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如何引發搶購狂潮引爆一個品牌?

引言

這次疫情已經持續十多天了,而這其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昭示著社會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而這些變化的背後,凸顯的是商業邏輯徹底的改變!

未來如何如何引爆一個品牌?如何引發搶購狂潮?這次疫情都給出了答案。很多人卻還沒看懂其中的微妙,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未來如何引發搶購狂潮引爆一個品牌?

第一:全民目擊——全民監督——全民參與

今天,所有的互動方式都變了,大家不再只想作為圍觀者,而是成了參與者。

首先,這次火神山醫院的建設,是在全民的親眼目睹之下完成的,據說有4000萬人通過直播去做“監工”,廣大網友通過直播鏡頭即時“監督”建設進度,成了“雲監工”。

未來如何引發搶購狂潮引爆一個品牌?

而且視頻還傳到了國外,讓國外網友感嘆:中國人用7天就可以建一個醫院,若不是親眼目睹,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據說上帝用7天創造了世界,那中國人不就是上帝嗎?

其次,這次央視在武漢紅十字會倉庫直播,有近2000多萬網友現場觀看,但是直播才不久,央視記者和攝影師就被紅十字會派來的保安趕了出去,直播不得不被迫掐斷……

於是大家被徹底激怒了,結果這些物品的去向被網友一路追蹤,口罩去向扒了個底朝天,結果一地雞毛……

除此之外,這場疫情中,很多危險人群被一路追蹤,然後實施看管等等……

以上幾個事件都說明一個趨勢:社會的監督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直播的時代,監管不再依賴某個部門,而是全民共同監督。

全民目擊,全民監督的時代已經到來!

這一點反應在商業上就是:商品已經從“圖文時代”升級到了“直播時代”!

未來如何引發搶購狂潮引爆一個品牌?

在之前的圖文時代,商品的形象往往靠的是商家的P圖能力,尤其是電商/微商等平臺,我們看到的商品,往往都是被美化的,所以我們買的很多商品都和圖文展示的不符。

但是在今天的直播時代,我們可以全方位的/實時的看到產品的最真實面目,任何美化都是蒼白的,這是根本的區別!

隨著5G和視頻媒體的發展,一切都是變的可視化,直觀化,未來我們每個人必須有足夠的勇氣直面你的消費者,你的觀眾。

那種在商品面世之前,需要先偷偷躲起來P圖,或者用文案去渲染產品,拼命去做營銷的時代一去不返了;那種自己躲起來反覆剪輯和修改內容的時代,也一去不返了。

除此之外,圖文時代消費者需要看評論,需要問客服,而直播時代則可以直接互動,是全民共同參與的公共活動,隨時提成各種質疑,商家必須實施解答,只要有問題就是無法迴避的。

之前拍攝節目,可以在內容出來之後再剪輯,而且可以有很多行政干預,但是現在很多都是現場直播了,就像這次央視的直播,為什麼紅十字會打斷?顯然是想掩蓋問題,但是直播是無法掩蓋問題的,只能讓問題暴露的更快!

因此,未來的商品和內容必須做到貨真價實,必須經得起直播的考驗!

這次武漢的疫情救災,90後網紅辛有志可以捐1個億現金?很多明星才只能捐幾十萬,因為他就是做直播的,直播賣貨太容易了!

為什麼李佳琦/薇亞可以賺那麼多錢,因為他們也都是靠直播賣貨,剛過去不久的的雙11,開場僅1小時03分,直播引導的成交超去年雙11全天,這就是直播的力量。

未來的商業,不直播,無買賣!

未來如何引發搶購狂潮引爆一個品牌?

所有的商業活動,一定是全民目擊,全民參與!

第二:超級傳播者——超級消費者

今天,品牌的傳播邏輯改變了,引爆一個品牌的方式徹底變了。

先來看一下這次疫情的關鍵詞:超級傳播者。所謂“”,世界衛生組織給”超級傳播者“下的定義是:那些把病毒傳染給十人以上的人。

比如非典期間,廣東一男子染病50天,先後傳染130餘人,包括18位親屬及幾十名醫務人員。

這次疫情爆發之初,鍾南山院士就曾提醒社會,一定要謹防“超級傳播者”,說明本次疫情的擴散,不再取決於多少個感染個體,而是取決於有多少個強勢個體!

這個邏輯在商業方面同樣適用,未來一個品牌的口碑傳播,不再取決於你有多少消費者,而是取決於你有多少個“超級消費者”。

所謂“超級消費者 ”,就是那些能夠帶來深度二次傳播的人,一個人可以帶來10個以上客戶,並且能幫你在小範圍人群中樹立品牌形象。

互聯網時代,一個品牌要想發揚光大,其實也很簡單,你只要找到100個“超級消費者”就夠了。

未來如何引發搶購狂潮引爆一個品牌?

每個“超級消費者”可以給你帶來10個以上的忠誠客戶,這就是1000個忠實客戶,這1000個人就可以幫你實現裂變效應。

今天動輒幾千萬粉絲的網紅達人並不鮮見,尤其像很多短視頻網紅,但是這些人往往只是看起來熱鬧,真正起到意見領袖的人卻屈指可數。

我們要想迅速的推動品牌建設,必須得密切關注“超級傳播者定律”:

1個超級消費者>100個普通消費者>10000個圍觀者>1000000個路人甲 。

也可以這樣理解:

1個有實力又愛你的人>100個愛你的人>10000個喜歡你的人>1000000個認識你的人。

記住,只要找到100個“超級消費者”,並且圈住他們,就可以有事半功倍、基業長青的效果。

第三:如何製造一波波的搶購狂潮?

有了第一步的互動,和第二步的品牌,那麼該如何引發搶購狂潮?

這次疫情10多天以來,就掀起了四股搶購狂潮:

第一次是搶口罩,第二次是搶菜,第三次是搶雙黃連口服液,第四次是搶消毒液。

大家要記住一句話:消費者永遠都是不理性的,都是盲目的,千萬不要把消費者當成聰明又理性的群體。

當然,如果我們單獨去分析每一個消費者,都是理性且聰明的,但是他們只要聚合在一起,一定會變的盲目又不理性,就會成為一群烏合之眾,這是歷史的鐵律。

大眾其實從來就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相,而是追求一種能讓自己沉溺的各種幻想,那些讓大眾感到平平淡淡的“現實”,大家會一直充耳不聞。相反,那些能讓大眾產生美好幻想的傳奇,卻可以讓大眾瘋狂和著迷。

同樣的,消費者想要的既不是好產品,也不是價值,而是各種情緒撫慰,他們崇拜的方法,都是具有傳奇色彩的方法,並不是真正切實有效的方法;他們追捧的產品,都是潮流性產品,而不是真正的好產品。

因此,千萬不要掉進“做好產品”的陷阱裡,你只要講好一個故事,能撫慰好他們的心靈,他們就會趨之若鶩,被你擺佈,這就是製造搶購狂潮的根本邏輯。

未來如何引發搶購狂潮引爆一個品牌?

那麼,未來商業的核心競爭是什麼呢?

如今信息傳播高度發達,從表面上看,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獲取各種信息。而實際上,越是在這樣一個似乎什麼都能看見的時代,我們越什麼都看不見。

因為我們看到的,都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在信息的洪流中,在各種焦慮的情緒中,人們看到的都是各種假象和妄想。在這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的時代,我們都成了睜著眼睛的盲人。

一語道破:未來的一切商業競爭,都是搶佔“大眾心智”競爭。

未來如何引發搶購狂潮引爆一個品牌?

誰佔領了認知的制高點,誰能講出讓人都沉醉的故事,誰就能成為金字塔最頂尖的人。

綜上所述:越是在關鍵時刻,越能窺見人心。而一切商業的秘訣,都在人心/人性裡。

以上三點,既是如今商業的三大變化,也是打造一個品牌的三個步驟,你讀了幾遍,真的看懂了嗎?

這個社會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變革,傳統的經驗和理論都不適用了,我們必須重建自己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