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成為農村“主力軍”,接下來農村會怎麼樣?

老年人成為農村“主力軍”,接下來農村會怎麼樣?

你知道農業老齡化嗎?農業老齡化是指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老年人成為務農主力軍的社會現象。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在許多地方,老年人成了種地的主力軍,老齡化逐漸成為農業發展的隱憂。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地,也不會種地了。

中國自古以來是農業大國,有著寬廣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農業佔著我國經濟發展中重要的地位。而農業老齡化,將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老年人成為農村“主力軍”,接下來農村會怎麼樣?


土地粗放經營 撂荒現象日益嚴重 

生產率下降,留守農村的老年人大多隻選擇生產條件好、離家近的田地耕種,離家遠的坡地和旱地則撂荒。以前一年可以種兩季作物,現在也只種一季。許多農民種糧就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口糧需求,無法形成規模化經營。這對我國糧食產量的穩定產出,形成了隱患。

農村勞動力資源不足 農業發展後勁不足

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年年盼得來年富,歲歲穿著開襠褲”。今天,農村的中青年,凡有點能耐的人,都進城務工另謀出路了。剩下老弱病殘,固守“陣地”,力不從心。如今中國務農人口平均年齡在40至50歲,再過10年,將達到50至60歲。後繼乏人是我國農業的潛在威脅。

現代化農業需要懂技術、會管理、能夠掌握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的人才,而目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老齡勞動力很難適應現代農業的要求。

國家在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出臺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也未從根本上留住農民外出打工的腳步,種糧農民老齡化的趨勢還將持續。

老年人成為農村“主力軍”,接下來農村會怎麼樣?


農產品供給短缺 價格將持續上漲

以前農民種地,都靠農家肥腐熟發酵後,當作肥料來提高糧食產量。如今物價上漲,種地利潤減少,種地成本卻在增加。

隨著農業的發展,大量化肥農藥的投入土地,使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越來越低,土壤板結現象越來越嚴重。基於上述現象,使土地形成了惡性循環。

土地粗放經營,產出比率低。於是農產品供給出現了較大缺口,導致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農民老齡化之後 明天誰來種地?

據媒體報道,重慶一位獼猴桃種植合作社的理事長最近遭遇了“高齡農民”的苦惱。這家合作社流轉了800多畝土地,僱的農民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在30多個“高齡農民”中,患有高血壓的就有七八個,合作社專門買來血壓計,下地前要先給農民量血壓。

為什麼不請壯勞力?這位理事長說,農村勞動力緊缺,以前農忙才缺工,現在一年四季都缺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不會種也不願種地,四五十歲的多在外地打工,剩下種地的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

農村勞動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已是我國鄉村的普遍現象。年輕人不願務農,歸根結底還是農業的吸引力不足。

老年人成為農村“主力軍”,接下來農村會怎麼樣?


一沒“錢景”,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一畝地的收入還不如打幾天零工掙得多;二沒“前途”,當一輩子農民,種一輩子地,有啥奔頭?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引導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轉變,將成為解決我國農村勞動力短缺的重要手段。

實現這一轉變,需要農村改革持續發力。進一步創新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方式,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積極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盤活農村集體產權,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以及,必須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尤其是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力度。

“自家十垧地,過去幹一年剩不下幾個錢,現在承包給合作社,有土地流轉費、務工費,到了秋天還有分紅,全家一年能賺12萬。”一位黑龍江普通農民的生活變化,反映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

老年人成為農村“主力軍”,接下來農村會怎麼樣?

我國土地經營規模偏小,戶均耕地面積不足8畝,對一些青壯年勞動力缺乏吸引力,因此要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輻射效應,帶動普通農戶共同發展,共享農業發展的紅利。

要創造條件讓年輕、有知識、有技能、懂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成長起來。並且,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增加種糧補貼、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培訓,完善社會管理和農村金融體系,讓他們安心留在農村發展。

以良好務農條件來穩定農民的務農預期,才會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