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摩旅,不求最快,只求車不壞,二萬預算,最好合資品牌。有哪些推薦?

用戶3309095971006


我朋友買了個豪爵鈴木250帶三箱子,我一米七三,坐上感覺很大,我朋友一米九上下說正好,裸車大概兩萬三四吧,我開了幾次,我個人認為車不錯,可以瞭解一下網上找的圖片,如果侵權啥的告知立馬刪除



微波爐裡熱冰棍


不必費心思了,就選飛致250旅行版。以我騎了七年天劍250說起,目前120000公里,除了保養更換磨損件,從來沒壞過。除了價格質量問題外,最關鍵的一點是車輕,靈巧。以我年過半百的身板來說,一旦遇見個馬高鐙短的時候,我一個腿就能支起來,避免摔車。而且600公里的續航里程真省心過癮!缺油報警後開過185公里。5000公里更換水貨美孚一號全合成機油,85元一瓶,10000公里換機濾。別的沒弄過,新買時洗過不到五回車,之後就懶得侍候它。現在騎就走,不騎就扔那,賊省心的。這個價位的車就別講究啥單缸,雙缸,聲音好聽之類的了。實用好用省心為主。還有三年多報廢了,再換車還是買飛致250旅行版帶箱子的!市區代步騎騎250還是很夠用的。長途也湊合還成。


灌木1970


車輛介紹:

RT3外型屬於時下流行比較現代鋒利的風格。全車採用LED照明燈具,大液晶儀表,可摺疊後視鏡以及一鍵開啟座墊,無鑰匙啟動,USB充電口,在剎車系統方面有普通版,CBS聯動剎車和ABS的版本選擇。

動力方面,RT3搭載進口250mL水冷四氣門發動機,配備德爾福電噴系統,最大功率17.5kW(8000r/min),最大扭矩22.5N•m(6500r/min)。全車的LED照明,無鑰匙啟動,原車加高風擋,前置反光鏡等配置的出現已經超過了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國產、合資250cc級別的踏板車,而且形成了較明顯的優勢2.298萬元的起售價格,可以購買到一臺採用進口發動機技術,並且具有較高配置的中大型踏板車,這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都是十分具有誘惑力的,在250cc踏板車十分匱乏的國內市場中,確實需要一款像睿途這樣的車型,它的出現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還能對一些進口、合資的250cc踏板產生一定影響。











盟主說車


不知道你為什麼首先排除了國產品牌,國貨的成長需要國人的支持。

我剛完成一次小長途,從溫州到雲南,再到老撾,全程六千多公里,國道、省道為主,豪爵nk150完美勝任。重裝,一箱油行駛500公里左右,綜合油耗0.15元/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全油門油耗最高)。

優點:

1、震動輕微(甚至可以忽略)

2、超控靈活、高速平穩

3、續航里程可以滿足需求

4、質量穩定,一路沒有出現任何影響駕駛的問題(兩千公里左右出現三檔檔顯偶爾不顯示,反應了問題後,經銷商及時寄了配件,在雲南豪爵店做了更換,免費)

5、通過性能佳,摩旅碰到爛路可以體驗不一樣的樂趣。

缺點:

1、雨天一身泥

2、儲備動力稍顯不足,超車需要等待時機,極速偏低。(不追求速度的可以略過)

3、車輛高度對於身高不足一米七的朋友稍顯不“友好”

對於這車,我總體很滿意,有時想排量如果更大就好了,當然大排量會增加油耗,犧牲經濟性。對於不追求速度的摩旅愛好者來說,絕對是值得推薦的一款車。

相信國產品牌會越來越好!




牧馬人1933



專業解析摩托車故障,精準推薦所需車型。大家好,我是 騎士分享 歡迎您的關注!

兩人摩旅預算兩萬,只求安心不求速度,這種需求下最適合的車型莫過於建設雅馬哈的飛致250,這款車它雖然配置雞肋,但是品質還是不錯的,其次它所搭載的這款發動機完全符合速度不快但求安心的要求,所以這種需求下首先應該關注建設雅馬哈飛致250。
飛致250它搭載一款單缸油冷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最大的優勢既不是它的動力表現,也不是它的耐用性,而是它出色的燃油表現,它百公里綜合油耗2.6L,這個油耗水平是低於同排量車型的,加上它的油箱容積比較大,所以它的續航里程相當可觀。

這款發動機實際排量249ml,最大功率14.6KW,最大扭矩19.5N.m,它的賬面參數在同排量車型中屬於中間水平,但因為動力的調校比較偏向於中低轉速,所以它的低扭表現還是比較可以的,尤其是在負重爬坡時。
除了不錯的動力表現和油耗表現以外,這款車的後座相對比較平整,這樣後面乘坐人員騎行過程中舒適性相對就會好一點。

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到,這款建設雅馬哈飛致250發動機性能不錯,車型結構比較適合載人,所以在不追求速度的前提下,這款車是當下預算內應該首選的車型。


除了飛致250以外這個預算內,豪爵鈴木的這款巡航太子車GZ150也是比較適合兩人摩旅騎行的,只不過這款車因為排量小的原因,動力表現就會弱一些。

但是它載人方便,整車皮實耐用,所以放慢速度,靜下心來,感受一路的美好風光這款車也是不錯的選擇。


以上就是這種需求下比較適合的兩款合資車型,如果對自主品牌有信心的話升仕幽靈250,貝納利TRK251也是可以選擇的,所以選擇時可以根據具體預算和車輛性能進行取捨。


騎士分享


推薦光陽的CT250!大踏板跑摩旅舒適,前面平踏板可放置行李,座箱下置物空間也大,後面再加裝48升尾箱,既可放兩頂頭盔也是可讓後面的乘客靠著舒服,最主要是發動機動力也有了,還耐操!







摩旅力量


看了這麼多車友們的留言,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推薦飛致250,GW250,還有一些250級別的踏板,但是很遺憾,我認為你們跑題了!

樓主很明確,兩萬預算,GW250和那些踏板落地下來都在25000(二手除外,以下雷同)以上,已經遠超預算,更別說DL250了。而飛致250呢?裸車雖然不超20000,但是加上購置稅呢?保險呢?上牌費用呢?落地將近22000了吧。而且如果你要騎著飛致250去摩旅,以他超級簡陋的配置你必須要加裝——就拿最基礎的來說吧,起碼要加裝一個後行李架吧,要加保險槓、前擋風玻璃吧,這都是最基礎的摩旅配置。如果再進一步,加裝三箱甚至是ABS,就要再加5000左右,算下來將近DL250的裸車價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反對我的意見,20000預算都準備好了,就不能再加幾千塊錢買飛致250、GW250了嗎?其實我們買摩托車也好,買車也好,就怕有這種心裡,“不如加點錢”是一種無法解決問題的惡性循環心理,要是按照這種想法,27000買飛致250了,就不如加點錢買DL250了,以此類推,就不如再加點錢買凱越500X了,就不如再加點錢買寶馬310GS或者川崎300X了,就不如再加點錢買本田CB500X了,以此類推,很快就到落地30萬的寶馬1250大水鳥ADV了吧,但是關鍵問題來了——你有這麼多錢嗎?

所以說,既然有了預算,就要按這個預算買,因為本身在定預算的時候,自己已經本能的提升了一定幅度的預算上限,所以說,兩萬預算適合摩旅的非國產車型,個人感覺只有標準版的五羊本田190X猛鷙和新大洲本田190X新戰鷹,我們可以算一下兩款車的費用支出——裸車價16500左右,上牌落地後18000左右,還可以加裝夏德3箱1500左右,保險槓不到400,像其他的ABS、擋風玻璃、擋風護手、發動機護板、USB充電口、檔顯都是標配的,這樣下來總支出沒有超出20000的預算。之於兩款車型的參數配置在此就不多做贅述了,續航里程長、質量可靠完全可以滿足公路摩旅的需求。

但是在此我還想再糾正一些車友們的觀點,大家一說摩旅就會提到進藏、進疆的話題,就會提到高反、熱衰的話題,就會提到極速、加速水平的話題,難道摩旅一定要進藏、進疆嗎?難道摩旅一定要跑得飛快、來回超車嗎?摩旅摩旅,重要的是“旅”,而“摩”只是一種工具,如果太在意摩托車的本身,那麼就不是旅遊,而是長途玩車。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值得一去的旅遊目的地多的去了,只要有路的地方都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完,不見得一定要進藏、進疆吧?再說了,進藏、進疆的125CC、150CC的摩托車甚至是110CC的踏板車都多得去了,190系列同樣可以勝任,還是那句話——摩旅看人,不看車。

所以,根據您的預算和要求,建議您可以關注和考慮一下兩本的190X。


摩托拉蘿蔔


雅馬哈XMAX300,不錯的選擇,車價62800元




騎行去德國的Eric


雅馬哈飛致250,時速最高能到130,上高速妥妥的,續航600公里。進藏的時候我的春風650nk續航只有200公里,走到哪裡都得時刻關注油量,時刻擔心續航。並且旅行多是在看風景,速度也不需要太快,一般80就可以了,太大排量的摩托車浪費,續航還不好,油耗高。你知道我進藏的時候是多羨慕摩友的飛致250嗎?跑的比我還快,油耗比我還低,續航比我還高。從林芝到拉薩的那條路上,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倔強的loser


倆人摩旅不推薦踏板摩托車,第一倆人摩旅帶的東西比較多,需要考慮外掛邊箱尾箱,踏板車掛尾箱這個在交通法規裡面是允許的,但是掛邊箱交警心情好你也許就沒有事兒,心情不好分分鐘罰款加扣分,摩托車現行條例規定:摩托車裝載物體寬度不能超過兩邊車把的寬度,踏板摩托車龍頭寬度比較窄,而且後部造型寬度和龍頭最邊處寬度基本上是一樣的,掛上邊箱屬於非法改裝。第二踏板摩托車是皮帶傳動,平原地區對於摩托車影響不大,但是在山區皮帶車和鏈條車區別可不是一星半點,首先在油耗和車損上就可以很簡單的看出問題,所以帶人摩旅我絕對不會選擇踏板摩托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