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洲山龍洞記

《漁洲山龍洞記》


界於潛、新城二邑間,群山糾盤,望之雄峙深秀曰漁洲山,蒼巖突起,峭立如削。


山有三湫,二居其顚,水行石罅間,懸注噴薄。及第三湫,則地稍夷平,漻然以淸,窈然以深,龍安其幽,時見光怪,天欲雨雪,輒冒其上。

廟于山之趾,距湫二里而近,蓋莫詳其所自始。

歲旱,則吏民爭奔走,祠禱輒應與。凡籲號其所不獲者,神輒應之,不啻慈父母與愛子也。

及淳祐四年孟夏,不雨,禱之應。涉秋,禾且秀,又不雨,禱又應。於是兩境人士歌舞,歌神庥聲,相屬於塗。其耆老顧其少者言:吾曹辛耕且食於此,耳目所不接,姑勿論。自淳熙迄淳佑歷雨,庚子歲大䘲,他境殍死相枕藉,而吾裡獨飫稻粱。凡其仰父俯子賴以樂其生,送死無憾,繄神之賜無所報。

楊登來謁記曰:將顯刻石以無忘大德。

謹按祭法:山林川澤能出雲為風雨,則祭之;而國家歲時命州長吏祭其境內名山大川,為民祈報且著之令。

今惟神澤兩邑效績章顯,法應命祀,而前待郞耿公秉欲請之朝,不果。今神所以惠寧此民,愈久彌篤,其必有成耿公之志者,因幷著其俗以俟,且為之辭,俾歌以侑神。

其辭曰:

吁嗟雲漢兮下民之恫,

上帝孔仁兮神職其功,

漁洲兮山崇崇,

嗟為雲雨兮噫為雷風,

山之陽兮水之滸,

皷坎坎兮巫屢舞,

神之來兮雲旗,

駕飛龍兮從文螭,

雲溶溶兮在下,

沛流滭兮橫四海,

橫四海兮焉窮,

惠我兮禾芃芃,

三時不害兮去螟蜷,

我倉旣盈兮我庾維億,

民報事兮無怠荒,

千秋萬歲兮神無我忘。

漁洲山龍洞記


漁洲山龍洞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