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条"老赖"记录,停牌20多月,昔日"国民果汁"汇源到跌落神坛

有汇源才叫过年呢!"这句广告语曾广为流传,但如今,这句广告语的主角——汇源果汁却处在风口浪尖上。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月24日,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再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27153620.0,执行法院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另外据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该公司现存10条被执行人记录,现存67条失信被执行人即"老赖"的记录;朱燕彤还有多条限制消费令,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等。

67条

连年亏损,"国民果汁"到跌落神坛

资料显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注册资本约8.33亿,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销售包装食品、饮料、果蔬种植、花卉种植等,法定代表人为朱燕彤。公司最大股东为北京汇源控股有限公司,持股99%;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则持股1%。

67条

2007年,汇源果汁迎来高光时刻。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上市时的盛况,那时的汇源果汁在港交所创下规模最大IPO纪录,上市当日大涨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6.40亿元。

67条

2009年至2016年,八年时间里,汇源果汁有七年扣非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中报显示,汇源果汁的总负债规模已经达到115.18亿元。同样是在2017年,由朱新礼一手创立的汇源集团深陷债务危机,由此拖累了其旗下的上市公司汇源果汁。2018年4月3日,汇源果汁发布停牌公告,停牌的原因是涉及汇源集团违规借贷42.82亿关联贷款。目前,汇源果汁已停牌20多个月。

错失收购,汇源果汁一蹶不振

2008年,汇源寻求可口可乐收购失败——这是汇源发展史上永远都绕不开的故事,也是朱新礼至今都无法介怀的遗憾。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可口可乐拟要约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朱新礼为了提高汇源的资产评估价值,曾大举扩产,裁撤变革渠道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率,同时大量装入资产让公司评估价值进一步提升。

67条

据此前媒体报道,当年汇源果汁为迎合可口可乐收购条件,不惜"挥刀砍掉"了16年建立起的销售体系,员工人数从2007年底的9722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4935人,销售人员则从3926人减少到仅剩1160人。

2008年9月,可口可乐向风头正劲的汇源果汁提出总价约179.2亿港元的收购计划。但在这场收购案因触及《反垄断法》被商务部否决之后,一心打算提前退休的朱新礼"如意算盘"落空,大刀阔斧的"调整"也让汇源果汁元气大伤。

资金是最大障碍,然而前程并不明朗

在这种情况下,找资金成了汇源生存的一大要务。瘦身成了汇源个财年的"规定动作"。2012年,汇源出售合营企业获得9000万收入;2013年出售成都与上海的两个工厂,获得6.5亿元收入;2014年出售黄冈公司,获得1.51亿元;2015年出售下属9家子公司,作价18.12亿元;2016年出售5家附属公司,获得1.54亿元。

2020年2月12日,汇源果汁正式宣布,为投入更多时间处理其他事务,创始人朱新礼已辞任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授权代表及策略及发展委员会主席。有观点称,朱新礼父女此番辞任,也是汇源果汁自救的手段之一,朱新礼父女退出以后,为新的战略资本腾出空间,更有利于新的资本进来,对汇源果汁的发展也有支撑。而朱新礼虽然退出了公司董事会,目前仍为汇源果汁最大股东,不排除以其他方式影响公司重大决策。

但想要融进资本,就得有与之相对等的优势来匹配。从目前来看,汇源果汁还是有大量优质资产,例如基础设施工厂、果园、农场等上游资产。这些资产虽然给汇源果汁本身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换个角度来看,都是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

但是,以目前汇源果汁的经营状况,想要通过自身造血能力将高额债务偿还,成功几率微乎其微。未来,汇源的路在何方尚不明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