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艾灸後的正常反應,不論新手老手都要懂得

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你就能照顧好生活中80%的事。

文章分享者簡介:韓瑞丹,全國高級康復理療師,艾灸師


這才是艾灸後的正常反應,不論新手老手都要懂得


有些人艾灸之後會出現一些身體上的不適,於是就擔心自己是不是不適合艾灸,大可放心,艾灸作為一種綠色、自然的中醫療法,對身體是沒有什麼副作用的。

但如果急於求成或者對自己的體質沒有正確的認識,找錯穴位、灸錯方法或施灸過度,就有可能使身體的某些部位出現不適。

今天就給喜歡艾灸的人群普及一下,以下這些情況都屬於艾灸後的正常反應,不必太過擔心。

這才是艾灸後的正常反應,不論新手老手都要懂得

1.上火後,適當喝一些溫水再繼續灸
灸後,有些人會面色潮紅,並感覺喉嚨乾澀疼痛這是艾灸後的正常反應。

因為艾灸的熱力進入體內,使血液流動加速,其產生的溫陽之氣逐漸祛除體內的寒邪,導致寒邪外發,從而引起身體某些部位的上火和炎症。

出現這些症狀時,不必驚慌,也不要因此停止艾灸,可以在艾灸後適當喝一些溫水,並且繼續堅持施灸,直至症狀消失這說明體內的寒邪已基本排出體外。

這才是艾灸後的正常反應,不論新手老手都要懂得

2.口乾舌燥,多喝白開水

艾灸時,很多人還會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這是體內陰陽正在調和的表現。初次艾灸,輸入人體內的陽氣還較陽不勝陰,此時多喝點白開水,能幫助身體儘快達到陰陽平衡,緩解不適症狀。

這才是艾灸後的正常反應,不論新手老手都要懂得

3.出現灸皰,塗甲紫

艾灸過程中,有時還可能出現一些水皰樣的灸皰,這也是灸療中的正常現象,可能是因為施灸過量或時間太長引起的

且出現灸皰,在某些情況下還說明艾灸的效果較好。因此出現灸皰後在醫生指導下持續艾灸,以維持艾灸的效力,防止病情反覆。

但是,也要採取一些正確的方式,防止感染。如果只是小水皰,可以不用理會,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皰較大,則可用消毒針刺破,再塗上甲紫即可。

4.疲倦失眠,宜堅持灸

初次艾灸後,不少人會出現失眠的症狀,或伴有疲倦乏力的感覺,這是因為被灸者體質較差,陽氣進入體內後,使人體血液流動加速,全身細胞活躍,故容易產生疲倦感。

持續灸一段時間後,疲倦感會慢慢消失,此時,即使睡眠時間比之前少,也會精力旺盛。另外,如果在艾灸之前就有失眠的困擾,可以試著灸一下湧泉穴,對治療失眠有特效。

這才是艾灸後的正常反應,不論新手老手都要懂得

5.艾灸的灸感走竄現象

走竄是“擴散”的意思,是艾灸後的經絡現象。

有時候,我們在艾灸一個穴位時,可能會引起與之沒有直接關聯的器官的不適,這就是艾灸的灸感走竄現象。

艾灸時進入體內的溫陽之氣會循著經絡到達全身,主動幫助你調整身體的疾病。比如,灸關元穴,可發生走竄感,此現象既是循任脈的“灸感”,也可能反映出被炙者生殖系統的一些疾患。

這才是艾灸後的正常反應,不論新手老手都要懂得

6.出現紅疹,繼續灸至紅疹消失

有些人艾灸後身體上還會出現紅疹,看起來就像是皮膚過敏,很多人因此就不敢再灸。

其實,這些紅疹跟艾灸的其他反應一樣,都是艾灸時進入體內的溫陽之氣在驅趕寒邪的表現,也是體內寒邪在體表的反映。

如果此時停灸,寒邪未能祛除或寒邪會再次進入體內,影響臟腑功能的正常運轉。此時,還可以在大椎穴、委中穴等穴放血,使寒邪外洩。

以上就是艾灸後的正常反應,如果艾灸後出現,不必過分擔心,我們用科學的方法應對即可。

⊙特別申明: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本平臺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提醒:本平臺分享出來的方劑、配穴建議、養生方案等僅供同道參考和交流,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患者就醫辯證診治,網絡推斷不會太精確。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點贊是一種動力。精彩給您的朋友,幫助並影響更多的朋友,讓更多朋友受益!閱後請朋友們關注我的文章,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艾灸師丹丹老師為大家分享人體四大養生要穴,長期溫灸之,能達到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的作用。這四大養生穴位是:關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門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