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家”早早示警王熙凤的毒计,尤二姐为何不相信?

《红楼梦》中纨绔子弟贾琏的风流韵事,可大可小。

可以闹成人命官司和惊天丑闻,甚至可以成为一桩大罪,但也同样可以成为无关痛痒的“风雅”之事、甚至获得父亲的赞许和嘉奖(秋桐)。

在贾琏和尤二姐的故事里,王熙凤为他罗织了巨大的罪名“国孝家孝、停妻再娶妻”,但这样的话术和人证物证,本质上都不过是豪门随意摆弄的小玩意。

“预言家”早早示警王熙凤的毒计,尤二姐为何不相信?

在他们口中,方的可以被说成圆的,白的也可以变成黑的。

所以尤二姐进贾府以后的命运如何,是成为正经的姨太太、享用一身荣华富贵,还是一胎两命含恨惨死,并不取决于她和贾琏此前感情经历的性质,而取决于她进府之后的手段和运作。

可惜尤二姐太过相信王熙凤,以为她是贤良淑德之人,最终在她手下没能活过一集。

“预言家”早早示警王熙凤的毒计,尤二姐为何不相信?

值得注意的是,贾琏手底下的小厮兴儿,一早就在闲话之中谈过王熙凤的厉害。

换句话说,他甚至当过预言家

他的原话清清楚楚说“奶奶这样斯文良善人,那(哪)里是她的对手”。

“预言家”早早示警王熙凤的毒计,尤二姐为何不相信?

面对这位预言家真心实意的好心提醒,尤二姐态度又如何呢?

她不信。

她见到凤姐之后尤二姐的心理活动很微妙,她认为凤姐千百万般好,而下人们被责骂之后撒谎嚼舌根、搬弄是非是寻常事。

这是典型的识人不明。

“预言家”早早示警王熙凤的毒计,尤二姐为何不相信?

第一点,被假象蒙蔽。

王熙凤一身素衣出府来见尤二姐,口中说的没有一句话能当真。

全世界谁都不信,偏偏只有尤二姐信以为真。

王熙凤带着她见过大观园众人,人人心知这将是一场祸事一出悲剧,唯独尤二姐本人蒙在鼓里不自知。

“预言家”早早示警王熙凤的毒计,尤二姐为何不相信?

是王熙凤的演技太好、太惟妙惟肖、太发自肺腑、太天衣无缝吗?

不是。

是尤二姐太傻太天真。

她的感情经历虽然丰富,但心智并未必有多成熟,更谈不上有什么深沉的心机。

王熙凤固然能装一时,但她工作繁忙、本性张扬,势必会漏出马脚,是尤二姐自欺欺人不敢看破。

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尤二姐多留一些心眼、多一分清醒理智,自然能看破熙凤的为人。

“预言家”早早示警王熙凤的毒计,尤二姐为何不相信?

第二点,分不清“利益相关”。

吃瓜群众兴儿一早预言过王熙凤会对尤二姐不利,这桩公案里,利益相关者是尤二姐、王熙凤,而兴儿是纯路人。

换句话说,兴儿发表言论的立场相对客观,不涉利益纠葛。

而王熙凤的每一句话都有着鲜明的利益诉求和主观图谋。

“预言家”早早示警王熙凤的毒计,尤二姐为何不相信?

是客观的无利益相关者的观点更公允、更有参考价值?还是“设局者”的言论更值得信任呢?

答案显然应该是前者,但尤二姐却无法分辨这层关系。

轻易认为“下人编排主子是常有之事”。

以尤二姐的段位对阵王熙凤,委实太惨太没胜算。

“预言家”早早示警王熙凤的毒计,尤二姐为何不相信?

说起来叫人唏嘘,尤二姐一早过着看似混乱的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之间周旋,相对来说生活环境较为复杂、对“眼力价”的要求较高。

王熙凤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金钱小姐、少奶奶,理论上生活环境较为单纯,心智本应较为淳朴。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管家媳妇王熙凤日日和婆子们斗、和情敌们斗、和职业对手们斗,心机深似海。

“预言家”早早示警王熙凤的毒计,尤二姐为何不相信?

另一边命运悲惨的尤二姐,却有着单纯如小白般的心智。

最可悲的是,她悲剧一生的终结都是为贾琏,如此差劲的一个货色,委实不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