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鳳姐的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是什麼意思?

牛桂森


《紅樓夢》中,精明的女子何其多?但精明外露的女子卻以王熙鳳為首。王熙鳳,一個出身名門貴族的女子,讀的書不多,大字能識幾個,但因家族專管各國朝貢之事,家人與洋人經常打交道,使得王熙鳳的視野較為開闊,性格更為開朗,當然也更精明,用賈珍話來說,就是“自小玩笑時便有殺伐決斷的”。

我們知道《紅樓夢》中第五回各釵的判詞概括了每個女子的一生,從出身到性情,從經歷到結局等等,而在王熙鳳的判詞中,有句話被讀者猜測討論了兩百多年,也不過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們不妨藉此做個釐測,聊勝於無罷。



王熙鳳的判詞: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甲夾批:拆字法。】苦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鳳判詞中的畫是一座冰山,上面有一隻雌鳳。

判詞前面兩句的意思很通俗易懂,這裡就不用做解釋了,倒是第三句,脂批是拆字法,到底何意?我想應是形容賈璉對王熙鳳的態度過程從開始的順從到冷落再到休棄!

順從

鳳姐未過門前,榮府的大小事務都由賈政一房打理,可賈政是個不慣機會家務俗事的人,而賈璉好言談機變的便多由賈璉代辦。鳳姐過門後,賈府一應事務就落到了她的手上,賈璉反退了一射之地。



對於這個能力才幹在自己之上的賈璉,開始他倒無所謂,原本就是個紈絝子弟,夫人理家自己樂得清閒。而且賈璉此人毫無爭榮誇耀之心。比如鳳姐要與其商量給寶釵做生日的事,賈璉便道:“你大小事兒都辦過的,還來問我作甚?”,鳳姐便稱討個示下,

賈璉笑道:“罷,罷,這空頭情我不領。你不盤察我就夠了,我還怪你!”

更有大觀園建成後,賈芸跟賈璉多次求過攬份活,但賈璉每次與王熙鳳商議,皆被王熙鳳後來居上安排了人,賈璉也只能作罷。賈芸聰敏,輾轉找到王熙鳳,見面一次就成功了。王熙鳳得意:”誰讓你繞遠道走,怪誰呢?”,完全不給賈璉面子,但賈璉對此倒是無所謂。兩人夜裡也是琴瑟和鳴、纏綿不盡。

冷落



賈璉雖可以無視王熙鳳超強的權欲,但在夫妻生活上,終究有著較高的要求。書中稱賈璉是個離了鳳姐就要尋事的人,可見此人某方面慾望確實強烈。而鳳姐除了權欲,更是個吃酸捻醋的女子。

賈府有個規矩,但凡爺們大了會在其房裡安排一兩個通房丫頭,賈璉屋裡亦不例外,在娶妻前就有了兩個房裡人。可王熙鳳剛過門,便找理由把兩人趕出去了。為了阻止賈璉納妾又顯得自己賢良,還強迫平兒做了賈璉的通房丫頭,可因為鳳姐善妒,平兒與賈璉一年行房不過兩三次。

鳳姐原本沒有兒子,卻又如此專權善妒,此舉本身已犯了“七出”之條,故而賈璉偷情鮑二家的時,鳳姐撒潑打滾要死要活,賈母也不過安慰其“世人都打這麼過來的”,雖說安慰,但誰聽不出來這是給賈璉撐腰?我想正心吃了這次的虧,鳳姐在後來遇到尤二姐時才採用了懷柔戰術。



在歷經多姑娘、鮑二家的、尤二姐幾個事件中,賈璉對鳳姐的態度都有所不同,賈璉從“等我的性子上來,打碎她這個醋缸,他才知道我呢。”,到了偷情鮑二家事發時,拔劍怒道:“我也急了,一齊殺了大家乾淨”,直到尤二姐死後,賈璉憤恨道:“我忽略了,終究對出來,我替你報仇”……

賈璉對鳳姐的態度在慢慢厭惡和冷漠。

休棄

賈家被抄時,王熙鳳此前所作所為必定被翻賬,她曾因三千兩銀子弄權鐵檻寺,害死了一對青年男女;也曾讓尤二姐未婚夫狀告賈璉國孝家孝娶妻之事;亦曾私放高利貸多年……罪孽纏身,鳳姐必定要被問罪,繼而鋃鐺入獄。



而賈璉在此前有可能為了撇清干係先休了鳳姐,也有可能在王熙鳳出獄後想起前塵往事休棄了她。在第二十三回,寶玉從賈政屋裡出來,書中寫到:

剛至穿堂門前,【庚辰雙行夾批:妙!這便是鳳姐掃雪拾玉之處,一絲不亂。】

鳳姐曾經多麼風光無限,曾經那麼八面玲瓏長袖善舞,如何落得冰天雪地裡掃雪的境地?不過是因為鳳姐被賈璉休棄,對於鳳姐的人生轉變,第二十一回回目脂批中便見端倪:

……但此日阿鳳英氣何如是也,他日之身微運蹇,亦何如是也?人世之變遷,倏忽如此!

世事變遷,物是人非,鳳姐機關算盡太聰明,卻誤了卿卿性命。

王熙鳳原是隻鳳凰,可鳳凰一般只在盛世才會出現,偏偏王熙鳳生於賈府的末世,註定要像那圖中的雌鳳一般,孤立於冰山之上了。


微影悼紅


王熙鳳的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一直以來爭論不斷。關於具體說的什麼也是眾說紛紜。各種解釋都有。但我認為凡是不按文本解讀的都是耍流氓。我贊同一從二令三人木是王熙鳳人生境況的演變。

我們先看王熙鳳的判詞:後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隻雌鳳。其判曰: 凡鳥偏從末世來, 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甲夾批:拆字法。】 苦向金陵事更哀。

脂硯齋明確評語:一從二令三人木是拆字法。這表明人木是休的可能性極大。我們簡單梳理一下王熙鳳的人生歷程。就會發現,嫁給賈璉的王熙鳳確實經歷了一從二令的過程,八十回後缺失,按照前面情節鋪墊,被休是極大可能。

(一)

林黛玉進賈府時,王熙鳳應該嫁過來不久。那時候她和賈璉感情不錯。在秦可卿死之前,王熙鳳還是恪守本分與賈璉夫妻恩愛的。第八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小夫妻中午過夫妻生活,表明二人感情非常好。那時候賈璉主外,王熙鳳主內。她對賈璉還是順從的。

意外出在秦可卿的葬禮,王熙鳳協理寧國府,這給她的野心造成極大的虛榮和滿足感。看她回來和賈璉炫耀,我懂什麼呢?不過是胡鬧一通云云,都是得意之狀。隨後她就漸漸插手賈璉主外的事。尤其省親蓋大觀園,王熙鳳再也不掩飾對權力的角逐。

(二)

有一個細節說明賈璉和王熙鳳關係的轉變,寶釵過生日,王熙鳳和賈璉商議,這是兩人最後一次商議事:

賈璉道:“既如此,比林妹妹的多增些。”鳳姐道:“我也這麼想著,所以討你的口氣。我若私自添了東西,你又怪我不告訴明白你了。”賈璉笑道:“罷,罷,這空頭情我不領。你不盤察我就夠了,我還怪你!”說著,一徑去了,不在話下。 

這件事看出來王熙鳳漸漸掌握了夫妻之間得主動。雖然還是商量的口氣,卻已經拿定了主意,賈璉也妥協,不領王熙鳳的空頭人情,你有能力你就去做。夫妻之間徹底易勢,女上男下!之前之後王熙鳳就開始了肆意妄為。包攬訴訟,放高利貸,整死賈瑞,轄制賈璉,借刀殺尤二姐……等等手段王熙鳳可說是毫無顧忌。賈璉在他面前被她欺壓的抬不起頭。她對賈璉說:我們王家可哪裡來的錢,都是你們賈家賺的?別叫我噁心了。把我王家的地縫子掃一掃,就夠你們過一輩子呢。說出來的話也不怕臊!這豈是一個妻子的語氣?這時候的王熙鳳對賈璉的態度早從順從變成命令。

(三)

俗語有云,站得高跌的重。王熙鳳自以為自己凡事比人強,誰也拿她沒辦法。卻不想男權社會,她所有的河東獅吼都是男人願意受她委屈,一旦賈璉強勢,兩人關係必將易勢!賈璉偷情,第一次和多姑娘只說多姑娘就是他的娘娘;第二次和鮑二家的就說換一個能怎麼樣呢?等偷娶了尤二姐話鋒就變成只等王熙鳳死了好扶正尤二姐,最後尤二姐死,賈璉發誓:“我忽略了,終究對出來,我替你報仇。”賈璉態度越來越變化,對王熙鳳越來越恨,一旦後面賈家事發,王熙鳳所作所為一定先被捅出。那時候王熙鳳所有惡事都將呈現世人面前。所有人都不會護佑她。被休也順理成章。

王熙鳳判詞一座冰山,一隻雌鳳。雌鳳是王熙鳳,冰山是王熙鳳所面對的局面。她與所有人為敵,所作所為與世俗不容,人情法理上面,王熙鳳一個也不佔優勢。出事後,所有人都只能冷對她,絕不會伸出援手保護她。眾叛親離下,就如雌鳳落冰山,孤立無援。只可憐平兒,一旦王熙鳳被休,平兒絕留不下來,實在可嘆!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


君箋雅侃紅樓


回答過一個這樣問題,現在移過來。

這是第五回寫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翻看金陵十二釵的“終身冊籍”時,看到影射王熙鳳的“是一片冰山上有一隻雌鳳”判詞中的一句。完整判詞為: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判詞中第三句“一從二令三人木”應該是概括了王熙鳳的一生,指明瞭最終結局。但是由於曹雪芹只留給咱們八十回,並沒寫到王熙鳳的結局,所有這句話也出現了各種解讀。下面就說說個人傾向的理解。



我更傾向一九四七年徐高阮在《人間世》第一卷第三期《讀〈紅樓夢〉雜記二則》中,提出新的看法。他說:“以我看來,‘從’就是三從四德的從,‘一從’是指熙鳳閨中和初嫁守其婦道的時代。‘令’就是發號施令的令,‘二令’是指王熙鳳執掌家政操縱一切的盛日。‘人木’就是休棄的休,‘三人木’是指鳳姐時非事敗致遭遣歸的末路。”


徐高阮說概括了好王熙鳳嫁到賈家以後的三個階段,前兩個在前八十回得到了很好的宣示,第三階段也符合故事的發展,更符合一般讀者的期待。



特別說明,對於這個問題,我是沒有能力回答的,只是學習了大家的解讀。


崑崙山


不請自來。

在我看來,“一從二令三人木”實際上是指賈璉對於鳳姐在三個時段而表現的三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第一階段:順從

在一開始,賈璉和鳳姐結婚,貪重色慾的賈璉必定會沉醉於鳳姐的美貌之中,再加上鳳姐很會些手段,所以賈璉必定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的,這個第一階段的“從”字就是這麼來的。

第二階段:命令

而漸漸地,再鮮美的花嗅多了也就乏了,所以之後鳳姐之於賈璉就變成了“令”,鳳姐發號施令,成了家裡的扛把子,賈璉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他只能聽令於鳳姐,而這也反映出鳳姐婚姻的“變質”,因為“從”和“令”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主動與被動。

第三階段:休妻

當第二階段過去之後,第三階段的“人木”,合起來實際上是一個“休”字。結合《紅樓夢》的文本來看,“休”應該是“休妻”的意思(高鶚的後作將休變成了死,個人覺得篡改了鳳姐的結局),也就是說鳳姐最後的結局應該是被賈璉拋棄只能哭著回到金陵王氏的孃家去,而賈璉為何要休她,究竟是鳳姐太會鑽營還是別的什麼理由,那就不為人知了。

但是被休回孃家,在封建社會可以說是對一個女人最大的侮辱,可以說是比死更令人難堪的了,更何況是一直高高在上、把別人玩弄在掌心的鳳姐呢?

而曹雪芹想要通過這句判詞說明的,也就是像鳳姐這樣有才華的女人,命運也最終將其踐踏得體無完膚,只能和其他金釵們一樣可悲甚至更悲哀。


薇的深度文藝之旅


感覺把一從二令三人木單一的看成是賈璉對鳳姐的態度變化,有點太過單薄,個人認為,一從二令三人木是鳳姐和榮寧府的關係寫照,之前在三人木的問答裡解釋過三人米,今天就在這道題裡完整的說一下一從二令三人木。

一從二令三人木其實就是鳳姐和國公府不同階段的不同寫照。

一從

封建時代束縛女性的三從四德就算是金陵王家的千金閨秀王熙鳳,也不能不遵從這個道德標準。這個一從自然就是鳳姐人生開始的第一部: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從冷子興的介紹中知道,賈璉的才能是不如鳳姐的。

但是,就算是才幹各方面都比賈璉強,但是在名份上也不得不對賈璉忍讓,真正到事上,賈璉不讓著她,鳳姐也無可奈何。

看看變生不測這一章,到危及生命的地步了,如果是村婦大概早就提名道姓殺千刀挨萬刀的罵開了,可鳳姐還是一句“璉二爺”,而不敢呼叫賈璉的名字。可見三從在鳳姐身上的烙印多麼深刻。

明明是賈璉無禮,卻沒有人說他的不是,平時看上去威風凜凜的鳳姐在眾人面前還得給賈璉讓步維護他的臉面,她再厲害也掙不脫封建禮教以夫為天的約束。

所以這個從,就是鳳姐服從賈璉,而不是賈璉對鳳姐的服從,通過賈璉自願的忍讓,才能把握國公府的權利。

二令

二令就是鳳姐最威風的時刻,是她發號施令殺伐決斷大顯神威的黃金時段,她站在國公府的管家寶座上發號施令,賈府上下數百口誰敢違逆?

二府中沒有人的管理能力能超過鳳姐,不論是心力魄力,都沒有能與鳳姐匹敵的,鳳姐自己都說自己從不信什麼陰司報應,什麼事都是她說行就行,所以才有毒設相思局,弄權鐵檻寺,怒審家童,大鬧寧府,治尤二姐······樁樁件件,無不顯示鳳姐的權威和鐵腕手段。

三人木

三人木就是“休”字,休是停止、罷休的意思。就是說,王熙鳳雖然有過權傾一時的威風時刻,但畢竟沒有始終,自從賈府被抄後,王熙鳳的地位就急轉直下,一落千丈,和賈府的處境一樣,走上了窮途末路。此時,雖然她的當家人的名義還在,但是已經是強弩之末,萬事皆休。

鳳姐的末路是隨著賈府的傾倒而與之俱來的,她那滿箱子的借貸契約被曝光,歷年聚斂的體己一朝而盡,這不僅僅是經濟的制裁和損失,更重要的是遭受政治上的打擊,平時對她敢怒不敢言的上下人等一下子找到了發洩不平的突破口,她的威信已經掃地,被眾人嫌棄。

辦理老太太喪事的鳳姐和協理寧國府時候的鳳姐是不是判若兩人,如今是錢財也被抄了,身體也累垮了,威信也喪盡了,說話也不靈了,總而言之就是一個萬事皆休的“休”字講王熙鳳彌留之際的狼狽相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一從二令三人木

總體解釋就是,自從鳳姐嫁到賈府,她的命運就和賈府的興衰練到一起,憑她的聰明才智和對賈璉的順從忍讓換來的讓步,成了當家奶奶,統攬全局,殺伐決斷威風一時。無奈,這位生逢末世的千金小姐和賈府這個將傾的大廈一樣,勞心勞力還是落個財散人亡眾叛親離萬事休。

這句判詞就是對鳳姐從興家立業主權理事到衰亡的人生三部曲的真實寫照。

就是這樣。

請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覺得猴格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吧!

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謝謝!


猴格大人


這是一個紅學研究裡很有意思的話題,主流紅學界都認為這是表現王熙鳳與賈璉關係變化的一句話。

已經有很多人做了具體解釋,筆者就不贅述了。

在這裡,只是想提出另外一個解釋,僅供參考。

《紅樓夢》猶如一面風月寶鑑,正面講述了寶黛釵的愛情糾葛和賈府盛衰,反面則是講述了“清”風和“明”月更替的國事,這是朱明王朝這一紅色樓閣的昨日一夢,恰如薛寶琴所說: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

書中一大主角王熙鳳,她言談舉止頗有男子之風,但卻是一個文盲,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同時,她頗得賈母的喜歡和賞識,被賈母戲稱為“潑皮破落戶”。

她是榮國府真正的大管家,賈璉對她服服帖帖,丫頭婆子們對她恭恭敬敬。

她殺伐決斷,很有主見。雖然榮國府的衰落難以避免,但王熙鳳仍舊擔負起操持家務的重擔,把榮國府治理得井井有條。

《紅樓夢》第五回對於王熙鳳有一幅畫的描述,有一隻雌鳳站在冰山上。

判詞如下: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很多人可能不瞭解,鳳和凰其實是不一樣的,鳳是雄鳥,凰是雌鳥。那麼雌鳳是一種什麼存在?那就是不男不女。什麼人是不男不女呢?答案是太監。

明末文人張岱創作了一篇散文叫做《冰山記》,講述的主要是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鬥爭。看,雌鳳所站的“冰山”出現了!

一從二令三人木,抽象地構成了“檢”字。在末世,名字裡帶“檢”字的便是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

說到這,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吧?《紅樓夢》絕對不是講清朝康雍乾時期江寧織造曹寅的家事,它事實上講述的是明清更替時的國事。

而這位脂粉英雄王熙鳳,她的人物原型,便是被東林黨人罵得一無是處,但其實是忠心耿耿、能力出眾、不男不女而且出身潑皮破落戶的大文盲——魏忠賢!

崇禎皇帝朱由檢剛一登基便處置了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魏忠賢先是被逼去鳳陽看守皇陵,後來上吊自殺。“哭向金陵”代表魏忠賢去向金陵旁邊的鳳陽。

而十七年後,當崇禎皇帝也面臨要上吊自殺前夕,他才真正後悔逼死魏忠賢的決定,他才對兄長天啟皇帝讓他重用魏忠賢的託付恍然大悟。崇禎命人收集魏忠賢的遺骸妥善安葬,算是對這位大太監的一點點補償吧。


江上神思者


“一從二令三人木”是王熙鳳判詞中的一句。歷來的專家學者對此多有解釋。自從劉心武先生在《百家講壇》解讀《紅樓夢》後,大家認同劉先生觀點的佔絕大多數,認為“一從二令三人木”用的是拆字法,一從,就是從。二令,即冷。三人木,就是休字。指的就是賈璉對於王熙鳳的態度,一開始是順從,然後是冷淡,最後把王熙鳳休掉了。這個觀點好像從那個方面也講得通,裡面的數字正好是一二三,按順序來的,拆字也不可能是哪麼巧,正拆出個一二三來。和書中的故事也基本合隼,賈璉一開始對於王熙鳳真的是言聽計從,其後就冷淡下來,只有最後解釋不通,賈璉沒有休掉王熙鳳,而是死掉了。這也可以解釋,可以認為後四十回不是作者原意,是續作者曲解了。所以劉先生又正本清源,續寫了後四十回。劉先生的大作我沒有見過,但我肯定必然會有賈璉休掉王熙鳳的情節。

其實,金陵十二釵的判詞如果結合《紅樓夢》中的故事情節,你會發現,與判詞並不一致,有的就是莫名其妙。例如李紈,書中的描寫是一個寡言少語,與世無爭的寡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作為。然而,在她的判詞中,卻寫的轟轟烈烈,無論如何與李紈的形象聯繫不起來。為什麼這樣呢?這是因為我們看到的都是作者根據原先的歷史事件編撰的情理相近的一些故事,並不是人物的真實寫照。李紈的“戴珠冠,披風襖,”“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只不過用賈寶玉給史湘雲梳頭,劉姥姥戴花輕描淡寫,不為讀者所識。

至於說到王熙鳳的判詞中的“一從二令三人木”,雖說是拆字法,但拆的只有後面兩個字,一從就是自從的意思,現在很多地方的方言也是把自從說一從。在詩詞中更是如此,比如毛主席的《七律 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第一句“一從大地起風雷”,就是自從的意思。後面的二令,指的就是“冷”,冷是《紅樓夢》的主要元素,冷子興,薛寶釵的“冷香丸”,賈寶玉的“冷飲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史湘雲的“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遊”等等等等,自始至終,一直貫穿者這個“冷”字。三人木,就是三人一目,組成一個“秦”字,有人說裡面也沒有那個“一”啊,這其實是行文的原因,把一字捨棄了。指的就是秦可卿之死。秦可卿死了,秦業終了,王熙鳳“哭向金陵事更哀”。


柴鵬程的航海日記


這些小問題,本磚家最拿手了。

目前磚家正在著書中,等書完成後,將用更專業更精準的語言來回答此類問題。同時向紅學會下挑戰書!

[鄭重申明:本文的知識產權及研究成果所有者為:紅學磚家(賴曉偉)。轉載請務必註明原文鏈接出處,未經授權,禁止在生產、經營中使用該項研究成果]

[北京故宮博物館如果未來需要在交泰殿的導遊詞上添加“紅樓夢”一節,或涉及交泰殿的“紅樓夢”宣傳,請直接聯繫本人。]

首先,本磚家在這裡先洩個天機:

你必須明白《紅樓夢》裡的賈寶玉、金陵十二釵和金陵副十二釵,是貨真價實的二十五塊“石頭”,他們實際上是紫禁城交泰殿裡“乾隆二十五寶璽”的化身!詳見本人《

其實,林黛玉至今仍活在人世,但你還會去看她麼?

》,或《掀起林黛玉的面紗來,讓你看一看林黛玉的廬山真面目》等諸文。

好,現在再來解:

“一從二令三人木”

“令”,印也。暗射王熙鳳是一枚“清二十五寶璽”的化身!

“三人木”,拆字法,其實暗射的是交泰殿的“泰”也!暗射王熙鳳是交泰殿裡的一枚“清二十五寶璽”的化身!而絕非所謂的“休”字!你們被那些所謂的“紅學家”給誤導了。也就是說,王熙鳳最後的大結局不是被休的,從而證明《紅樓夢》後四十回是原作者的真跡!!

我說的這些東西因為是天機,所以現在你可能不懂或無法接受。日後你們自然會明白的。

最後,如果你想了解《紅樓夢》更多的秘密,或想翻閱本人之前發表的更多文章,以及想繼續關注後續發展。那麼,請你點擊本人的頭像或加“關注”。


紅學磚家


一從二令三人木。一從即自從,如,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黛玉詠菊),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後文曾引用開到荼蘼花事了),都是自從的意思。二令,拆字,冷。三人木,拆字,人來(繁體)。合起來是自從冷人來,冷人即保不定日後做強梁的柳湘蓮,有一回目冷二郎一冷入空門,說的就是柳湘蓮,評說最是冷心冷面。以下猜測,尤三姐的殉情,令柳湘蓮心灰意冷,後得知二姐被害,遂復仇元兇鳳姐,鳳姐被逼而死。哭向金陵事更哀。更哀,抄家入獄是哀,被冷二郎逼迫而死是更哀。參考:歷史上還有一個著名的冷人,冷麵王雍正,也是人稱冷面冷心,酷愛抄家,紅樓夢影射的是康雍乾年代的,賈府的敗落可能與雍正的虎兕相逢(兩派的政治鬥爭)有關,再者,判詞的畫上有一冰山。也是暗喻一個冷字。此為引申的意思,不足為憑,姑妄存之,博君一笑。


信口胡唚


這個判詞應當連貫來看,單看判詞:"凡鳥偏從未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對她的解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己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這是王熙鳳一生的總結,也可以說是賈府的縮影,王熙鳳嫁入賈府時,賈家已歷三世四代,進入到盛極而衰的轉折囗,其家庭大勢傍觀者清,作者通過冷子興之口己大概對讀者有了基本交待,不過我還是從探春口中進一步得到了證實如探春在賈府自己抄大觀園時,探春怒道:…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時從外面還打不倒,必須從內部殺起來,才能一敗塗地"。這就已經點明賈府己到了外強中乾,腐敗透頂的地步。王熙鳳初到賈府面對這樣的局勢及自身新媳婦身份,她一開始是收斂鋒芒的,這是一從。經過-段運作取得了賈母的歡心,王夫人的信任,逐漸執撐大權,操縱整個賈府於手中,這是二令。她撐權後確實把榮府治理的井井有條,否則也難服眾人,同時通過手段又操操了寧府,她這時的權力己達到頂峰,具體事例這裡就不再談了,需要說的是她太聰明瞭,聰明過分就走向自己的反面,王熙鳳雖說女流,其手段一點也不亞於男性,心狠手毒,除了不像男人上戰場外,她幾乎所有手段都用盡了,用於攬權貪財,以致於密謀殺人,貪汙,賄賂,腐敗,賣通官府,草管人命,可以說無不用其極,令人髮指,俗話說物極必反,對於賈府來說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年代了,極盛之時有些事不算事。但到了未世,很小一件事能弄成天大的事,何況這樣家庭良莠不齊難被人捉到把柄,再加時運不濟,一旦政權倒堨,賈府隨時都有滅頂之災,同時王熙鳳的倒行逆施,必然引起反抗。但誰也沒想到會來的如此之快,不知何原因,賈家被抄,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旦賈府倒了,陳年舊帳都翻出來了,所以三人者眾人也,眾人告倒王熙鳳,賈府出於無奈和自保由許會休了她以擺脫干係,或者如87版《紅樓夢》-樣死於獄中,木代表棺材,也就是說眾人告倒王熙鳳,賈府休了她,王熙鳳自盡或病死,裝在了棺材裡,哭向金陵事更哀,鳳姐死後,由於是七出被休之人是不能進祖墳的,由其孃家人哭哭啼啼押著棺材往金陵走去。這也許是曹公的本意吧。總之王熙鳳是賈府由衰敗走向滅亡的關鍵人物之-。我總覺得和坤的下場和王熙鳳一樣呢?也許這叫報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