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财富的本源及流转通论》出版

庆贺《财富的本源及流转通论》出版

“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领导层向中国经济学界提出了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殷切希望。

本书原拟名称《中国经济学原理》(或《东方经济学原理》),是根据中国传统哲学理论,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观察视角,而在“广义西方经济学”之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体系”。

诚然,作为一个学科,经济学应该是全世界通用的。似乎不应该分什么“东方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更不该出现按国别而划分的经济学。但是,不同民族、不同文明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那么,就当然有可能从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出发,提出不同视角下的经济学了。严格地说,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就如“中医”和“西医”因不同的哲学基础、理论方法、历史传承从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医学体系。按常理说,医学作为一个学科,则应该是全世界通用的。可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却又是显而易见的。

“西方经济学”倾向于将经济学描述为“物理学”、“数学”一样的自然科学,用数理化、定量化的方式将经济学打造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而我们这个“中国经济学”却倾向于将经济学打造成一种特殊医学。最终借助医学的病理、医理、药理方式而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

我们知道“医学”是用来治疗“人体系统的运行偏差”,并恢复“人体系统的运行平衡”。而“经济学”应该是用来纠正“经济体运行的偏差”、恢复“经济体运行平衡”的。所以《财富的本源及流转通论》一书认为:经济学从学理上说应该是一种“特殊的医学”,而不是类似物理学科的“自然科学”。

构建和证明一个新理论体系是异常困难的。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开始,历时200多年,靠无数大师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今天的理论大厦。构建“中国经济学”当然不能一蹴而就,而本书只能算是“中国经济学”的开卷之作。后续将会陆续有相关著作推出。

书中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哲学、史学、政治学、会计学、金融学、中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价值论”(生存时间价值论)而详细探究了“财富的本质”和“财富的源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财富的流转机理。最终形成了一个围绕财富增殖、分配、流转、供给、消费、储蓄等运行机制的全新宏观经济模型(超级经济模型)。该模型有助于读者全面把握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的管理、预测、调控的规律。也有助于管理层调节、调控经济运行中的偏差。可以说这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交互融合而成的新理论。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支持。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晖明教授、清华大学经济学院文一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戴天宇教授等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庆贺《财富的本源及流转通论》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