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唐詩,必要先過他們四人這一關

初唐四傑指我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為

王楊盧駱


四傑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傑出人物,他們的詩歌扭轉了唐朝以前萎靡浮華的宮廷詩歌風氣。


使詩歌題材從亭臺樓閣、風花雪月的狹小領域擴展到江河山川、邊塞江漠的遼闊空間,賦予詩以新的生命力


讀唐詩,必要先過他們四人這一關


王勃


王勃擅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一篇《滕王閣序》驚豔千年。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山中》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亭夜月送別》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滕王閣詩》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蜀中九日》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別薛華》


今朝花樹下,不覺戀年光。

——《春遊》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滕王閣序》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秋夜長》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滕王閣序》


讀唐詩,必要先過他們四人這一關


駱賓王


駱賓王擅七言歌行,格律謹嚴,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駱賓王還曾寫有不少邊塞詩,豪情壯志。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獄詠蟬》。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詠鵝》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在獄詠蟬》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於易水送別》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

——《在軍登城樓》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送別》


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

——《從軍行》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

——《晚泊江鎮》


草溼姑蘇夕,葉下洞庭秋。

——《久客臨海有懷》


不汲汲於榮名,不慼慼於卑位。

——《上吏部裴侍郎書》


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螢火賦》


讀唐詩,必要先過他們四人這一關


盧照鄰


盧照鄰以歌行體為佳,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被後人譽為經典。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長安古意》


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日述懷》


奮迅碧沙前,長懷白雲上。

——《浴浪鳥》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十五夜觀燈》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曲池荷》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此中一分手,相顧憐無聲。

——《送二兄入蜀》


應須駐白日,為待戰方酣。

——《戰城南》


一朝零落無人問,萬古摧殘君詎知。

——《行路難》


一乖青巖酌,空佇白雲心。

——《送梓州高參軍還京》


讀唐詩,必要先過他們四人這一關


楊炯


善寫散文,尤擅詩歌,在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以突破齊梁「宮體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發展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鬱郁園中柳,亭亭山上松。

——《途中》


日月從來惜,關山猶自賒。

——《早行》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夜送趙縱》


白璧酬知己,黃金謝主人。

——《劉生》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戰城南》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芳。

——《巫峽》


相思明月夜,迢遞白雲天。

——《有所思》


岐路三秋別,江津萬里長。

——《送臨津房少府》


半室生清興,一窗餘午陰。

——《竹》


別後風清夜,思君蜀路難。

——《送梓州周司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