如湯顯祖的《牡丹亭》、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就存在大量集句詩,以至於反覆吟唱,回味悠長。皆是因為所創作之集句詩宛若天成,一切情感盡付詩中。

王安石藝術再創造《梅花》,七言律詩集句一氣呵成

古人的藝術再創造,不限於詩詞,還有書法、繪畫等涵蓋諸多藝術。

譬如北宋文豪蘇軾,多有藝術再創造之舉。他自成一家的書法風格,早年自王羲之,後融入顏真卿、楊凝式等人的風格,融匯貫通後成為“宋四家”。蘇軾在宋詞的基礎上改革詞體,倡導以詩為詞,詩詞一體,命名“蘇詞”,把宋詞推向了高峰,成為與詩並重的一種體裁。蘇軾還常常化用白居易的詩句,誰又能否認這不是藝術再創造呢?

後記

王安石藝術再創造《梅花》,七言律詩集句一氣呵成

時至今日,藝術再創造的做法仍然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集句詩體裁的形成,只是千年歷史中二次創作的一葉扁舟罷了。基於前人寶貴的經驗財富加以創作,使之成為符合今時今日情形的想法以及行為做法其實是無可厚非的。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承底蘊正在逐漸流失,正待今人群策群力,加以研究創作,令經典得以永流傳。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有機會更進一步的!

你可有發現其他有趣的藝術在創造典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不見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