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鎮一線戰“疫”日記(0312)——隔壁老王的“陀螺”式戰“疫”生活

唐鎮一線戰“疫”日記(0312)——隔壁老王的“陀螺”式戰“疫”生活

隔壁辦公室老王最近有點忙,忙得沒有白天黑夜,忙得沒有工作日雙休日,忙得沒有tony老師打理白髮悄然長,忙得像個陀螺抽上了繩就停不下來。老王其實並不老,四十多歲正當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剛剛搞了一年“垃圾分類”來不及喘口氣的老王,又走上了疫情防控的新戰場。

不在一線的“一線”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疫情防控戰中,老王不是那個日夜站在道口守候的人,也不是每天跑在社區街面的人,老王的戰場在一間小小的辦公室,方寸之間洞察前線各種動態。作為全鎮疫情防控工作的樞紐站,老王這裡是信息交匯處、指令傳達所、工作指導站、突發應急隊……或許其中還有很多我不瞭解的role,但我知道老王肩頭的責任很重,因為常常飄來濃濃的艾條香也沒蓋住的陣陣煙味。大至防控工作專項方案、工作流程、任務分解、包乾責任,小到一份告知書、承諾書、溫馨提示,還有實時更新的疫情數據、工作口徑,無不從老王的辦公室裡出來,成為基層每個單位、每個村居具體到每項工作、各個環節的指導依據。小夥伴開玩笑的說“燈下黑了”,每天跑在一線採集社區幹部群眾的抗“疫”事蹟,而就在隔壁的這個不在一線的“超一線戰士”,她們還來不及關注到。

唐镇一线战“疫”日记(0312)——隔壁老王的“陀螺”式战“疫”生活

7*24小時的“熱線”

“王主任,這位居民沒有居家隔離條件,怎麼辦?”“王主任,這個人的隨申碼是綠色的,但他屬於重點關注地區的人員,怎麼辦??”“王主任……”

老王無疑是最近熱度最高的接線員,手機鈴、座機鈴、微信QQ的提醒聲,每天此起彼伏。老王不愧是體育老師出身,反應迅速、身手敏捷,哪裡來的信息都沒漏掉,每一通電話都直達耳邊。疫情發生不久,某村裡有一家五口從湖北趕來,來滬人員因為帶著孩子,不願去集中隔離點。從接到即將入滬的信息到最終將人員轉運,老王的手機從滿格打到沒電,參與現場協調從下午一直到凌晨。某晚,老王接到信息,說有街面發現一名湖北籍流浪人員,特殊時期的敏感身份讓原本簡單的事情變得極為複雜,老王不得不一圈一圈地打電話,直到流浪人員有了妥善的安身之處 。作為鄰居,工作日的白天我總能“聽”到不少形形色色的來電,老王如何能樂呵呵地抗住這7*24小時在線的日日夜夜,我想著有點頭皮發麻。

唐镇一线战“疫”日记(0312)——隔壁老王的“陀螺”式战“疫”生活

全家奮戰在“前線”

“晚上接了N個電話,又是一個不眠之夜……”某天早上我醒來刷朋友圈,一眼看到居民區宣書記的這條更新。短短數語背後是怎樣的徹夜忙碌,抗疫期間社區的各種辛苦,很讓人心疼。宣書記是老王的愛人,一年多前剛動過大手術,身體柔弱的她,同樣日夜堅守在唐鎮社區的一線。宣書記所在居民區本就是老舊小區,其中託管的四幢樓在唐鎮老街,封閉式管理難度大,居住者大部分是租住的來滬人員,人員流動多、管理難度大,甚至出現了新安裝門禁不到半天就被人強行拆除的情況。老王剛上大學的兒子心疼媽媽:“我不能再這樣宅家裡了,我要成為他們的左膀右臂!”於是“雲”開學前,小王主動走到居委,幫助口罩登記、安撫社區居民情緒、聯繫返滬人員,用嫻熟的電腦技術應對“滾動著的數據”……就這樣,老王一個人的戰鬥變成了全家人的戰鬥。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我相信有無數個隔壁老王、老張、老李,每個人都在默默努力、辛勤付出,因為我們心中都有這樣的念想:武漢的櫻花已盛開,勝利就在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