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新西兰教士带走树苗,猕猴桃摇身一变成奇异果,价格翻几番

上线7分钟卖出3万颗,在线9小时售罄30万颗!最近,诸如贵州猕猴桃式的销售奇迹,在拼多多比比皆是,目前依然让网友津津乐道。

而让人感慨最深的是,一枚小小的猕猴桃一经贴上进口标签就价格翻番,甚至还改了个名字——奇异果!

百年前新西兰教士带走树苗,猕猴桃摇身一变成奇异果,价格翻几番

144年前晚清时期,一位来自新西兰的传教士“伊莎贝拉”将我国珍惜野生猕猴桃树苗带回国,经过几代人培育,猕猴桃已成为新西兰重要出口产业经济之一,同时也被视为国果。

百年前新西兰教士带走树苗,猕猴桃摇身一变成奇异果,价格翻几番

虽说有“南橘北枳”的现象,但从口感、大小、色泽等方面,猕猴桃与奇异果没有本质区别,唯一的区别还是价格。今天去超市买猕猴桃发现,6个奇异果售价80块,打特价也是论9元/个卖,相比起国内10块/斤的猕猴桃,还真是“奇异”之极。

事实上,除了卖家自己外,普通消费者根本不能区分猕猴桃与奇异果,就算在国产猕猴桃贴上“进口奇异果”的猫腻,照样无大碍。有网友标签的区别,不换标签就卖不出去,也凸显出国人对国货的没自信。

百年前新西兰教士带走树苗,猕猴桃摇身一变成奇异果,价格翻几番

百年前新西兰教士带走树苗,猕猴桃摇身一变成奇异果,价格翻几番

百年前新西兰教士带走树苗,猕猴桃摇身一变成奇异果,价格翻几番

令人欣慰的是,时代北斗星移,人们的消费观已悄然发生改变。就如之前备受追捧的车厘子,超市贴价多是上百一斤,如今已有网友开始质疑,车厘子和国产大樱桃的区别,可见大家对“进口标签”逐渐免疫。

百年前新西兰教士带走树苗,猕猴桃摇身一变成奇异果,价格翻几番

大众对外国进口的盲目崇拜或将成为历史,理性消费将成为主流消费观。据《2019年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中显示,当下有50.83%青年人的消费理念是“事先做好计划再花钱”。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拼团式消费成为备受青年青睐的主流消费模式。

百年前新西兰教士带走树苗,猕猴桃摇身一变成奇异果,价格翻几番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刚过去不久的农货节,20多款全国农特产在“秒杀万人团”轮番上新,11.9元5斤的四川会理甜石榴,7小时内宣告售罄;13.1元10枚的广西海鸭蛋,16000件抢购一空;5.5元一斤的宁夏枸杞,2万单上线当天抢光。

百年前新西兰教士带走树苗,猕猴桃摇身一变成奇异果,价格翻几番

土味农货到全民农货的转变,可以看到年轻大众消费观念的理性回归,从过去“昂贵高质”到现在“平价高质”,生活品质的提升与否不再于价钱挂钩,而是用商品的所需价值去衡量。

继续深究还可以看到,这其实是国民消费的觉醒,这源自于内心的自信,对国家实力的自信,对国产农货的品质自信,更是对未来生活的自信。时势造英雄,拼多多顺应年轻人消费需要,提供高性价比且选择丰富的商品,这对其他电商平台的用户画像或许是一种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