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看母亲孕育生命的伟大

《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虚无莫测,永存不灭,称为“玄牝”,“玄牝”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牝pìn 在这里代指母亲。老子将道与母亲的形象并列放在一起。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宗,是天地的根源。道生万物就像母亲带给人类生命一样,所以叫“玄牝”。神,玄,是《道德经》里用的最高的字眼。由此可见,老子认为,在一个民族里面,母亲的形象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存在的。

从《道德经》看母亲孕育生命的伟大


在《道德经》里只要说到一个伟大的事情,一个高大的事情,指代母亲的字就会出现。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大国就要像河的下游一样,善于处下,河流最后都汇集海,把牝比作海。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讲到世界的本源,就说到了母。万物的母亲,把它叫作“有”。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了解了道,你才能了解具体的万事万物,了解了万事万物,你再回来复守其母,了解了具体万事万物里边的这个道理,你才更尊重和崇拜这个道。道和万事万物的关系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源,渊博,地位高。母亲孕育生命,也是伟大的,这里将母亲的形象拔得很高。

为什么母亲的形象这样受崇拜?

《道德经》这本书最早是用楚国的文字刻成的。老子的出生地,不管是现在认为他是河南的鹿邑,还是安徽的涡阳,当年都属于楚文化的地盘。楚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母亲的崇拜,生殖崇拜。生殖崇拜只是一个形式,它的本质是对母亲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尊重。

奥地利有一个小镇叫威伦道夫,这个小镇非常小,却非常有名,因为在这里出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尊人类的雕像,是一尊女性的雕像,大概两万五千多年前的了,这尊雕像只有十一厘米高,脸被头发遮住,女性养育生命抚育生命的部位非常突出,所以把它叫作大地母神,现在也叫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它标志着我们人类曾经有一个时期,就是母性生殖崇拜。

从《道德经》看母亲孕育生命的伟大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在我国也有生殖崇拜的痕迹。在河南的“子孙窖”,女性用手摸一摸这个窖,就会多子多孙,子孙平安健康。白族妇女为求子嗣膜拜“阿央白”。这种生殖崇拜,传递了对母亲的尊重,对生殖的渴望,对生命的敬畏。

大家现在都开始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像《道德经》就非常适合小孩子读,从小读这样的文化,慢慢养成对母亲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

网上经常有一些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悲剧。比如,有位母亲,因为阻止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踹母亲,跟母亲大大出手。还有一个,父亲把孩子的手机扔到楼下了,孩子跟着跳楼了。

在我们的高校里,很多年轻的生命因为一些事轻易就坠楼了,把自己的生命结束了,对生命没有敬畏,这样做对吗?生命是母亲给你的,你这样就放弃了,对母亲是尊重吗?


从《道德经》看母亲孕育生命的伟大


老子将母亲的形象拔得这么高,看的这么重,就是告诉大家,在一种文化里面,如果没有对母亲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文化的其他方面也会崩塌。比如我们经常说祖国母亲,母亲河,如果我们对母亲根本没有尊重,没有敬畏,对母亲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听到祖国母亲,母亲河这样的话,根本没有一点感觉。


从《道德经》看母亲孕育生命的伟大


有一位学者研究过,说一种文化,怎么来判断这种文化已经走在一种下降的趋势,那就是看这个字,牝在很晚的时候才被演化成一个脏字来骂街。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我们的文化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的程度了。我们连母亲都不尊重,连生命都不懂得敬畏,我们还能尊重什么,敬畏什么?

我们的文化要传承,就要先有文摆在那,让孩子们从小读这样的文字,慢慢的从他的潜意识里化入他的血液里,化入他的思想里,化入他的精神里。我们学知识也是一样,不是学完知识就有了智慧。智字上面是知识的知,下面是日,知识要经历时间不短的积累,日积月累,知识才能慢慢化成智慧。


从《道德经》看母亲孕育生命的伟大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勤,可以理解为尽,用之不勤,用之不尽。道,连绵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读了很多古人的书之后才会发现,原来我们现在很多新思想,在以前就有,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去读,没有去领悟。思想的进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历史上很多思想家的思想和智慧值得我们坐下来,认真去钻研,去品读。我们更要怀有敬畏之心,不要总是挑毛病。我们应该了解古人思想上的精华和精髓,扬人之善,做到智慧的继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