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坦之对阿紫的痴情,和阿紫对乔峰的倾心,其背后有什么隐情

细读金庸武侠,不难发现其中英雄人物的爱情,错综复杂意味深长,多为三角恋情。

乔峰和郭靖都是金庸武侠中,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大英雄。二人的感情经历,也都是三角恋的设定,二者相对比较,乔峰的情感更为复杂多变。

阿紫一心想要取代,阿朱在乔峰的心里位置,但一直得不所愿。游坦之痴情迷恋阿紫,付出诸多心血,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也难得阿紫芳心。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隐藏着什么样的隐情?

紫色喻祥瑞,星宿派寓示阿紫是灾祸

游坦之对阿紫的痴情,和阿紫对乔峰的倾心,其背后有什么隐情

古有紫气东来之说,寓示祥瑞之意,但《天龙八部》中的阿紫,却给乔峰和游坦之带来了灾祸。这也是金庸安排阿紫,加入星宿一派的暗喻。

星宿一词起源于春秋战国,示意天象和气候。自古有风云莫测,天灾人祸之说,把星宿派、丁春秋、阿紫联想到一起,就不难看出金庸老爷子的暗喻。其实阿紫是乔峰和游坦之的灾祸。

阿紫对情的理解,是畸形变异的,她不懂得两情相悦的意思。她为了乔峰能留在身边,不惜伤害乔峰的身体,来达到自己情感上的满足。这是典型的私情,而不是崇高的爱情。

游坦之对阿紫的痴情,和阿紫对乔峰的倾心,其背后有什么隐情

阿紫认为,只要我能和乔峰在一起,什么后果我也不顾了。虽说爱情是自私的,但阿紫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这一界限。

君子坦荡荡,人格面具,游坦之对阿紫的放纵

游坦之的名字是一个大大的讽刺,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其名为坦之,不明而喻其的品德高尚。

游坦之不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他为父报仇,因而认识阿紫,反而被其迷的迷失了方向,丧失了人格。

人格一词的概念源于希腊语,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心理学称之为人生舞台角色面具。

游坦之对阿紫的痴情,和阿紫对乔峰的倾心,其背后有什么隐情

游坦之之所以又毁容又戴铁头面具,都在暗喻阿紫性情多变的人格。游坦之的出现,间接放纵阿紫的为所欲为,更使阿紫这个人物角色更鲜明,更毒辣。

游坦之的出现,完全是为阿紫这个人物角色而服务。所以在《天龙八部》中,游坦之对阿紫是言听计从,甚至不惜把眼睛捐献给阿紫使用。

乔峰的重情,阿紫的虐恋,游坦之的痴情,三种情的背后隐情

乔峰是个大英雄,是毋庸置疑的事,乔峰照顾阿紫是责任和承诺。

阿紫喜欢乔峰,是因为倾心其对姐姐阿朱的痴情。朱在古时之意是红色,古有大富大贵的成语,和大红大紫同意。大红大紫有褒贬两种含义,这里是暗示乔峰,是一个红极一时的大英雄。

游坦之对阿紫的痴情,和阿紫对乔峰的倾心,其背后有什么隐情

游坦之的名字寓示君子坦荡荡,又戴着人生舞台的铁头角色人格面具,然后再联想到阿朱阿紫,大红大紫之意,就不难看出金庸先生的暗喻手法之高,非常人所能理解。所有意思联想在一起,不难理解这些人物的设定,都是在烘托乔峰的英雄气概。

阿紫的眼睛失明,并非金庸的本意,实则是倪匡代笔所为,这一失误却给金庸带来了启发。

乔峰最终雁门关舍身取义自缢身亡,阿紫和游坦之均眼瞎失明,一同跳入悬崖,更有暗喻之意。

游坦之对阿紫的痴情,和阿紫对乔峰的倾心,其背后有什么隐情

耶律洪基讽刺乔峰贪图高官俸禄,乔峰临死之前说了一番话,便即自缢身亡。游坦之和阿紫均失去眼珠,这不由让人想起有眼无珠的成语。这不也恰巧在说耶律洪基有眼无珠,不识乔峰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结语

游坦之对阿紫的痴情,和阿紫对乔峰的倾心,其背后有什么隐情

乔峰和阿紫、游坦之的三角恋情,轰轰烈烈极具传奇色彩,乔峰大仁大义舍身取义,阿紫为情专一殉情而亡,游坦之痴心一片,为爱牺牲,都在暗喻着乔峰大公无私的英雄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