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妮:手擀面

杨小妮:手擀面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真实的生活,简单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浓得化不开的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对故人、故乡、往事的追怀……

大城小爱王力宏 - 盖世英雄

杨小妮:手擀面

手擀面

文 | 图 杨小妮 


  这些天一直宅在家里,每天看着头条,关注着疫情,心里很是着急。有时看着武汉方仓病人和医护人员写的抗疫日记,眼泪忍不住直流,只叹自己不是白衣战士,不能为祖国出力。

  作为一名家庭主妇,能做的唯有搞好全家人的伙食了。蒸包子、烙糖饼、包饺子自然不在话下,最常做的还要算手擀面了。

  每次开始和面,便会想起当年奶奶教我和面擀面的情景。奶奶总是念着:"女孩子家,不学着做啥,将来找不下婆家!”

  我撅着嘴说:“找不下就找不下,谁稀罕找!”

  爷爷也在一旁叹口气说:“看你这娃咋走到人路上去呀!”

  奶奶颤颤巍巍地把面舀进瓦盆里,拽着我的手和面,“不能倒猛水,软硬要合适,要做到面光、手光、盆光。面从外到内都要揉匀。”可我总是把握不好,有时候面硬的擀不开,有时候软得擀烂了。可奶奶还是让我擀。

  妈妈从地里干活回来也对我略加指导,“冬溜溜,夏牛头,不软不硬是春秋。”是说冬天时和面可以稍软一点,夏天必须把面和硬,最后才能把面擀好。妈妈还教我和面时加点碱或盐,最后面条煮出来会更劲道。

  记得那时吃面,只是在面锅里下些菠菜或小白菜,然后拌上炒好的葱花或油泼辣子,就感觉非常香。奶奶做的辣子很特别,她是把干辣角和核桃仁在锅里用小火培干,再放入小石臼里捣碎,然后用少许热油泼一下,顿时满屋子都飘香,吃了用它拌过的面后一整天嘴里都是香的。

  如今我已擀得一手好面。只是爷爷奶奶已长眠地下近30年了。梦里的奶奶还是那么慈祥,她像是对我叮嘱着什么,我却听不清。梦醒后我黙念着,你放心吧,孙女很好,现在啥活都会做。

  现在每次回到娘家,七十多岁的老妈也要擀面给我们吃,她说还能擀动,啥时候擀不动就不擀了。

杨小妮:手擀面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我也常擀面给老公和儿子吃,或拌上西红柿鸡蛋、青椒土豆丝,或浇上肉粒、蒜苔丁等做的哨子汤。餐桌上听着他们扑噜噜的吸面声,我心里是满满的幸福和回忆,这一碗朴素的手擀面里,传承这着多少亲情和爱呀。

  我望着儿子说:“希望你将来也找个会擀面的媳妇儿。”

  老公笑着说:“你别指望儿媳妇了,还是先给儿子教会吧!”

  儿子说:“那是女孩子干的事。”

  老公说:“假如现在在武汉,我们都隔离了,那你不会做饭咋办呀?”

  我的思绪又链接上武汉了,那些正在经历磨难的武汉人民,他们此刻在受着怎样的煎熬!多少个家庭已无法围坐一起开心地吃一顿饭。那些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此刻一定是汗流夹背,饥畅漉漉。

  岁月静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没有无数负重者的舍身奉献,我们又怎能安然地享受这美好的一餐一食?感恩我们现在还拥有的这一切。

  默默地祈祷:愿天佑中华,赐福苍生!希望瘟疫早日被彻底消灭,愿每个人都幸福快乐!

——2020年2月28日记


杨小妮,商州人,工作之余喜欢读书习字,偶写小文,感悟生命,记录生活。


杨小妮:手擀面

来源;嘉年华ing,版权属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