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方游记

天 上 西 藏 大 美 于 行

(8)苯日神山风光

2018-08-10

清晨,我早早起来,走出宾馆,一阵清凉扑面而来,地上湿漉漉的,昨夜林芝下了一场雨。街上还没有一个人。我甩臂踢腿锻炼一会儿,漫步到林芝街头,街道不远处,团团洁白的云朵在道路上徘徊,一直和人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远处山脚下被白云缠绕,群山仿佛被白云托起在空中飘浮,仙境莫非就是这样的?

如梦如幻的景象 ,使我不由要探究林芝的历史,林芝,古称工布, 藏语的意思就是“太阳的宝座”。 有“西藏的江南”美誉。林芝 市政府所在地八一镇,原名“拉日嘎”,二十世纪50年代解放军到此地之前,这里是一片乱石滩,解放军到此地之后,开始建设,因此叫八一镇。

九时,在仙境中,我们开始今天的林芝之行。商务别克驶过八一大桥,尼洋河相伴而行。驶过村庄的林荫道,藏香猪总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强行过马路,小王开玩笑说:弄个藏香猪回去吃肉。过一个村口卖票口,小王说前边就到了苯日神山。

苯日神山是西藏最古老的宗教苯教的神山之一,我们熟知的转山、转水、磕长头、经幡、跳锅庄舞等最早都是起源于苯教的象雄文化。该山是苯教教徒们所崇拜的重要神山之一,教徒们把自己今世的幸福、来世的解脱等所有希望都寄托给苯日神山,为了消除罪障以及各种疾病,他们年年按时绕转该山。藏族所有史记中都公认,苯日神山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是由敦巴辛饶佛亲自加持的神山。因为此山是被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加持过的大神山,所以至今仍然被加以重视和崇拜。绕转苯日神山也是全世界众多信众心中的理想。

在佛教文化传入西藏之前,雪域大地早就传播着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原始宗教文化——苯教。我们所说的藏传佛教密宗,是公元11世纪左右传入西藏后充分吸收、借鉴了苯教众多仪轨、仪式而形成的,由此可见,苯教作为西藏最原始的宗教文化影响之深远。

苯教,最早的发源地为古象雄王国,别名:本教、本波教,也称之为古象雄佛法,是辛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教法。修行苯教者,追求的是圆满,成就虹的化身。苯日神山,就是辛饶弥沃的化身。

苯教,因以“十”雍宗图符为教徽,亦称雍宗苯教,俗称黑教,相传约于公元前五世纪由古象雄王子辛饶·米沃且创建,是植根于蕃域高原原始公社时期的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有的亦称之为原始苯教。它起源于原始初民对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等大自然的变化和存在有着不可思议的神秘感,对于天灾、瘟疫、风雨、雷电等等现象不可理解,于是对自然万物产生了敬畏和崇拜心理,逐渐衍化成为宗教。

苯教是西藏的本土宗教,在早期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拥有参政议政之权,其势力甚大、信徒甚众。在吐蕃军队出征的时候,也往往会有苯教巫师随军,通过巫术来提高吐蕃军队的士气。

苯日神山之所以吸引人,因为它拥有太多的传说。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是:莲花生大师进藏时,曾与工布地区的苯教首领阿穷杰博比试法力。莲花生大师在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调集狂风,企图把沿江的村庄和树木全部扫光,阿穷杰博在情急之下用巨石压住这些树木,因此直到如今这一带的树木树梢都是歪的,当地人认为这就是当年斗法所致。接着,两人又在苯日山山脚的古鲁(意为莲花生)村继续斗法,莲花生想要摧毁苯日神山,还想移山堵住尼洋河,但是都没有成功,所以,工布地区的苯教得以保存。关于这座山,当地还有另一个传说。相传这座山是苯教祖师顿巴辛饶的修行地,而工布地区是魔鬼恰巴拉让的地盘,他残杀生灵,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顿巴辛饶看到此情此景大发慈悲,前去降魔、传道。魔鬼变成种种障碍想阻挠他前进,但都被他克服了。当他来到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的汇合处时,恰巴变成了一座黑山,企图挡住他的去路。顿巴辛饶立即变成了一座更高大的山,并飞起一脚,把黑山踢了个底朝天。从此,人们把黑山称为“吉日”,意为“翻山”。

在西藏转神山,一般都是顺时针,但是在苯日神山进行转山的时候,不管是苯教徒还是藏传佛教徒,都必须入乡随俗,遵照苯教的规定按逆时针方向转山,如果有谁违背了这一原则,就会招来灾难。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三位噶举派僧人来到苯日山,并决定按藏传佛教教规顺时针转山,可最终只有一人幸存了下来。这个人来到更桑古嘎时,就用手指在石头上刻下了苯教的“八字真言”,并皈依了苯教。

在藏区,凡山皆有神,每一座神山都有不同的故事。

在西藏,有“羊年转湖,马年转山”的说法,所以每逢藏历马年的八月份,信徒会在这里举行“马年大转经”。同时,由于在藏民心中,大家认为山与水都是有生命的,有属相的,苯日神山据说是属猴的。所以,每到猴年,也有许多信徒千里迢迢赶到这里叩长头,转神山,苯日神山转山一周约有70里的路程,步行需一天一夜。

路上,连续有一群一群徒步的人,小王说这都是去转山的。

我们驶过一段风光秀丽的河川,小王把车停在苯日神山山脚下的公路边,公路右侧是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雅尼国家湿地公园。

郝文方游记


雅鲁藏布江像一位强壮威武的藏家汉子,尼洋河宛如一位温柔美丽的女子。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在此相遇,便幻化出了一幅壮阔而秀美的画卷!尼洋河沿河两岸风光旖旎,景色迷人,貌似江南,却胜过江南。我们下到观景台,居高临下,放眼望去,清清的河水静静的流淌,河流枝杈纵横,曲线蜿蜒;一排排整齐的树木,展示着翠绿的新姿,远远望去线条柔美。流水与柳林不断交汇,勾勒出变幻无穷的弧线,千般袅娜,万般旖旎。对岸的群山,头顶着朵朵白云,腰缠着缕缕浮云,和尼洋河相依相偎,显得妩媚动人。

离开秀丽的雅尼湿地,很快就到了 雅鲁藏布江湿地。一眼望去,宽阔的河面,一片浑黄,如果不是在西藏,会以为走到了黄河岸边。观光台小广场,一溜藏民(?)的商铺,商品大都是藏地特产。一群广东的游客购买特产,其中一个游客购买藏地三七,他的同伴和商家讨价还价,说他是教师没有钱,要便宜些哦。藏地三七块头儿小,打成粉后药味儿特别大。妻子乘机帮忙讨价,和广东的同行分别买了几斤三七。广东的同行走后,老板娘还赠送了我们几块藏地药材。商铺外,一个藏民拉着排子车卖李子,车在一边,藏民蹲在地上,只是看着过往的游客,也不吆喝。妻子问多少钱一斤,他说十五块,问能便宜吗,他只是笑不回答,这时过来一个广东的女游客,说李子很好吃的,可以尝一尝。我和妻子尝一个,确实好吃。广东的女游客说买吧,十三块钱。卖李子的藏民就按十三块钱卖给我们几斤。藏族兄弟多么憨厚啊!

郝文方游记


我们的车继续前行,进入米林县丹娘乡境内,在丹娘佛掌沙丘景区,妻子和女儿看到和雅尼湿地风景相仿,便在商摊前留恋,我和儿子到观景台欣赏风景。

观景台建在雅鲁藏布江河滩上,河滩上细流纵横,繁木丛生。站在观景台上,远远望去,雅鲁藏布江对岸,一亘米黄色的沙丘,沙丘背后倚靠着葱茏苍翠的青山。这里有一个传说,离奇而动人:佛掌沙丘下面原来是一个村子,名叫拉岗村,村里有一打猎能手名叫德多。一次出门打猎时发现一个怪物追赶一女子,遂救下女子,女子原是龙女,为谢救命之恩,龙女赠给德多一面能预见未来的神镜——但必须保守秘密,否则将会变成一只乌龟石。龙王有一天忽然要以沙丘掩埋拉岗村,德多从镜中看到这样的景象,遂告知乡亲,在村中人离开村庄后,夜半时分,村庄果然被风沙掩埋,而德多也化而为石。拉岗村村民在沙丘附近重新安家后,将新地方命名为桑巴村,意为“秘密村”之意,以纪念德多说出了那个秘密——而失去德多的村里人以后再也不提起那夜发生的事情。

郝文方游记


问题来了:

为什么叫佛掌沙丘?

因为远看,沙丘和它在江水中的倒映极像一双合十的手掌,因此得名。

为什么在林芝这个温润的腹地,会有沙丘?

佛掌沙丘属风力沉积的荒漠地貌: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扬起的沙子层层叠叠、堆积而成小山状,日积月累便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

驶离佛掌沙丘,我们在峡谷蛇形山道奔赴下一个景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